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石家庄桥西中山路北有家公私合营的回民食品店。它的门前终日里摆着两种食品:麻花和蜜果子,玻璃上则写着三个字:涮羊肉。做为小学生的我不知道这个字应该念shua还是念shuan。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间百年老店,如今出名的却是牛肉蒸饺了。

  后来参军入伍,在北京工作了13年也不知道东来顺是涮羊肉的地方,即使后来在新疆工作了一年吃了很多次手抓饭,甚至都学会了做手抓饭也无缘与涮羊肉。

  再后来不用说大家也猜得出来,不知不觉间把涮羊肉变成麻辣烫或者其它了,曾几何时十分传统的涮羊肉越离越远。在广西南宁的中山路小吃街上我吃到北方纯正的猪肉韭菜水饺时感叹:人家怎么比北方人做的还正宗呢?

  在友谊大街和合作路往西的合作路340号有家富丽豪美锅酒店,它的主营就是涮火锅,虽然它的拳头产品是鸡公锅和甲鱼锅,但是我还是喜欢这里的涮羊肉。这家店不能算大,有21个雅间,能够满足300人同时用餐。二十多年来它坚持使用乌珠穆沁草原专供的羊肉,在这里吃羊肉是最放心的。

  这家店的经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25年,当年做小服务员的王慧敏如今成了这里的老板。当然,她接手的时候饭店要比现在小的多。她说的很简单: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实在不忍心让它关门。她的骨子里有股中国妇女从一而终的韧劲。而这股韧劲连她自己也说不清。她现在想的就是让这家店怎么成为百年老店。

  这家店能够走过25年,是店里有家的魅力,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这里的服务员都是工作了许多年的人,小的风华正茂,老的年近花甲。她们像一家人一样高高兴兴的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服务员们可以像姑娘一样跟老板撒娇甚至调皮,老板则像家长一样关怀着她们的生活和家庭。有些离开店的服务员过年也要带着爱人和孩子来店里过年,她们忘不掉这里的亲情。而在店的服务员刚过初七就从四面八方家里赶了回来,似乎这里更像家。

  这里的顾客更有意思,往往是几代人的熟客。有些孩子从小就在这里吃饭,成家立业后逢年过节就把老人们接到这里吃。老人们在这里吃了许多年自然也喜欢这里的饭菜和氛围。所以每逢这时王慧敏就格外的忙:进店大家都找她打招呼,而离店又要和她来告个别。似乎大家来这里不像是吃饭,更像是团聚。

  王慧敏是个美丽的女人,曾经也拍过电视,但是她依然专注于自己的火锅店。她在坚持食材品质的同时也发掘产品的美,一盘涮肉往往被她们摆放的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过年期间她不仅在店里装饰了一面花墙,还摆放了一排红围巾,让大家欢欢喜喜、红红火火的留个猪年的全家福。

  王慧敏自己经常问自己:我这人太简单了,经常说话得罪人,但是大家怎么都喜欢来呢?其实,中国人自古经商做生意只是生存的一种手段,就像种地或放牧、打鱼一样。而改革开放后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后,许多人把经商看成了发财,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丢掉了自己。

  不忘初心,坚持品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