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GDP与去年相比为什么一定要增长?如果今年的GDP没有增长,和去年持平,今年过著与去年相同的生活,就不可以了吗?

—————————

看了很多答案,明白GDP一定要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每年新增大量就业人口,如果GDP不增长,意味失业率会上升;二是如果一国GDP不增长,那么将会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

但具体到普通人身上,是否也可得出一个结论:即使GDP增长了,但如果增长的不够多,那也可能是新增就业人口创造的,而普通人的生活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因为GDP的增长而变得更好?


不同的国家情况是不一样的

按22岁进入社会计算,中国约每年1600万人口进入社会,而这些人口最低80%以上都是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居住地是城镇了。

按60岁退休来计算,中国约每年1800万人口退出劳动大军,而这1800万至于保守估计有一半从事是第一产业,或者主要居住地是农村。

这样,中国必须每年提供第二和第三产品新工业约800万个就业机会,才能保证社会的顺利转型和稳定,这个时间,我个人预计还需要15-20年左右。

换句话说,15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率在3%以下,也是没有什么的。


直接回答题主问题——

GDP不增长,能维持去年的生活吗?

其实是不行的。简单说,因为有其他许多东西在变化中(通货膨胀、劳动力供给、货币时间价值、技术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等),经济不增长就意味著生活水平的倒退。

概念上,这里分为两种。

首先,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名义GDP如果毫无增长,则在通胀下,人们当年的产出实际下降——显然不能维持去年生活。

那么,如果实际GDP没有增长呢(或者说,名义GDP和通胀增长速度相当)?

首先从理论的层面,根据奥肯定律,GDP增长率和就业率相关,GDP增长(更确切说是实际GDP和潜在GDP相比)每下降2%,就业率就会大概下降1%(西方国家历史经验,至少从中国这几十年来看,并不完全符合这个规律,但大体方向如此)。GDP增长的停滞意味著更多的失业。因此,维持现状需要维持GDP的增长率,而非GDP本身。

十分有趣的是,当年凯恩斯对这个结论十分困惑——如果我们每年都必须保证经济的增长才能维持现状,几十年后,大家的财富都增加了数倍,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当然,今天,我们知道了,我们又多了许多种商品,许多新的需求。我们开始买房买车,开始买各种电子产品——但对于经济增长点的寻找,一直都是对各国经济来说十分重要的事情。停滞不意味著维持现状,而是意味著倒退。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以更贴近现实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从西方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两个不同的角度,我们都会发现,维持增长率才能维持现状:

西方经济学:

1,在资本市场中,货币有时间成本。这里首先指在贷款中实际的利率,也指人们想心里认同的货币在时间中的价值——而这里,货币价值随时间变化的程度,和GDP的增长速度是相关的。如果GDP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很快,也就意味著投资收益很高。此时,贷款去投资就很容易获利,而贷款利率也会比较高。如果我们失去了曾经的增长率,就意味著那些之前贷款的人将承受之前过高的利率——而失去了增长的信心,人们的投资也将更加谨慎。

2,从劳动力供应的角度——在上世纪的西方和本世纪的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中,人口尚在增长,劳动力数量也日益增多(同时,还不断有农村进入城市的工人)。GDP不增长的情况下,如果排除其他方面的影响,不难理解——劳动力的需求没有明显增长,更多的供给,更少的需求,失业率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

3,从历史经验看,我们的科技水平是日益增长了,而固定资产的投资,生产资料的持有也是日益增加的。在这种条件下,如果GDP不增长,事实上意味著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总的生产量没有变化——显然,参与劳动的人数减少了。当然,这说明有人失业了。(经评论区补充,此处也可以是劳动时间减少,不充分就业了)

政治经济学:

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一个结构性的矛盾——

我们首先引入两个概念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说在剩余价值生产中那些转变为生产资料的资本(我们不妨粗浅理解为厂房和机器)。用字母C表示。

可变资本指的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用字母V表示。

马克思称C:V为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反映了生产中技术构成的变化——随著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是会越来越高的——我们看这个C:V增高意味著什么?当GDP不变时,单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升,也就意味著V的减少。V可变资本是雇佣劳动力花的钱——那么,要么是雇佣人数少了,要么是人均工资少了,当然,更多时候意味著两者都发生了……这个过程的极端理解大概是人工智慧的技术积累下,AI替代许多行业的从业者吧。(注意,这个模型下,因为生产率的提高,各种产品的成本是下降了的。人们用更少的收入也能买到更多商品——但就业率)

那么,换句话说——如果要保证题主追求的维持现有生活的话,显然,更多的失业,更低的工资是不可接受的。当资本有机构成随时间提升时,只有经济规模(用GDP来代表)需要不断增长,才能至少维持V不下降哦。

(阅读完以上部分后,建议看看评论区的讨论)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这个世界经济的因素是很多的——单纯GDP的不变,并不能维持我们的生活。因此,即使想维持现有的生活,我们也需要努力让GDP增长哦(??ω??)??


