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古典小说中的人名多数都是两个字,尤其是《三国演义》当中,几乎很少见到有三个字的名字,像诸葛亮、公孙赞等人,实际上也是复姓加一个字而已。这是为何,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王莽。其实在王莽新政之前,人的名字也有三个字,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大将霍去病,比如王昭君,还有给王昭君画像的画师毛延寿等。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掌握政权后,推行了很多改革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去二名」,也就是说不能用双字名,后来慢慢的大家都习惯了,都用单字。另外,古人有名有字,比如赵云,字子龙;关羽,字云长;吕布,字奉先,曹操,字孟德。其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者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比如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就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而字是别人的尊称。比如,袁绍开始见到曹操就说,孟德如何如何。当然,对手不会这么客气,直接就说曹操或者曹贼。有电视剧中,马超父亲马腾被曹操告诉,马超还说曹孟德怎么怎么,这就属于低级错误。一个杀父仇人,恨不得对其碎尸万段,生吞活剥,那里可能唤其尊称。所以,上面提到的石秀杨雄、吕方郭盛、张辽李典等,皆为单名单字。

另外,古代男人交往无外乎几种情形:第一,两男子情趣投合,互结金兰,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最有名的就是刘关张桃园结义。第二种是两人互相爱慕,愿意相互追随,不敢说一定有龙阳之癖,但也是在心里搞基。比如石秀和杨雄,中间夹了一个潘巧云,石秀就看不惯潘巧云的一言一行,在抓到潘淫荡出轨证据后,怂恿杨雄杀潘,两人一起上了梁山。第三种就是英雄惺惺相惜,相互敬重,虽无兄弟之情,也无断背之好,但也能为其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就像关羽和张辽,白门楼张辽被俘,关羽向曹操求情,张辽是个忠义之士,可用不可杀。后来,关羽千里走单骑,张辽放过关羽,到了华容道,关羽又放过张辽。所以此类属于英雄重英雄。第四种就是一个敬佩一个,愿意牵马坠蹬,服侍左右,这种关系有主仆之情谊,比如周仓对关羽,燕青与卢俊义等。第四种就属于君臣礼遇那种。双方有君臣之礼,也有战友之情,也有兄弟之意。比如孙权与周瑜,刘备和孔明等。这种关系,不能简单说君臣关系这么简单。

所以,古典小说中的英雄都并非一人独自出现,相互映衬方显英雄本色。凡是独自出现的人,都注定是自大之人,一般刚愎自用,没有朋友,下场都比较惨。比如吕布,三姓家奴,无情无义,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反复无常,被称为小人,成为笑谈。


为了突出一个义字,古代英雄豪杰都喜欢八拜结交,金兰结义,所以异姓兄弟很多,这样容易给人一种团队精神的感觉,单打独斗似乎有些另类,和义字相违背。

另外,兄弟一词,也是至少为两个人,一个人不可能自己称呼自己为兄弟。男子汉大丈夫,有兄弟,自然突出了义字。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名成对出现,念起来朗朗上口,很对称,就好比对联,有上联必然有下联。


因为两人实力相当,所处地位相当,通过类比让读者对人物实力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也不尽然。成对出现的古典小说就那么几部。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而古典小说多了去了,并没有成对的人名出现。如【红楼梦】中就没有成对的人名出现。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