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赵孟𫖯和王羲之,你认为哪个人的行书好?

我很喜欢文征明,赵孟𫖯和王羲之三人的行书作品,在工作之余就临写他们的作品。若把他们行书作品比较一下,不难看出,王羲之当居第一,赵孟𫖯第二,文征明第三。

先说王羲之,其行书特点,用笔精到,顿挫分明,线条富有节奏感。结构多变,体势欹侧,打破了汉字结构稳定的标准形。其字大开大合,体态多变而无形,就是只能看到它的变化但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变化,找不到规律性,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超越不了他的原因。他还善造书眼,每篇作品都有靓丽一笔,统领全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点在赵孟𫖯与文征明作用中很难找到书眼。在统领全局上他们都要逊色于王羲之。

再说赵孟𫖯行书特点,笔路清楚,起笔,运笔,收笔都有交代。使学者易懂易学,其字外貌圆润而筋骨内含,其点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笔圆架方,流动带行。这与赵孟𫖯苦练书法有关,他日书万字,笔法精熟。这与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最后说文征明,他行书特点是,宽展舒和,结字平整,方正,中规入失巨,同时也不失宽展舒和,它主要表现在撇捺的舒展开。放中有敛,是结字上放纵中紧敛。讲究意连,行书之中笔画之间章丝连接不多,讲究笔画之间的左顾右盼,看起来是断开的,但相互之间气韵是相通。还有疏密有致,向背成势,揖让避就,款侧互倚,长短不一,大小相杂,行而兼草,避免雷同等等。文征明行书虽然精彩绝伦,但在气势恢宏上要比王羲之与赵孟𫖯弱点。

感谢邀请,前人书法各有千秋,侧重点各有不同。这也是学习书法一定要博采众长,合力打造个人书体的原因!


这个问题不像比较当代书家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已经有公论的东西。谁的行书好?王羲之 、赵孟𫖯、 文征明这顺序没见有人颠倒过。王羲之的真迹已经没有流传了,即使是后人歪曲过的也比赵孟𫖯和文征明的东西好很多。赵孟𫖯是临王羲之后人智永千字文的,反复不断临写,然后才自成一家。估计即使赵孟𫖯重生也不敢自诩比王羲之写得好。赵孟𫖯得王羲之书法真谛倒是真的。今人若想学王羲之苦无更多素材者,可以临赵孟𫖯一求其次。

文征明的书法技巧是很好的,力量以及笔法变化多端,工整中有新奇。但是,可能与其个人人生成就和境界偏小有关。总感觉文征明的字有些「局气」,或者说感觉他自我设定的场地太小,动作挺多不够舒展,好像放不开。如果说王羲之和赵孟𫖯的书法像京城里的宫殿,大气磅礴。文征明的作品就是苏州园林。精细是精细、美是美的。看完了总觉得不过瘾。

个人看法就说这些吧。文无第一,每个人的喜好不同,看法也许有异。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


王羲之、赵孟𫖯、文征明,谁的行书最好?这个问题似乎很好回答,但却让人感到悲哀!

为什么呢?因为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也许非常缺少一点儿常识!

王羲在中国书法史的地位相当之高,其供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化古为今,创造了"今书″!后世书家无不在王羲之的艺术框架中寻找或建立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比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丶赵孟𫖯等著明书法大家。王义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更被唐太宗李世民赞誉为"书圣"!

看到这里我都懂了吧?


这个不一定,跟你的喜好和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就象爱情,心爱就是宝,不爱就是草。


文征明的行书带著造作。赵孟𫖯的行书全出脱于王书。王书当然老大。


我的行书如何?


当然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琅琊王羲之了。

真正的王羲之真迹早随李世民入葬好归土了……世传墨宝皆当时名士书家所临摹之品。

李世民亦当时书法有所成就者,然终其一生终无法与晋代风流所媲美。

兰亭序只所出名――――源自天性使然,意随心动浑然天成!故后期再为之终难以超越……


就行书而论,右军兰亭序自然天成,行云流水,古今未有出其右者,为行书之最高峰。征明孟𫖯,也师右军。孟𫖯字学了右军八分,征明七分。


文征明、赵孟𫖯和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都是我喜欢的,我最喜欢书圣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书圣王右军的杰作。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力屈万夫,韵高千古!价值连城!赵孟𫖯终身学临《兰亭序》只有七、八层。文征明临《兰亭序》只有六层功力?


肯定是王羲之了,王羲之作为中国历史上开一代风气的书法大师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后人的书法艺术都是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上发挥创造的。

赵孟𫖯的作品十分秀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明代书法的巅峰状态。但是文的创新能力不够,而且行笔篇文弱之气,缺乏王羲之的那种苍凉刚劲挺拔之感。

至于文征明的作品尚在赵孟𫖯之下,和王羲之的距离就更远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