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不语才情

八一电影制片厂经典军事教育片《地道战》,是一部1965年出品的电影,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在影片中,出现了一支奇怪的武器,经过仔细辨认,是一支明清时代的古老武器——三眼铳。众所周知,八一厂的军教片一向严谨,这把源自明代的古董火铳绝非空穴来风,这很可能是对当时八路军抗日民兵游击队装备情况的真实再现。

万历15年这件武器痛打侵朝日军:300年后八路军照样拿来打鬼子

来源:电影《地道战》高清修复版视频截图

铳如其名,三眼铳就是有三个铳管的火铳,三个铳管可以轮番射击,尾部有座可以安装木杆用以握持,大规模制造和装备于嘉靖年间。现在有人说三眼铳是明朝的机关枪,黑科技发明,这是夸大的说法,三眼铳本质上还是一种经过了魔改的初级火铳。

万历15年这件武器痛打侵朝日军:300年后八路军照样拿来打鬼子

明朝记载中的多管火器有不少,因为早期火器射击之后重新装填的过程复杂又费时,为了增加火力投射密度,采用的方法无外乎这几种,要么多管(三眼铳),要么多膛(佛郎机),要么就多站几排人...从记载中可以得知三眼铳的使用十分广泛,步兵骑兵战车都有用的,是一种制造和使用都十分方便的火铳。

万历15年这件武器痛打侵朝日军:300年后八路军照样拿来打鬼子

电影《荡寇风云》中戚家军使用的三眼铳,但实际上戚家军抗倭用的火器以火绳枪和轻型步兵炮为主。

万历15年这件武器痛打侵朝日军:300年后八路军照样拿来打鬼子

来源:《古兵器大揭秘》第一季第五期视频截图。

万历15年这件武器痛打侵朝日军:300年后八路军照样拿来打鬼子

央视纪录片《古兵器大揭秘》中复原的三眼铳,测试中打穿了二十米距离上的铁甲并深入弹道肥皂(明胶块),威力还是挺可观的。

三眼铳相对于老式的单管火铳,缩小了口径,但是身管长度没怎么缩短,保证了弹丸初速,但是跟同时期已经登场的鸟铳相比射程、准确度和威力都不在一个量级上,明朝人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认为这是一种近距离上施放的火器,三个铳管轮流发射或者一次齐射,可以瞬间打出一波密集的输出,有效的压制和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

三眼铳可以很好的代替部分骑兵手中的弓箭,因为骑射本身就是相对近距离的射击,骑兵对敌方步兵进行火力输出时,只需要在敌方拒马长兵器的攻击范围外(五米)发射就足够了,而且骑在马上射箭,离的远一点就没法保证准确

万历15年这件武器痛打侵朝日军:300年后八路军照样拿来打鬼子

《非凡匠心》节目中表现的骑兵在进间向右侧方骑射,可以看出这位步射能在七十米外一箭中靶的高手,在骑射时距离靶子并不远,只有十几米,这也是大多数古代骑射手能有效发挥的距离。

三眼铳几乎完美的符合骑兵对于火力输出的要求,射程不求太远,威力足够,火力密集,打完了弹丸之后还可以当一把带铁头的闷棍来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这种魔改的初级火铳在明中后期还有大量装备。

万历15年这件武器痛打侵朝日军:300年后八路军照样拿来打鬼子

在1592万历朝鲜战争中,三眼铳作为北方明军大量装备的火铳赴朝作战,痛击侵朝日军。谁能想到三百年后在中华大地上还有人拿着这种近乎原始的火铳和日寇战斗。可能由于清代火器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简单实用又不那么显眼的三眼铳在民间流传下来,它的生命力顽强的超乎想象,甚至现在民间还偶尔能看到,有人拿只装了火药没填弹的三眼铳,当炮仗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