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福,在中华文化中代表著美好的寓意,比如五福临门、福星高照、洪福齐天等。但是,中国的文字又存在一种妙不可言的地方,也就是一字多意。我们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会发现,福既可作为名词,又可作为动词。作为名词的时候,有如下几种意思:福祸相依,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祭祀用的酒肉;利益;旧时妇女的一种敬礼,即万福;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的祝愿等。作为东西,则有赐福、保佑;行礼等意思。

通过如上词典中对于福字意思的解读中,有一个是祭祀用的酒肉,那么这个词义与我们平时认知的似乎略有不同,这个意思的来源是哪里呢?我们先来看福字最初的写法:

上图为甲骨文中福字的写法,大家都知道甲骨文的很多字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是对于当时生活的一种记录,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个字的意思。我们可以将甲骨文中的福字拆分为三个部分:

左侧的部分,与我们现在的单立人旁相似,虽然与甲骨文中人的形制略有不同,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人。

上图为右侧的上半部分,其形状与一个酒坛子极为相似,这部分应该传达的就是酒的意思。

上图,在甲骨文中的寓意则为两只手。

在我们将福字拆开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其表示的意义应该为一个人用双手举起一个酒坛子。这是在干什么呢?应该是一位非常有地位的人在进行祭祀或祈福。

当然,随著时代的不断变化,福字也在发生著变化,右半部分逐渐从酒坛子变为了「田」地的「田」字。《说文解字》中:「福,祐也。从示畐声。方六切。」从此开始,「酉」字讹传为「畐」字,同时,「畐」有「满」之意,与「示」字合起来,就是盛满贡品供奉祖先或神灵,祈求得到庇护之意。也代表著人们祈求田地里取得好收成的美好愿望。

说到底,不论是用美酒祭祀上天还是祈求田地丰收,福字都代表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