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雄1912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后在美国成为一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被中国人熟知是因为她验证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设想,使得杨振宁和李政道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如果吴健雄和杨振宁、李政道一起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这个画面对中国人来说比较完美。对于吴健雄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性别歧视。曾经吴健雄到中国做报告,当时国内的物理学大佬周××在向听众介绍吴健雄时就说过,吴健雄本该得诺贝尔奖,没有得奖的原因是诺贝尔奖搞性别歧视。事实真的如此吗?

宇称不守恒的设想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给出来的,在他们二位发表的论文中还可以看到他们给出了几种实验方案去检验宇称是否守恒,吴健雄用的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给出的实验方案。从这个角度看,吴健雄对发现宇称不守恒所做出的贡献并不如杨振宁和李政道那样有十足的原创性。

而且还有一个不为很多中国人知道的原因,吴健雄的小组并非是唯一一个验证了宇称不守恒的实验小组,同时期还有其他小组完成了宇称不守恒的实验验证。

吴健雄的小组为了做宇称不守恒的实验,前前后后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在她的实验接近尾声时,同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的莱德曼从李政道那里听到了吴健雄的实验,莱德曼立即组织几个伙伴用另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检验,仅仅用了4天的时间就验证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真的不守恒。在其之后又涌现出了很多实验一致表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莱德曼小组的实验论文和吴健雄小组的论文都投给了《物理评论》,论文发表在了同一期,并且上面显示的收稿时间也是一样的。在论文发表之前,莱德曼和吴健雄一起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一起宣布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如果说吴健雄该因宇称不守恒收获诺贝尔奖,那么莱德曼也应该有份,这样就会出现4个人同时领一个奖的情况,而诺贝尔奖的同一个奖项每次最多允许3人同时领奖。所以最终只有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宇称不守恒摘得诺贝尔奖,虽然对吴健雄来说有一些遗憾,但这并无不妥。

需要提一下的是,莱德曼在后来的1988年因发现轻子的二重态结构以及发展中微子束方法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还是「上帝粒子」这个词的发明者。去年10月,莱德曼去世,享年96岁。


能力的原因,肯定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这个可不是谁说当就当了


吴健雄为什么没有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我觉得就是因为性别歧视。那时候男女平等的观念还不如现在,即使是科学界也是这样。

吴健雄对于自己没有获奖,也是表达过遗憾的。按道理说,吴健雄的贡献不亚于杨振宁和李政道,没有她在实验上的证明,杨振宁和李政道就不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最终吴健雄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这实在是很可惜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