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彤姐从牙牙学语的可爱天使upgrade”Terrible Two”,我与婆婆间的过招,也掀起另一波收视高潮(~缩甚么啦)

 

这时的教养主轴,除了维持不变的照书养外,也开始受到我与老公本身成长经历的影响。所以,对孩子的要求,首要是夫妻双方必须先有共识(这仗本文略)下一步才是取得帮忙顾孩子的同居人婆婆的「助力」。

 

但助力通常不是想有就有的(耸肩)。缩缩两件事吧:

 

第一件事,「零食」可不可以吃? 啥时吃? 吃多少?….啊,或许该先问,甚么算是零食?

 

2岁的零食,我只给彤姐吃无糖优格及各式米饼(天啊她人生好灰暗喔)。如上集所说,俺第一胎就走一个战战兢兢神经兮兮的路线,认定零食对发育无好处,所以严格控管饮食。同时我也以身作则,在她面前尽量少碰禁食食物,如果真的吃,也会替她准备专属食物,不让她干巴巴仰望。好在彤姐个性保守、危机意识强,所以就算放手让她在便利商店趴趴走,她从来不会主动伸手拿她不熟悉的东西。

BCCE7AA3-7074-43B4-8559-FB92025D07CF.JPG

(标准window shopping的女孩,2y11m)

 

直到某天我下班回家,如往常与她闲聊:「今天有发生甚么事吗?

 

有啊,阿骂有偷给我吃红豆饼。」蛤??

 

彤姐的特色就是脑袋灵光嘴巴厉害,尤其很能字正腔圆描述案发现场,甚至知道自己在偷吃,而起头的人正是阿骂。「妳说什么?

 

今天阿骂有偷偷给我吃红豆饼!

妳确定吃的是叫红豆饼”?

确定呀,就是圆的嘛,大大的,里面包一粒粒的红豆,甜甜的。

 

很好,阿骂被卖了。

 

我感到气不顺血逆流,右手将门把握好紧,仿佛只缺股力量从后方推一把,我差点冲出去呼喊:「不~~~~~~!

 

媳妇要忍住。

 

我收起愤怒佯装些许惊讶,「喔,应该是阿骂忘记了啦! 妳下次记得跟阿骂说妳要再长大一点才能吃喔!

 

严格控管零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彤姐是个吃饭拖拉王,餐餐以小时计,我必须严格禁止她尝到更有味道、更多样化的零嘴,避免一触碰就沦陷,影响正餐回不了头。而我用心良苦死守著界线,却被知情的长辈轻易跨越。怎能不气?

 

我要举报!!!(握拳)

 

我要派老公去抗议~!!!!!

 

接下来第二件事是,电视何时能看? 看甚么? 看多久?

 

我自己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戴眼镜的人,也因为年纪太小就近视,所以往后每年都以100度的速度增加。为了防止自己的孩子同样走上妈妈的四眼田鸡路,我对3C商品的接触、看书的姿势与光线都非常介意。

 

以看电视来说,我规定是午睡起床晚餐吃完,能看适龄节目最多30分钟。而为了避免诱发小孩模仿或看到不适龄的画面,大人必须调整自己的欲望,只要孩子在,绝对不能打开电视。老公认同我的想法,也停掉装在主卧室里的有线电视台。

 

晴天霹雳,

 

某一天我提早下班,一开家门看到的第一个画面竟是,餐椅居然移至客厅,而坐在餐椅上的彤姐眼睛直盯著电视萤幕,当婆婆舀好一汤匙移到她脸前,她面无表情地反射性张嘴。

 

no…金骂系虾咪情形???

 

我还不知道这是当天的第几次看电视,看的还是台湾地方新闻,但边吃边看的坏习惯,完全是大踩雷!!!!

 

我感到身心灵被卡车辗了过去,脸部表情如挤抹布般地扭曲,而明眼人婆婆完全catch到,尴尬地提出解释:「这样她吃得比较快啦!

 

我又感觉身心灵被卡车倒退噜,钥匙还捏在手上,我便跨大步的走到餐椅旁,以超速矫正的态势把餐椅推回餐厅,并对著彤姐说(或许更像是冲著婆婆说):「妈妈说过很多遍,吃饭不准看、电、视!!

