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2020 年考研 333

2019 貓哥團隊原創 第 1

作為一個並不合格的吃瓜群眾,貓哥這次偏要吃這口瓜:吳秀波的「雅痞大叔」人設崩了,而且崩得很難看——對簿公堂的那種。那麼這次咱就用傳播學的理論分析一下,明星們的「人設」到底是個啥?咋說崩就崩了呢?

人設到底是個啥?

人設,全稱其實就是「人物設定」。作為一個文學創作的名詞,一開始是用於漫畫、動畫、電影之中,包括給該人物設定的性格特點、外貌特徵、人物造型等。如今,「人設」這個詞被廣泛用於電影、電視劇角色之中。一般公眾人物的人設和其影視劇或是舞台中的表現有關,觀眾在影視劇中所看到其角色的扮演,就易將其形象帶入現實生活中。

「人設崩塌」這一詞,最早出現也是源於動漫,在日本動漫《火影忍者》第 387 集中,人物的畫風突變,和整個漫畫的風格都大相迥異,引起了觀眾的不解,大家驚訝「似乎是換了一個製作團隊」。現如今「人設崩塌」有兩層涵義:一方面是指經紀人給明星設定公眾形象不到位,或是說這一形象演繹地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指其形象因為某件事情而聲名俱毀,顛覆了之前留給大家的健康積極的原始印象,也被稱之為「人設崩了」或者是「人設已崩」等。

傳播學中的「媒介形象」對應「人設」這一概念,也就是說是在媒介上所呈現出的形象。明星所塑造的形象往往是由大眾媒體的敘事方式、報道框架構建出來的,這種「塑造」可能是對人物的一種真實反映,但是因為商業利益、娛樂效果等多種因素,最終呈現出來的形象與現實生活中人物所做所言偏差極大。譬如本來是個頑皮可愛、機智勇敢、充滿反抗精神的美猴王,怎麼就突然被網友「文體兩開花」群嘲起來了呢?還不是他「靈堂賣片」犯了眾怒。

為啥會有「人設」這個東西?

但存在即合理,人設這東西存在就有其存在的理由。

聽到「老幹部」就想到靳東;「一個二線段子手,四線歌手,十八線演員」「深情」「有才華」,也不難猜到這指的是誰;「傻白甜」「瑪麗蘇」的林心如在人設崩塌之前,廣大網友對她的印象也很不錯。

靳東「人設崩塌」,網友們的狂歡,標題都透著喜慶

但其實,吃瓜群眾們眼中的明星,只是他們個性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很小一部分,這是什麼?這就是刻板印象。「傳統的、公式化的,通常是過分單純化的概念、觀點、信念,或指把個人、群體、事件等看作恆久不變,缺乏任何個性特徵的模式或行為方式的代表,或看作以這些模式相吻合」,人多面且複雜,哪能用一輛歌詞就能概括得了的,但精明的廣告商、經紀公司依然趨之若鶩地去經營明星們的「刻板印象」「:這種標籤化的做法能減少受眾獲取信息的費力程度,受眾在解碼過程中相對輕鬆。同時,反覆地傳播同一概念也能達到累積的效果,加深消費者對明星的印象,這是明星們「品牌傳播」策略的一部分——眼球經濟時代,博得眼球、關注也就可以攫取更多的商業利益和權力。

薛定諤的網友記憶力:有時候只有七秒,有時候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都能記著留作呈堂證供

而當我們把視角投向更宏大的語境之後,我們就會發現,這種「人設」有著更深刻的存在邏輯。批判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諾提出「文化工業」的三個特點——標準化、理性化、商業化。商業控制下的公眾人物如今已經大多被「標準化」,娛樂工業下的他們已經有一整套現成的模具。在文化工業的語境之中,文化藝術已經淪為了和現代工業條件下生產的商品等同了,具備了商品所具備的特點。人們進行的藝術生產目的已經不再是追求審美價值的藝術品了,也不再是去創造具有獨特個性的藝術品了,而是像工業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產品一樣,通過不斷的改進生產技術,最終目的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潤。