只说国内情况。

首先,人口。

虽然生育率在降低,但以目前的人口结构推算,至少未来20年内总人口还是正增长的。如果gdp总量增速为0,那就意味著人均gdp、人均收入是下滑的,个体的生存质量在下降。谁能忍?

其次,人心。

人的欲望总归是水涨船高。一个gdp不增长的国家意味著什么?……国家将不得不坦白告诉你,你这辈子玩的都是一个零和游戏。如果你的努力程度、才智和运气都处于平均水平,那么你和你父亲(同样平均水平)的人生轨迹会十分相似……在同样的年岁上,你占有与父亲当年相同的社会资源,你其实是在顶他的班。对大部分人而言,18岁时就能知道80岁时是什么样子。一眼看完一生,开心吗?

第三,贫富分化。

富人大概率上总会比穷人赚的多。在gdp增长的情况下,富人吃肉穷人喝汤。当gdp停止增长之后……富人吃肉穷人吃屎。少掉的那一块增量财富是穷人来买单的,而不是富人。所以,低收入阶层的生存条件不是保持不变,而会持续恶化……他们怎么活?

第四,因透支而积累的风险。

大部分政府都有赤字。为了修桥修路、减税、发福利……而积累至今的债务,都是指望著将来经济发展拿到回报再偿还的。如果gdp停止增长,到期的债务要么烂掉,要么靠通胀来消化。

股市。市盈率为什么高达20倍30倍?因为一帮分析师在分析报告里预期上市公司们会持续增长,业绩一年好于一年。那么一个0增长的企业估值应该是多少?答案是10倍,或者更低。所以为了适应一个0增长的社会,股市需要先来个腰斩。

综上所述,中国如果进入gdp零增长时代,会面临以下情况:人均收入下滑,年轻人失去发展机会,穷人生活条件恶化,经济危机与通胀,金融危机……

我们愿意承受这些吗?……绝不。


有一个概念叫做自然通胀。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国家收保护费不够,还得自己印钱来稀释你的钱从中偷取资本(劳动价值)。。

所以GDP必然要在自然通胀的前提下增长2-3%

一旦低于2%,基本上可以说明国家开始退步了。

所以根本不可能保持同样的生活。

另外,除此之外,社会本身的发展也是有时序的,科技不可能停滞,这辈子都不可能停滞,科技不停滞,你的GDP却停滞了,那仍旧说明你是退步了。

所以基本上GDP只要不超过3%,基本都可以说是退步。

今年和去年过著相同的生活是很容易的,古人又不是没过过那种日子,1840年告诉过你答案了。


谢题主邀。因为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资本与劳动是一对相互对抗的要素。若经济停滞,人口增长,没有工会,则工人的议价能力降低,其收入与人均GDP的差距会渐渐拉大。

具体地,当年总产出有两个出处,一个是消费,一个是储蓄。在利息和分红的吸引下,储蓄转化为资本。在劳动力市场里,资本稀缺,工资下降;资本充足、相互竞争,工资上升。

人口的持续增长,给资本留下了丰富的产业后备军,并让越发稀缺的资本内部形成天然的联盟。工人要么通过结成工会、计划生育提高议价能力,要么通过教育成本的提高、认证标准的加严来分化出相对垄断的中产阶级;而资本家则通过设置小组竞争、引入移民来分化工人,维持其统治地位。

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是地租。地租本质上是垄断价格,以吃尽一地经济能力为目标。经济发展时地租水涨船高,但经济停滞和下滑时,地租的降低要通过逼走工人来实现。因此,又加剧了工人内斗。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停滞,不仅会由于人口增长,导致人均GDP的轻微下降,还会由于工人内斗,导致资本逐步蚕食存量。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