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歡迎來聽我的白話歷史。我儘可能給大家呈上最簡單的原汁原味的歷史。古人云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別的國家的歷史為鏡,讓別的國家無鏡可用!由於我自己能力有限,說得不對的地方還望各位看官多多包涵。我非常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反饋。很多不嚴謹的比喻,也是為了突出趣味性,請各位歷史大神就不要和我計較了。話說歷史上有多少小孩沒娘說來話長的事啊?這一篇里大家可以了解到更多當時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歷史現狀以及背景知識,方便更加全面的了解到系統性的問題,斷不可以偏概全。盲人摸象的故事來源於法華經,以下省略一萬字。(大家都懂的哈)

好現在我們來講下坂本龍馬其人。

這張照片裡面的就是坂本龍馬了,帥不帥見仁見智,但是就沖您老人家這麼高的額頭,多少也得有點什麼吧,更何況還一副深邃得眺望遠方的樣子。1853年(嘉永六年)北上江戶(現在的東京千代田區),在千葉周作門下學學習「北辰一刀流」劍術,同時學習炮術。也就是說龍馬老人家是打手出生,真是流氓有文化鬼見鬼都怕。

此時美國的馬休 佩里到日本找麻煩,史稱「黑船來航」。請各位自行腦補這樣一個場景:

美國一腳踹開日本家門,信誓旦旦地說:「這就是你家?又破又窮啊?以後我們不分彼此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哈!」

日本:「但是···」

美國:「好兄弟講義氣,大哥做人最公平了!不會虧待你的。以後有錢大家賺。」

說著哈哈大笑的瞬間一不小心露出了別在腰間的鋥亮的砍刀。

日本:「好說好商量。」

我這稍微再講一下黑船事件的來龍去脈,畢竟是很重要的歷史節點。佩里來航的地方是江戶灣,在第二天,美國人未經任何人允許進入內海,開始對江戶灣展開測量。根據當時的國際法規定,距離海灣入口直線距離6海里大約11千米的狹長水域或內海應該被視為該國的領土,所以江戶灣是日本的合法領土。佩里知道這是日本的領土任然下令測量,明擺著是侵犯國家主權的行為。這就像是別人在主人不同意的情況下跑床上去睡了,完了還撒了泡尿。我這裡有一組數據,大家可以比較直觀的了解一下,為啥佩里這麼牛。當時隨同佩里去搗蛋的還有一艘測量船,叫做密西西比號,密西西比號全長69米,排水量1692噸,裝載大炮12門,船員286名是搜護衛艦。別問我為什麼護衛艦去當測量船還帶了武器,人家大美國的船都是有炮的吧。相比較日本那邊沒有軍艦,最大的船是千石船,排水量150噸,載員20人,船上沒有武器。

很多人會問,佩里呢?佩里作為旗艦是什麼水平啊?我只能說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是恐怖的水平。船上的主炮佩克桑跑,射程範圍足以覆蓋整個江戶城,更糟糕的是日本連岸防炮台都沒有。好了,到這裡我總結一下關於黑船事件零零總總。幕府對於眼前的領土侵犯者,空有抗議的念頭而並沒有任何實質的辦法,幕府無法與之開戰,並且不戰而敗。簡單說下事件的結局:

1、 日美兩國結成「永垂不朽」的親善關係。

2、 下田、箱館兩地開港,為美國船隻供給木柴、飲用水、食物、煤炭等其他補給物資,美國付款購買。

3、 美國人的居留地設定在下田(駐留領事)

4、 若日本除與美國之外的第三方締結條約,美國若有需要,可以不經過交涉而享受第三方國家相同的待遇(片面最惠國待遇)

這其中的第四條我想特別講一下,是不是特別眼熟?又是這個片面最惠國待遇?好吧,大清朝簽訂的虎門條約就是這麼個東西,但是好玩的是,日本此時成為了享受的那一邊。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此種待遇稱為「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的取得必須有條約為根據。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締約雙方在平等互利原則的基礎上相互享受最惠國待遇。事情到這了,你說日本多糟心?以後美國人在日本殺了人了,還不受你日本法律約束,美國賣東西在日本,想怎麼傾銷怎麼傾銷,想怎麼打擊你的本土市場就怎麼打擊,畢竟你連制定關稅的權力都沒有。

這裡再說一下幕府內部的應對姿態和思想認識。幕府中的重臣中只有一個叫勝海舟的支持開國論,他表示軍艦是國家防衛不可或缺的一環,應為了購買軍艦湊錯資金而展開對外貿易活動。日本有必要進行海防、軍制改革和政治改革,尤其是選拔新的領導型人才。拒絕開國的德川齊昭和支持通商理論的井伊直弼都認為日本最緊要的課題是人心一致,舉國一致,諸大名必須有共通的認識,這也是面對美國來犯的唯一方法。

龍馬受黑船事件的刺激,與水戶攘夷論者交往。立志于振興海軍和海外貿易。1858年(安政五年)在土佐學習洋式炮術。1862年因對土佐藩的政策失望而脫藩。土佐藩是極端保守的,秉持著幕府至上的原則,這和此時龍馬對於日本未來的認識是完全相左的。同年受到從美國學習海軍軍事歸國的幕府開明派重臣勝海舟的影響,為勝海舟的見解所傾倒。後勝海舟介紹,結識了西鄉隆盛。

下一章我將講述坂本龍馬遇到西鄉隆盛的故事,正是這次命運的邂逅,讓我們的這位激進的倒幕派鬥士擁有了強有力的支持,或者說讓他的思想得以實踐,走上歷史的舞台。西鄉隆盛是薩摩藩富有悲劇色彩的傳統日本武士,如此「保守」的西鄉隆盛,又是怎麼被坂本龍馬忽悠進了革命的隊伍中呢?請看下回。鋼與火的戰歌——坂本龍馬(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