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之子"李戡:继承父亲的反骨,也更理解他的孤独

来自专栏精神的壳14 人赞了文章

提起李戡,多数人会脱口而出「李敖之子」、「小李敖」,似乎这些头衔和标签会一直伴随著这个92年的大男孩。在今年的香港书展上,李戡西装革履,架著一副标志性的眼镜,已然褪去17岁那年青涩的模样。「少年出书」、「北大毕业」、「痛批台湾教育」,自幼备受媒体、学界瞩目的他,在父亲李敖去世之后,再度面对镜头,更多了一份坚定和担当。

【精神的壳】香港书展李戡专访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2648277589782528

没有负担的标签,不做「第二个李敖」

身为斗士之子,李戡从小眼见父亲踏足政界,露面荧屏,受著父亲的言传身教。李敖给儿子带来的不仅是盛名,更是他前行的动力。在谈及被冠以父亲之名的标签时,李敖坦言自己并不会感到有负担。

「我心态特别好,我认为这本来就是避免不掉的。很多人也是等到四五十岁功成名就之后才会真正地摆脱掉标签,有些人甚至一辈子也摆脱不掉,这是很常见的,我不会大惊小怪,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面对外界盛传的「李敖为儿子铺好了未来的事业之路」的评价,李戡也并没有过多在意,「你晓得我父亲不可能在什么政界、商界甚至学界铺路,他如果真的想要在这方面铺路的话,早就成为一个亿万富翁了。但是他没有,因为他一辈子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过活的一个人。」

李戡看来,父亲留给自己的最大的财富,就是关于知识和理想的传承,唯有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才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当然,他也不愿意成为「第二个李敖」,现在的他更愿意探讨自己的学术研究。

17岁少年的台湾教育批判记

2010年对17岁的李戡来说是特别的一年。被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同时录取的他选择赴大陆就读经济系,也成为了北大首批因新政策录取的台湾学生之一。一时间他成为了媒体热议的公众人物。1个月后,通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李戡戡乱记》更是掀起了百万台湾师生的评议。

带著同龄人少有的理性和尖锐以及从父亲身上承袭来的锋芒,李戡以当时高中生的视角采实证、立论点地痛批台湾教科书内容的荒谬,批判其中的台独教育、历史教育等内容,振聋发聩。

「我本来想要通过这本书引起大陆方面的警觉和重视,就说台湾问题的解决绝不是在于你花多少钱去买台湾人的人心,那没有任何成效」,李戡一针见血地指出台湾的教育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改变台湾年轻人的想法,而年轻人的想法完全来自于他们的教育。你的国家认同,你对大陆的看法,怎么用非常客观不带偏见的眼光去了解它的过去和当今。但是很显然,很多人不这么想,所以就浪费了很多机会。」

自己的书籍最终没能像期望那样在台湾引起翻天覆地的影响,更别说对同学和老师带来冲击和羞耻心,很多同学在拿到书目的一刻瞧见骂台湾的话就将其扔到一边。而在大陆也由于涉及台湾问题,险些无法出版。

父亲李敖为能让儿子的书顺利出版奔走各地,亲自附上长达两万字的序。「17岁的李戡超越了17岁的我,希望他继续超越,逐年超越。」当年父亲面对媒体时骄傲的神情还历历在目。

八年过去他依旧坚持自己对台湾教育的看法,「我感受非常强烈,我就认为台湾的教育确实出了大问题,它完全是一个封闭的世界,想要完全斩断和大陆的联系,然后自己又疯狂去学日本、韩国甚至美国的这些东西,但它也学不出任何东西。就这样不断地恶性循环,把自己越封闭越小,到最后它又没有兴趣去研究自己的东西。现在确实变成了『不学的时代』。」

北大的四年学习生涯使李戡对大陆的教育和文化有了全新认知。在中国最高学府的求学经历让李戡看到了身边同学的勤勉,专业学科的通俗化与融合。

在谈到现在的北大与白话文时期思辨的北大有什么变化时,李戡向蜗牛读书表达了他的想法,「很多人都在讨论到底有什么不同,那当然时不同了,当时(五四时期)的气氛不一样,北大在当时是可以在教育界干出一番大事情,也有很大号召力,不需要受限制,现在显然有一套制度在,必须维持一段时间存在著。」不能拿过去的北大来黑今天的北大,是李戡强调的观点,用理性的态度看待历史才是可取的。

继承父亲的反骨 理解父亲的孤独

在今年的香港书展上,李戡和父亲生前的好友、前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一起做了一场追忆李敖的讲座,回忆了父亲最后时光里的点滴轶事。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李戡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多数人了解李敖在政治上的贡献,写过的时政文章,词作不计其数,但李戡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是父亲写过为数不多的小说,也是李戡最爱看的一本。

然而带给李戡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特有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对批评实事求是的态度。为了批评而批评,那是乱喊乱叫。凡事讲求过实证,重在调查分析,有凭有据写出来的作品,有争议、会树敌有如何呢,不在意便是了。

「我到现在都觉得爸爸的分析和批评对我是很受用的。」李戡说。 在儿子心中,年轻时候的父亲向来是个强悍的人,虽然话语锋利而刻薄,却是句句在理,充满正义感,父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他都看在眼里。

有趣的是,到了晚年儿子更觉得父亲是个可爱的人,躺在病床上却像个孩子一样,喜欢开起玩笑来,捉弄身边的人,连批评都变得可爱起来。

尽管与父亲相差57岁,父子俩相谈总是率真直接。李戡认同父亲的为人,却也深知父亲内心的孤独。「我父亲,用他自己的话讲,这辈子最大遗憾之一就是没有交到像李敖这样的朋友。过去年轻的时候,有胡适、殷海光这些伟大的老师陪著他,给他比较直接的指导,但是这些老师离开以后,他自己就完全独来独往,觉得没有真正能够跟他深入交流和有共识的人,这方面我觉得他是比较孤独的。」因此,面对外界的曲解,李戡习惯了,也不再一一去说服,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学会了与这些声音和解。

谈到父亲离世的遗憾,李戡总结了两点「一是他自己的著作没有完成,他希望我将来把它完成,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们俩各自的事情就是彼此的事情;二是关于中国的未来,他很遗憾没有看到统一的这一天,不过他知道,他看不到也无所谓,他知道这会发生就够了。」、

体会过焦虑 也要对精神世界勇敢追求

面对当下年轻人所承担的各种生存压力,李戡自认是幸运的。目前他在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系攻读博士学位,常在手边的书,也多与论文专业相关。在接触过经济学、国际关系学之后,李戡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也更接近父亲李敖的专攻领域。

李戡的同学大多在毕业后面临要不要留户北京的问题,被巨大的工作压力推赶,没有时间再能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精神世界。现居台湾的他,深感同学的不容易,也庆幸在台湾暂时不用管买房买车的问题,可以潜心钻研自己热爱的学术。

他坦言,自己是个热爱比较的人,甚至会拿现在读的书与父亲30年前的著作做对比,看看父亲的证明是不是对的,有哪些观点会被推翻。目前看来,父亲在30年前史料相对稀少和封闭的情况下,能写出那些书确实不得了。

现在的李戡,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上,之后他将去德国交换,「先把德语好好复习,然后再进步一下。」李戡笑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