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交流(Oral Communication) 相對於書面交流(Written Communication),兩者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文字發明之前,對話是無法記錄下來的,哪怕在現在,絕大多數發生的對話也是稍縱即逝(Fleeting)的,(除非個別在錄音的情況),而現在,一種事實上的口頭交流正在消失,人們共處空間時依然使用 IM 軟體對話,同辦公室的同事也是在通訊軟體上打字聊天而非開口說話。

《黑鏡》中一集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人類的眼球可以記憶所有看過的東西,而且可以會看這個存檔的時候,男女朋友的吵架變得和現實生活完全不同。而現在已經產生了這種變化,若干年前,男女朋友吵架,發帖到網上,也只是一面之詞描述當時的情形,而現在經常在網上看到放出聊天記錄找人評評理。回到最初的問題,口頭交流(Oral Communication)正在逐漸消失嗎?這種消失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


謝邀。

先上結論:口語傳播肯定不會消失。

首先先說,關於人們為什麼使用某一種媒介,不用某一種媒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傳播學領域,這個子領域叫做媒介選擇(media selection),其中有很多的理論。

而跟題主的相關的理論解釋,也是一把一把的。。比如技術使用社會影響模型(social influence model of technology use),媒介同步理論(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由於篇幅問題(主要是懶。。。)我在這裡就詳細的說一下稍微早期一點簡單一點的媒介豐富性理論(media richness theory)對這個問題的解釋。

我們選擇某一種媒介載體作為傳達信息的工具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可能很多樣。而按照這一理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傳達信息這一任務需要什麼樣的媒介。

用人話來說,就是我想和外地的佬朋友聊天,我肯定會選擇電話,而不是坐火車去面對面說。

第一個問題,實際生活中,我們傳達信息的任務中都需要什麼呢?

Daft 等人在1984年的文章中總結了2點。(雖然這個理論是關於組織傳播的,但是對於其他傳播類型一樣可以作為參考)1,模糊性(equivocality)的減少2,不確定性(Uncertainty)的降低——更多信息量簡單來說,比如我說一句話,我中午寫了一篇知乎。不確定性的降低指的是,別人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確實知道了我寫了一篇知乎,從而對外界的更加確定。而模糊性減少是指的是,這個聽話的人不會理解成我寫了一篇豆瓣或者一個微博。

那麼什麼媒介能滿足我們的使用需求,這就是第二個重要的問題。

Trevino等人在1990年的文獻中總結道,媒介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媒介豐富性。而按照理論,一個媒介越是豐富,它引起模糊的可能性就越少,而承載的信息量也越少(不確定性無法有效降低)。判斷一個媒介是豐富與否,有下面幾個特徵:
  1. 立即回饋能力(the availability of instant feedback)
  2. 傳送多重線索(transmit multiple cues) 簡單來說,就是除了文字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比如視覺的顏色,大小,聽覺,嗅覺,面部表情符號等。
  3. 使用自然語言(use of natural language)簡單來說就是,不要上符號,不要上各種複雜抽象內容,說人話!
  4. 媒介個人化程度(the personality focus of the medium)簡單來說就是,我能不能通過媒介表現出我自己的特點,或者我自己當前的感覺,而不是僅僅傳達了我想說的內容。

根據這4個特徵,我們可以把各種媒介排序一下。

(圖片來自於不靠譜的百度圖片搜索)

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發現,面對面的口語傳播,是豐富度最高的一種媒介。所以,當我們想傳達某種信息,但是我們想儘可能準確傳達的時候,我們會選擇面對面的口語傳播,而不是用QQ,用微信等等。。

補充一下,在其他綜述中,有人對傳達任務需要和媒介的豐富度的匹配做了一個總結。

有效傳播:高歧義性,高豐富度——信息很複雜,媒介能傳達的也很豐富。比如,我要找一個少年表白,肯定是當面說比較好。這樣那個被表白的少年才不會以為我在開玩笑或者有其他目的。低歧義性,低豐富度——信息內容很簡單,媒介能傳達的也很簡單,從而做到高效傳播。比如我寫一篇實驗報告。無效傳播:高歧義性,低豐富度——因為媒介傳達能力的有限,導致一些信息沒有傳達。比如很常見的大家會覺得很多感情問題電話里說不清楚,這也是異地戀困難的因素之一。低歧義性,高豐富度——傳播效率底下。比如要是有人當面跟我說,原來1加1等於2,2加2等於4,我肯定一臉懵逼。。。

