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国富14日获颁台北电影节的「杨士琪卓越贡献奖」,他曾任台北电影节第一、二届执行长,树立年轻、独立、创新的形象。(翻摄自台北电影节脸书)

【台湾醒报记者蓝苡瑄台北报导】在14日获颁台北电影节的「杨士琪卓越贡献奖」的导演陈国富,从台北市长柯文哲手中拿下奖座时说,「它(获奖)会刺激我,我做的还不够,」然而,台北电影节总监沈可尚受访时说,陈国富一路以来打破框架,曾任台北电影节第一、二届执行长,树立年轻、独立、创新的形象。电影工作者吴文智亦说,「陈国富导演将艺术跟商业互相接纳、融合。」陈国富获奖可谓实至名归。

陈国富曾任台北电影节第一、二届执行长,为台北电影节确立形象与基础,建立年轻、独立、创新的电影节形象,使北影成为台湾电影重要的平台。评选委员认为,他冒险精神与创新思维,值得其他电影人学习,他的拓荒精神则造就了台北电影节。

导演杨雅喆说,陈国富对台湾电影来说,是很重要的创作者,现在也常帮忙当监制或是提携其他导演,给予意见。《双瞳》这部片也为台湾电影的类型片,开展更多可能性。吴文智则说,「陈国富导演将艺术跟商业互相接纳、融合,也有很多人因此而加入电影圈。」

今年《血观音》、《幸福路上》、《范保德》、《谁先爱上他的》获得多项大奖,《血观音》导演杨雅喆受访时说,「十年前我在台北电影节《囧男孩》获得剧情长片最佳导演奖,今年以《血观音》获得最佳编剧,是很重要里程碑,也能回顾这几年电影的成绩。」

他说,今年北影的国片类型比以往商业片类型更多元,有剧情、同志片,还有像是闭幕片的《惊爆点》,较为惊悚的片子,同时也有艺术、环保题材,今年国片类型比以往商业片类型更多元。

电影工作者罗令杰说,「《血观音》、《幸福路上》等片这些故事具有深度,也具有商业价值、艺术价值。」《范保德》借由黄仲昆饰演的父亲寻找前往日本寻找足迹,同时他儿子也是跟随父亲,看出历史厚度,不同时代人生活的处境。《血观音》则透过一家母女关系去看台湾社会一些政治角力部分。

「今年北影入围的片子类型多元,只要符合电影长片规格的都能角逐,」罗令杰说,不拘泥一定要在电影院上映过的片子,甚至连电视电影也可角逐,透过台北电影奖,能让喜爱电影的民众观察这一年来台湾电影的创作趋势。

「《范保德》开创新的电影格局,用父子、家庭层面去隐喻跨了三代故事,」沈可尚说,这部片横跨时间轴度漫长,隐喻日本殖民时期到现在的台湾,在艺术表现形式表现,隐喻出大格局。他说,血观音有很好的剧本与台湾一些社会现况扣合,也引起对于台湾一些政治的官商勾结关注之外,演员的表现也相当出色。幸福路上则是讲一些台湾这几十年来的一种变动与认同。

沈可尚认为,一部好电影,最大还是在于整体电影的本体,剧本、导演、演员表现突出,完成度相当高。「我觉得只要有评审机制,就一定会有喜好问题。」他说,从这几片都能看出台湾在面对认同的一些问题,不管是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或是社会层面出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