▲放松选择在自信当中成长,找到自我的价值。(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找寻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将这些真实的发现,体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一起为自己撕去「糟糕」标签

重新检视「犯错」这件事却是必要的,我们以为只要不犯错,就会变得更好、更有价值、人生可以过得更顺遂。仔细想想,这些念头都过于理想化,就像同样的半杯水,就能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任何的人事物,只要时空环境不同了便会有正反两面不同的意义。

譬如:做事细心注意小细节,肯定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上降低出错率,但也可能因为关注小细节,反而忽略整体的展现与平衡,同时也需要耗费较多的心神与时间达到细心的效果,一旦有需要快速完成的事物,细心就可能变成影响效率的绊脚石。

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往往卡住我们的不是「犯错」本身,而是犯错后的自我批评与贬低,让我们恐惧犯错。每当犯错,立刻快速又自动地为自己贴上一个「糟糕」标签,当「糟糕」的标签愈贴愈多,便愈来愈无法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人,一边忙著忽略自己身上的标签,另一边却努力逃避著下一张可能贴上来的标签。

我们以为不要让糟糕累积的方法,是别让糟糕标签再上身,却忘了也可以为自己撕除标签,并为自己贴上「认真」、「努力」……等标签。

让自己成为一个主动者,可能会因犯错而有了糟糕的标签,但也有能力为自己撕除标签,甚至为自己贴上正面的标签时,糟糕标签就不再那么恐怖,它不会如影随形,而是可以透过努力来撕除。

甚至在每一次面对失败与挫折时,可以不急于为自己贴上糟糕的标签,而是看见自己拥有什么加法力量面对与解决困境,更为自己贴上「有勇气」、「有想法」的标签。

希望父母改变,先学会善待自己
也许很难马上改变父母用减法思维来看待自己,但若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与判断,无意中将这些减法概念套用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便会被自责的情绪掩埋,始终觉得自己不是足够好的小孩。

只要明白减法人生与加法人生同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

与其选择在自责当中生活,更可以选择在自信当中成长,找到自我的价值。练习用加法来面对自己的转变与成长,便能在父母的眼光关注在减法时,适时提醒爸妈也要同时看见自己的努力与进步。

当我们能够以平衡的视框面对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让父母知道,在追求成长之余,也想要被他们看见自己的价值,也想要获得他们的认同与肯定。

★本文经四块玉文创授权,摘自《你,其实很好:学会重新爱自己》

▲《你,其实很好:学会重新爱自己》。(图/四块玉文创提供)

▲「拥有自己」才是真正让自己感觉舒适迈向自信的重要关键。(图/四块玉文创提供)

作者:吴宜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