回到問題本身,題主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無論微信QQ如何強勢,甚至新出現的VR技術用於傳播中,我們都不會丟掉口語傳播。套用我喜歡的動漫中的一句話——只有面對面,才能感受到對方的心啊。。。

祝好!汪。

參考文獻

Daft R L, Lengel R H. Information richness: a new approach to manag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organisational design[J]. Research in Organisational Behaviour, 1984.

Trevino L K, Daft R L, Lengel R H. Understanding managers media choices: 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J]. 1990.
占坑
人們日常交流場景中使用即時通訊(im)工具比重確實在增長,原因有:
  1. im工具的富媒體化滿足了更多場景的溝通需求,im聊天介質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各類輔助插件及表情包正在更好的服務這種聊天的體驗;
  2. 相比口頭交流,空間依賴度更低,滿足碎片化場景,如廁也不影響聊生意;
  3. 相比口頭交流,壓力感更低,有更多時間、更好地整理思維邏輯,表達質量是提高的,但有損的是溝通流暢度(提質降效),溝通雙方可根據需求權衡利弊選擇適當方式;
  4. 相比口頭交流,聊天過程與內容可復盤與保留,說出去的話就真如潑出去的水,溝通者會更慎重各自表達的內容,且增加法律證據效用。

口頭交流作為人類的本能,是一種極為自然的、輕成本的交互方式,在日常或正式場合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正在延伸至更多領域的交互,比如近期興起的直播、NUI(Natural User Interface,自然用戶界面)等等。

特別提一下,自然用戶界面(NUI)是下一個的人機交互(MMI/HCI)的模式轉變。基於傳統的人類本能的交互模式,如觸覺、視覺、聲音、運動和較高的認知功能,如表達、理解和記憶。自然用戶界面的目的,是利用了一種溝通方式,更廣泛的權力,利用有廣泛技能的人才,通過傳統的物理相互作用收益。相比PC時代的鍵鼠組合,移動設備融合更多的利用人類本能的交互模式,如手勢拖拽、微信搖一搖、iOS siri 對話、語音識別(搜索、轉錄文本等)。可以看到,語音交互是NUI中相對成熟的模塊,因而在未來,題主所定義的『口頭交流』這個人類本能也將會更廣泛應用於人機交互領域。

目前沒有看到關於「次生口語文化」這個角度的回答,我就簡單說幾點吧。

1.教育的普及帶來了閱讀的普及,而閱讀是一種偏重自省的、封閉的行為,也是一種書面文化。

2.工業革命、分工,以及城市規劃的格局變化,使得人們的學習越來越轉向書面。這裡的學習不僅指學校教育,而是更廣泛的經驗交流。書面也不僅指紙質書籍、信件,而是包括電腦、手機在內的一切書面表達。

3.書面文化的滲透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口語文化,使得口語越來越帶有書面語的規則。在這裡稍微說明一下,口語本身是偏向時間屬性的,是轉瞬即逝的、補充性的、開放的,如對話;而書面語是偏向空間屬性的,是易再現的、封閉的,如印刷、發布信息。

4.反過來,廣播、電視、網路直播、語音通信等也使得口語文化對書面文化產生影響,這一影響在年輕群體中表現最為明顯,這裡就不舉例了。

5.雖然看似口語正在強勢地衝擊書面語,但事實上,現在的口語已經與「原生」口語相去甚遠。作為深受書面文化影響的現代人,已經無法想像或理解原生口語的樣子。現在的口語其實是一種基於書面語的「次生」口語。

所以,口頭交流正在逐漸消失?如果是指原生口語,那隻能存在於未受書面文化侵擾的群體。如果包含次生口語,那可能永遠不會消失。
樓主見過領導開會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