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所谓的大热斑(The Blob)并不是最近两年才有的。

大热斑是北美海岸附近太平洋上的大量相对温暖的水。它于2013年底首次被发现,并在2014年和2015年扩张变大。到2016年9月,大热斑再次出现,近年也连续出现,2018年的报道仍持续不断。让气象学家知道,这种温暖的水团在海洋条件下是不寻常的,并被认为在北美太平洋海岸的异常天气条件的形成中发挥作用。大热斑的温暖水域营养不良,对海洋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

上图:赤道地区太平洋的一个横截面,显示了在2018年4月3日为中心的五天期间水温如何偏离平均值。垂直轴显示了海面以下的深度。横轴是经度,从热带太平洋西部到东部。

形成原因

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从海洋到大气的热量损失低于正常水平,加上低于通常的水循环,导致静水上层水。 这两者都归因于大气中的静态高压区域,被谑称为「顽强到荒谬的高压脊」(Ridiculously Resilient Ridge),自2014年春季以来一直呆在北美海岸不走了——缺乏空气运动会阻碍风力强迫的水流和风力产生的地表水搅动。这些反过来影响了2013-2014冬季以来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天气,并可能与2014年大西洋太平洋西北部异常炎热的夏季有关。

上图:在2014年9月1日的图片中可以看到从北美海岸到阿拉斯加和墨西哥的三个「大热斑」。

对生态影响

海表温度异常对东北太平洋地区的浮游动物(主要是桡足类)会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沿海上升流区域。温暖的海水营养丰富程度远低于上涌的冷水。这导致浮游植物繁殖率降低,对浮游动物产生影响,这些都是上层食物链的基础。西雅图西北渔业科学中心预测,当地Coho和Chinook鲑鱼的捕捞量减少,这是大热斑中海水温度升高所致。在浮游动物水平下降之后,鱼群因迁移它地,这导致2015年鲑鱼捕捞量下降。成千上万的海狮幼崽在加利福尼亚挨饿。由于缺乏食物,俄勒冈州成千上万的铜颈鸽幼崽被饿死。

此外,得益于温暖海水,在阿拉斯加海域还发现了从前很少见的动物,例如温水脱粒鲨(Alopias spp)和海洋翻车鱼(Mola mola)。2016年春天,在铜河三角洲以南的水域发现了几英亩的帆水母(Velella velella);此外还发现了一种鲣鱼(Katsuwonus pelamis)本是温暖的热带水域的鱼——距离之前地理限制以北200英里;还有一只死的乌黑风暴海燕(Oceanodroma tristrami)一种原产于北亚和夏威夷的物种,以及加利福尼亚州Farallon群岛的一些棕色鲣鸟(Sula leucogaster)……此类记录引起海洋生物学家的担忧,即太平洋上的食物网面临著中断。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生物学家观察到2014年夏威夷珊瑚礁首次发生大规模白化事件,也将其归因于大热斑。

上图:连片的帆水母。

总结下

大热斑可能是全球变暖带来的一个区域现象之一,带来而来海洋生态圈的变化。但其后续走向和影响还难以估计。我们应该带著审慎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海洋生物既脆弱也有很大的韧性,但是人类对于环境变化带来的物理和心理变化可能没有足够的承受力,这才是危机所在!


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因为国内目前关于这个所谓的太平洋」热斑「的研究属于空白状态,而首次发现且研究比较多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他们的英文命名是」The Blob「(斑点) 或 」warm blob「(温暖斑点)。而这个太平洋」热斑「这一词,是国内一个自媒体号自行翻译出来的,也就是说大家无论是对这个现象还是对这个词都是陌生的,所以为避免误导,下文我用 "The Blob" 代替作答。

"The Blob" 是指北美海岸附近太平洋上的大量相对温暖的水,比正常海水高1-5摄氏度。2013年冬季首次在的东北太平洋上发现,并持续了三年时间。这期间海洋生态学家和气候学家发现与」The Blob「相关的现象。

例如2015年,海洋中的大量死亡生物与巨大的温暖海水团有关,包括成千上万的加利福尼亚海狮在高于平均水平超过3摄氏度的水域中挨饿,以及大量美国西部的海鸟死亡。 2015年4月,在陆地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美国出现一系列奇怪的天气 与较高的海洋温度有关,而且气温升高也导致整个美国西海岸都出现了大量有毒的藻类。 这些迹象表明」The Blob「扰乱海洋生态系统。

为什么出现如此多温暖的海水呢,一些专家认为这与臭氧水平增加有关,例如2015年6月的臭氧水平比美国西北部的平均水平高出10至13亿分之三。但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可能是自然因素而非人类的因素,因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是较少。所以目前还没确定结论解释温暖海水现象发生。

可见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还任重道远,我们要保持淡定,别一惊一乍的!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点赞评论!


海洋中出现的巨大「热斑」指得是部分区域海水异常高温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在2013年底至2014年初被科学家发现,并引起科学家关注。热斑的英文名字是「warm blob」,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6月《华盛顿州气候学家办公室月刊》上的一篇文章中。

这团温暖的海水位于北美海岸附近的太平洋上,最早在2013年发现一直持续到2016年初消失,但是在2016年9月又再次出现。科学家推测「海洋热斑」可能会对附近天气及海洋生物都造成影响。关于热斑的形成至今没有明确的结论,有科学家认为太平洋是存在冷热交替的周期,上一次太平洋变冷阶段在上个世纪90年代,而热斑的出现预示著太平洋温暖阶段即将来临。

海洋温度上升导致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降低,一些喜温毒藻类大量爆发,会导致海洋生链的崩溃。如果海洋生态链的基础一些浮游植物的大量减少意味著以他们为食的浮游动物甚至是食物链更高等级的海洋动物的减少,这对整个海洋生物都是巨大的打击。

自2015年以来太平洋沿岸发生了很多的生物死亡事件,例如加利福尼亚大量海狮、海豹死亡、鲸鱼搁浅死亡;美国西海岸数十万的海鸟死亡;阿拉斯加大量海獭死亡;夏威夷珊瑚礁的首次大规模漂白等等现象都很能是由于海洋热斑的影响。

科学家对于海洋热斑形成原因及会产生的影响了解的还不够透彻,至于热斑到底会给海洋生物带来什么依然没有定论,要等待科学家的更多发现。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路侵删,欢迎点评

热斑?

有多热?

30c度还是60c度?

如果30c度,非深海生物过得非常舒适。

60c度?

哪来的能量?

火山爆发?

如果真是,别说海洋生物了,连人类途经都没有生存的机会了。


海洋生物,未来面临死亡危险,很多人都没有发现,海洋最怕石油,海洋开采石油,海洋运输石油,陆地刮风吹进海洋水表上塑料垃圾,海洋生物对石油和塑料的敏感是因为容易在海洋水表发生封闭氧气的油脂层,水表一旦有油脂隔离,水下鱼??就会发生大面积死亡,除非地球上所有国家都设法清除海洋水表油垢,也只能是延缓海洋生物存在年伦,彻底清除污垢是很难的事,何况人类并不是很重视这一现象呢?海洋水表油垢一旦出现大面积封闭,水下鱼群就出现生命危险,油垢漂浮不定的游走,对海洋生物危害巨大,希望相关国际组织阻止海洋垃圾尤其是化工材料对海洋水表油垢等入侵,为海洋生命创造良好环境。天工科研,


这个属于地址平衡范畴,好像火山地震一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