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一直很犹豫要不要花时间写这本书的感想。

因为,这本书在阅读结束后,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浪费时间。重申一次,无论这本书有多少大师推荐,我都觉得这是本很糟糕的小说。说到这里,如果有喜欢这本书的读者,请不要继续看下去。若你选择要继续看下去,麻烦你自行负责所产生的不悦感;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感受,我们给予尊重,也请尊重我是这个部落格的版主,请不要在这里跟我笔战──我没有兴趣争论这些关于主观意识的是非对错。

 

好了。

 

预防针打过了;如果你还是决心要看下去,那就看吧。

 百合心书封  

评论中说这本书有东野圭吾推理逻辑,我非常的反对这个论点,它既没有东野圭吾缜密的逻辑细性,更没有他深刻描绘人心的能力;实际上《百合心》这本书的逻辑是非常模糊的;它只是如实地陈述一些心理状态,按著时间轴写下去,其中并没有什么需要推理或难解之处──除了一开始推理日记作者性别的那些桥段,还算有看头外,其他部分都没有任何难度。

 

再者,我对这本书中,对爱的观点很不认同。一再出现的自我安慰说法,甚至到男女主角彼此的邂逅,都用

 

「杀人不只是为了百合心,更是我得到你的唯一办法,也是守护你的最后手段──」 

 

「杀人」合理化的观点一再出现,一再自我安慰这是命运地安排,这让我读的很不

畅快;故事中,男主角一直所提及的「赎罪」的观点──男主角因为罪恶感而性无能(这是赎罪),所以他也以为女主角是为了某种赎罪才做性工作者。他们彼此因为同样的罪而结合,最后,当女主角的家人发现自己的女儿是杀人犯时竟然采取「自行解决」地办法;所为的自行解决,就是喂女儿吃下安眠药,然后打算把她丢到水库,用杀人偿命的方式,去做赎罪的决定。

 

拜托!难道你们这样就不是杀人吗?

你女儿的精神问题你不去面对,就只是因为她是杀人犯而决定了断她,这样做根本不是赎罪,而是逃避吧!你们只是害怕受到社会大众的「异样眼光」,或是「再也无法过平常人地生活」被这样的恐惧蒙蔽了头脑,然后自我合理化自己的行为罢了!对照东野圭吾的加贺恭一郎系列小说「红色手指」,《百合心》的家庭根本没有真正的去解决任何核心社会问题。引用东野圭吾《毕业》一书中对白:

「建构于谎言之上的事物,难道就有价值?」  

为了隐瞒女儿是杀人犯的事,这个家决定抹杀「她」,丈夫默许让她的家人杀「她」 ;因为孩子是无辜的,所以母亲的角色就由「她」的妹妹取代吧!而这个病态的现象竟然还在序文处被写为「日本正常的现象」一样让我质疑是在合理化这本书逻辑的说词。

 

这个故事里,曾来没有人去真正面对事情的真相,所有人都被「现实」所震慑而对女主角撇开脸。连孩子也成为谎言的牺牲者,所有人一味认定找个「伪妈妈」是最好的办法!

可是谎言就是谎言,那些莫名违和感,早在孩子心中埋下困惑   

然后整个故事的主题就是,「用谎言来守护幸福,是很正确的事!」

搞什么呀!哪里正确了?这个故事的观点非常偏颇,作者并没有写出一个杀人犯真正拥有的心理状态与变化,对杀人犯的心只是轻描淡写的陈述,并且选择性的陈述──连故事女主角的儿子亮介,最后都用杀人来守护他的爱人,完整贯彻

「杀人是守护你的最后手段──」这句话,非常病态的作品,病态至极!

 

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到自己都迷失自我的程度。

而且这个故事架构非常不合理,实际上女主角虽然服下大量安眠药,但是却没有被杀,然后就因为一句「有你这样的人在,周遭的人都会变得不幸。」然后就大澈大悟,脱胎换骨,舍弃原本的姓名身分,辛苦的在异地活下去,然后再次回到男主角面前时就已经变成干练又温柔的女人!?等等!是不是省掉什么细节?而且这个变化也未免太大,应该是写作的重点吧?结果作者用一句「现在我没有时间有没有体力详细说明她是怎么活下来的──」竟然用这一句就想交代过这段极度重要的过程!?

 

这让我彻底了解作者性格──习惯省略描写某些面对真实人生的过程,她以为人只要离开一阵子就会改变了,然而改变并非凭空会改,需要某些心理上的转化完全没写,抛弃女主角的那家人也没有任何感觉心理负担──他们是舍弃自己的家人耶!?不可能当作完全没发生事情一样,但是作者一样没描述这个部分

 

结果,「不面对真相」、「不合理的心理转折」、「不清楚描述故事该有的细节」三个致命缺点,让我第一次读完小说以后非常愤怒!这本小说只是用华丽又耸动的题材被包装,实际上一点营养也没有!我不懂故事的最后哪里被救赎了?我更不懂这些评论者感动万分的点在哪里!?

 

我只是觉得,这是ㄧ本阐述这个「有条件的爱」的世界。许多人爱一个人,都是有条件的──是杀人犯就不能爱、不如我想像的就不能爱;甚至自己因为杀过人就谴责自己万分,对自己与别人都用层层的条件在爱,是ㄧ份让人窒息的爱!她杀人,却有著某种莫名的原因──这个原因身为家人就算不想也必须面对;她杀人,却仍深爱著自己的孩子──这个真相不应该被隐瞒,只因为妈妈是杀人犯。

 

建构在谎言之上的爱,所架构出的仍会是虚幻的幸福──这件事情,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她用「坦然杀人」这样激情的辞藻做开头引人注目,自我满足的华丽丽撰写著杀人过程与心态,结果却自己也无法解释这个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洞见,只好扭曲一些真相,让人以为这就是爱──谈不上是推理小说,犯罪小说嘛…….勉勉强强吧!总之,对我而言却只是缺乏营养的垃圾食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