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40岁以后的亲密爱人之间,容易随着生活和亲密度的增加渐渐的进入“无聊的阶段”或者是“爱情沉默期”。

这都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两个人生活的越久就越会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习惯性,自然也就缺乏了曾经的那份激情。

面对这种现状,所以心理专家更加建议,人在40岁以后,两个人再恩爱,也不要朝夕相处,而是应该保持一个心理距离。

什么是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指的是个体对于另一个个体或群体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

这和我们经常所说的距离感有所不同,维持恰当的距离并不是使得心理距离变远,而产生距离感,而是为了起到维系双方亲密度的作用。所以应该在感情,态度,行为上去保持一个合理的疏密度。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依据人类主体的关系划分了不同的距离,其中就包括着公共距离,个人距离,以及亲密距离。

所以对于一对夫妻来说,就要懂得如何去把握个体距离和亲密距离的分寸感。

需要哪些地方着手?

感情的角度

40岁以后的人,对待亲密关系仍要有一个适当的亲密度。女人可以给予男人关爱,更要在生活中给予对方恰当的温柔,这反而会让对方心理上对你产生依赖。男人也应该给予女人情感都依靠和安全感。

于此同时也要注意感情的依赖程度,不要过分的去依从对方,以至于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负担,甚至有时超过了伦理道德的底线,这并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两性关系太近了容易产生“刺猬效应”,会造成二人的紧张度和伤害,因此更建议双方情感带有些弹性。

态度的调整

40之后的人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更容易暴露自己的缺点。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与对方的态度。

即便再恩爱,也要懂得去尊重对方。不能因为过近的亲密,就失去了基本的礼貌性。

比如干涉对方的选择和意见。双方保持一点距离,反而能够避免一些简单小问题的发生。

行为的方式

亲密爱人之间的确需要亲密的感情,但是也需要注意一点,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也会有自我的需求,这个时候过于亲密并不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反而会让对方觉得是你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

双方应该把眼界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圈子或者朋友圈内,而不是只限于二人之间的关系。

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让双方拥有更多处理问题的时间,对二者来说也会是一种成长,当然双方也可以继续保持那份神秘感。

40岁以后得爱人之间会面临着很多矛盾,而这些恰恰是由过于紧密的距离造成的。

恰当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得双方维系亲密关系的基础上,提升自我的能力。

所以无论是关系在亲密的夫妻之间,都要懂得保持亲密的距离。

参考资料:《爱情心理学》《心理距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