在消費社會理論的視域內,要成為被消費的對象,物品必須變成特殊的符號。 「深情的段子手」 「瑪麗蘇女主角」 「溫柔純情的小鮮肉」「正直不苟言笑的老幹部」等「人設」正是被符號化的標籤。無論是品牌商,還是普通觀眾他們心中總會衡量品牌或者自己本身,應該去選擇帶有哪一種符號的人來凸顯品牌的價值,或是呈現自己的品味。「人設」作為符號化的一種,正是迎合了人們心裡的價值符號。而且,這種「符號化」不只是為了攫取商業利潤, 更是一種新型的「意識形態的生產」 ,在這種情況下,消費成為意識形態,成為價值觀,成為個人達成自我實現的路徑。當然,無論是哪種情況,廣告商們、經紀公司們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全情投入」的觀眾們掏腰包而已:追愛豆,買代言,義務為明星們罵黑粉以省下不少公關費(霧)。

前幾日謝娜的大型脫粉現場,粉絲小心翼翼提建議卻被她懟了

可是,人設為啥會崩?

剛剛說了刻板印象的「優點」——當然這個「優點」是站在商人的角度上說的。刻板印象容易讓人記住,但同時,它也阻礙我們的正確認知,形成片面的感知定勢。這些「人設崩塌」的明星們竭力地實施自我控制,以便維持運作一致;通過突出某些事實,掩飾另一些事實來呈現理想化的印象。明星因此淪為沒有靈魂的標籤,空洞地實際形象和「人設」迥異,一旦做出與「人設」相悖的事情時,「人設」就自然崩了。

這可能是靳東的心聲

然而還有一點是在這些眾多明星「人設崩塌」事件中體現出來的,那就是,吃瓜群眾越來越厲害了。在「文化工業理論」之中,作為受眾的消費者被動地接受著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控制,但事實上,受眾們並非全然沒有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維的人。許多明星的黑料其實也被這些「符號的消費者」所消費著,這一點呈現出現世代中文化消費領域更高層的一個法則:吃瓜群眾們消費的是明星的人設,但其實他們消費的真正內容只是娛樂。明星的人設固然可追,但明星人設的崩塌也是會讓人樂此不疲的。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有些明星總有些「黑粉」了,這些「黑粉們」樂見於人設的崩塌,樂見於偶像的瓦解,因此也樂於投入時間和精力解構那些看起來很崇高、精緻的東西。

這原本是人性中固有的一部分東西,不過在這個網路時代的到來無疑賦予了「吃瓜群眾」們更大的權力,也改變著上個世代那種認為受眾只能被動接受的觀念:他們獲得信息的渠道增多,同時,社交媒體病毒放射狀的傳播也成為信息流通和互動的絕好空間。「瓜農們」猶如擁有一雙火眼金睛,可以從細枝末節中尋找線索。

比如吳秀波這次,豆瓣鵝組的網友們就樂此不疲地扒拉出許多陳年舊事來,當然,這次是拿來反諷的:

一旦找到有不符合「人設」的證據,粉絲群集在一起,各種信息從四面八方湧來,形成有邏輯、可信度高的線索來「扒皮實錘」, 迅速形成一股力量,形成話題、霸佔頭條,明星苦苦建立的「人設」被他們摧毀。

參考文獻:

許閩枝 新聞報道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西部學刊 2016

吳予敏 論媒介形象及其生產特徵 國際新聞界 2007

范曉青 「人設崩塌」的傳播學解讀 今傳媒 2018

此處有硬廣

19年考研的同學們注意了!貓哥 19級目標規劃班 將於 1 月 26 號開課, 點我~

還在等初試成績的同學們,貓哥也專門為你們準備了考研複試班a href="mp.weixin.qq.com/s?"> 點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