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石家莊橋西中山路北有家公私合營的回民食品店。它的門前終日裏擺着兩種食品:麻花和蜜果子,玻璃上則寫着三個字:涮羊肉。做爲小學生的我不知道這個字應該念shua還是念shuan。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間百年老店,如今出名的卻是牛肉蒸餃了。

  後來參軍入伍,在北京工作了13年也不知道東來順是涮羊肉的地方,即使後來在新疆工作了一年喫了很多次手抓飯,甚至都學會了做手抓飯也無緣與涮羊肉。

  再後來不用說大家也猜得出來,不知不覺間把涮羊肉變成麻辣燙或者其它了,曾幾何時十分傳統的涮羊肉越離越遠。在廣西南寧的中山路小喫街上我喫到北方純正的豬肉韭菜水餃時感嘆:人家怎麼比北方人做的還正宗呢?

  在友誼大街和合作路往西的合作路340號有家富麗豪美鍋酒店,它的主營就是涮火鍋,雖然它的拳頭產品是雞公鍋和甲魚鍋,但是我還是喜歡這裏的涮羊肉。這家店不能算大,有21個雅間,能夠滿足300人同時用餐。二十多年來它堅持使用烏珠穆沁草原專供的羊肉,在這裏喫羊肉是最放心的。

  這家店的經營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一世紀;25年,當年做小服務員的王慧敏如今成了這裏的老闆。當然,她接手的時候飯店要比現在小的多。她說的很簡單:在這裏工作了這麼多年實在不忍心讓它關門。她的骨子裏有股中國婦女從一而終的韌勁。而這股韌勁連她自己也說不清。她現在想的就是讓這家店怎麼成爲百年老店。

  這家店能夠走過25年,是店裏有家的魅力,有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這裏的服務員都是工作了許多年的人,小的風華正茂,老的年近花甲。她們像一家人一樣高高興興的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服務員們可以像姑娘一樣跟老闆撒嬌甚至調皮,老闆則像家長一樣關懷着她們的生活和家庭。有些離開店的服務員過年也要帶着愛人和孩子來店裏過年,她們忘不掉這裏的親情。而在店的服務員剛過初七就從四面八方家裏趕了回來,似乎這裏更像家。

  這裏的顧客更有意思,往往是幾代人的熟客。有些孩子從小就在這裏喫飯,成家立業後逢年過節就把老人們接到這裏喫。老人們在這裏喫了許多年自然也喜歡這裏的飯菜和氛圍。所以每逢這時王慧敏就格外的忙:進店大家都找她打招呼,而離店又要和她來告個別。似乎大家來這裏不像是喫飯,更像是團聚。

  王慧敏是個美麗的女人,曾經也拍過電視,但是她依然專注於自己的火鍋店。她在堅持食材品質的同時也發掘產品的美,一盤涮肉往往被她們擺放的像一朵盛開的牡丹。過年期間她不僅在店裏裝飾了一面花牆,還擺放了一排紅圍巾,讓大家歡歡喜喜、紅紅火火的留個豬年的全家福。

  王慧敏自己經常問自己:我這人太簡單了,經常說話得罪人,但是大家怎麼都喜歡來呢?其實,中國人自古經商做生意只是生存的一種手段,就像種地或放牧、打魚一樣。而改革開放後我們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後,許多人把經商看成了發財,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丟掉了自己。

  不忘初心,堅持品牌。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