 

(她鼓著腮帮子,缓缓点头)

 

虽然我能明白带孩子的辛苦,或许只要不影响安全,婆婆选择用省事的方法去带也无可厚非。只是这是我的孩子,教养的界线与最低容忍范围必须很肯定的确立。同住一屋簷下,孩子到底要遵守甚么规矩,不开放模拟两可。

 

我替彤姐重新调整了围兜,而婆婆趁此时关掉电视。气氛冻结,我硬是挤了句:「妈,妳想看就看啊,现在小孩看不到。

不用。

 

晴天霹雳。

 

婆婆依旧是家里的女主人、年纪最大的长辈,而我是孩子的妈妈,我当然不希望婆婆认为我故意与她作对,事情就还是这样发生了。只好一样等老公回来,把调解的工作交给他。

 

 

 

 

以上两件事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教养冲突绝对不只这两件事(傻笑)但本文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的重点是,在这过程中,「老公」发挥的作用……….

 

随著指派老公去当调解人的次数越来越多,老公渐渐失去耐性:「妳不要每次都叫我去讲好不好?妳难道不能自己说吗??

 

啊就你开口,妈耳朵比较舒服啊。」我拍著他的肩,撒娇了一下。我知道他必须同时承受来自我以及妈妈的情绪压力,即使我认为这本就是身为老公,免不了的义务

 

因为妳每次讲的事情都跟我无关」甚么无关?! 我立刻打断他的话:「甚么无关?! 你也是孩子的爹啊~~那不然你有同意边看电视边吃饭?

我当然不赞成啊,我的意思是,我又不在现场,所以妈一定猜得到是妳要我去讲,那妳干嘛不自己去?

我就是怕我一出口就很多气嘛! 啊老娘就不是甜姐儿啊!」ㄟ,情绪太满很容易出错耶。

 

这只是在沟通事情而已,我们请妈帮忙带小孩,也许她不像保母受雇于我们,但妳有甚么想法就直接沟通就好,只要注意态度要尊重我妈。

你看,你这样讲我压力又来了。」啊就气很满的时候还得注意礼貌,很累好吗。

当然要尊重啊,难不成妳要直接指责我妈做不好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啦齁….」就媳妇难为啊。

好,那不然我们来约定,妳有甚么意见妳先自己主动跟妈提,如果、如果,妈还是不管妳的意见,那就换我去讲! 就是妳先讲我再讲~

 

老公非常坚持。

 

看来,我不能再逃避了。仔细想,确实在教养方面我意见最多(),似乎该由我来主动建立跟婆婆之间的默契桥梁。

 

于是,从这天起,每次碰上可能的教养冲突,我先试著用写企划案的精神进行分析,列出两案优缺点来比较,同时为了增强我的论点、说服婆婆,一定用育儿/儿医专家说法作为辅助。最后,在每次向婆婆报告前,还要演练个几回,模拟良好正确态度。(不要笑!!演练是真的!!)

 

对我来说,这样的方法,不但让我有机会去好好审视自己的想法到底有无必要,以及婆婆的做法是不是其实无伤大雅。夫妻之间也不再为了谁推谁去跟妈沟通而吵架。我还学会在婆婆面前多「用脑」讲话,更增加不少婆媳互动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最意外的收获,是我体会到,婆婆因为家里多了孩子不得已历经的生活习惯改变。举例来说,当妈之前的我,是个标准电视迷,时常挂在娱乐节目跟电影台。但为了自己小孩,我很自然的愿意去放弃既有习惯、好好执行不开电视的规定。但婆婆则不同,对她而言,好像理所当然的被逼改变原先边折衣服边看新闻的习惯。其实,她没有义务遵守我的规定,反而她愿意配合,我应该感激。

 

 

 

当然当然,婆婆哪有可能每一次都接受我的说法…(摊手)

 

此时,我就可以理直气壮转而向老公报告:「报告~我在XX日跟你娘说明过,但她依旧在无动于衷,前线已尽力,请后防增援!!

 

老公笑,明白自己上场的时间到,心甘情愿遵守约定去处理

 

 

 

(下集预告:如何教养孩子应该是两个家庭去芜存菁下的产物! 我好像开始欣赏婆婆的方式了…?)


 

过完这个暑假,安弟就要正式就读幼稚园小班,上周的注册,让我回想起两年前彤姐要进小班前的感受,当时我只想尽快送她去(哈),因为一打二太久,真的好累。但现在换安弟了,我却非常舍不得。不是因为家里只剩我跟婆婆很诡异 (喂~),而是与孩子在平日手牵手到处探险的日子永远结束了。而我也将展开专属自己的白天生活! (有好多事想做: 看早场电影、慢慢逛书店、回前公司找同事叙旧、整理自己的房间......) 好期待啊!

 

15442151_10154787001511613_6339802884626193245_n.jpg

更多小故事在FB粉丝专: 快来按赞追踪吧^^

https://m.facebook.com/crazy.crazycame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