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嗓音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多,为了强调嗓音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唤起大众保护嗓音的意识,自2003年起每年的4月16日被命名为“世界嗓音日”,今年已经是第17个世界嗓音日了,值此之际,让我们给大家讲讲嗓音那些事儿。

人的嗓音是由位于喉部的两条具有弹性的声带高速并有规律地碰撞所发出的。在发声时,随着喉部、颈部、咽部、口腔甚至鼻腔等各部位肌肉的配合与调整,产生了纷繁复杂的人声。因此,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昆曲中的婉转低回,也能够感受到意大利咏叹调中的高亢激昂。同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正是由于各自拥有不同特点的嗓音,才能够使我们生动地表达情绪并且被听众区分出来。

当负责产生嗓音的声带或调节、修饰嗓音的周围组织结构出现问题时,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音质改变:通常指声音变得粗糙、嘶哑,可能还伴有气息声(发音时声音软弱,需要消耗大量的空气)。也包含说话时声音颤抖、断断续续、甚至说不出话的情况。音质的改变常常提示声带本身和参与声带运动的肌肉出现了问题。

2.音色改变:音色指的是声音的个性,常常由声带的长度、弹性和共鸣腔的特点所决定。我们往往通过它来判断是哪个人在说话或歌唱。例如我们可以轻松地分辨出蔡琴浑厚具有磁性的嗓音和莎拉布莱曼清澈明亮的嗓音之间的区别。音色的改变往往提示声带和发音共鸣腔出现了变化。

3.音调改变: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女性的音调一般比较高,男性的则比较低。人们所能发出的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被称为音域。当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如器质性病变或精神因素等,出现声带本身或参与声带运动肌肉的功能变化时,就会出现音调的改变或音域的变化。

4.响度的改变:响度指声音的音量强弱。响度多与声带振动的幅度、振动模式和发音方式有关。当出现声带病变,影响振动幅度时,发声的音量就会收到影响。

5.音长的改变:一般指人们能够最长的发音时间。多与全身健康状况、年龄、体型、肺活量、呼吸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

如果大家的嗓音出现了上面提到的情况,建议要注意用嗓卫生了。包括:减少用嗓时间,降低用嗓强度,改变不当发声方式,减少辛辣刺激饮食,注意休息等。下面我们就教给大家几种简单容易掌握的嗓音保健方法,可以在闲暇时间进行放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学会放松

有研究表明,某些嗓音疾病起初并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患者存在错误的发音机制和不适宜的肌肉紧张。就像幼儿园或小学老师需要经常保持一种洪亮、高亢的音调,这样就会不自觉地过度使用声带内收肌和喉外肌,以保持声带的张力。

长此以往就会对发声器官造成不良影响,就好像现代人因工作需要往往长期保持久坐、低头等不健康的体位,从而产生相应的骨骼和肌肉损伤(颈椎病、腱鞘炎等)。

因此学会放松是嗓音矫治的第一步。放松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全身体态的放松,肩部、颈部、脊柱等区域性放松,以及有针对性的咽腔、舌部和喉肌的放松。

不同的错误发声机制可以选择不同的放松方法。比如刚才提到的幼儿园小学老师需要长期提高音调说话,就可以尝试进行环甲肌放松。环甲肌在发音过程中具有调节声带紧张度的作用,当其收缩时会拉长声带,提高音调。如果长期过度紧张,就容易形成声带小结或息肉。进行环甲肌放松时可将食指和拇指放在环甲间隙(颈部正中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的区域),轻轻按揉1-2分钟,然后两指轻柔地左右移动喉,重复几次,这期间要保持下颌的放松。

通过这一系列方法,大家可以很方便的放松肌肉,缓解发音疲劳,减少器质性病变的发生机率。

2.学会腹式呼吸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获得良好的嗓音很重要。有人也许会问,我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还用教吗?其实不然。医学上将呼吸方式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其中的腹式呼吸是我们要重点强调的。因为参与腹式呼吸的膈肌是最强有力的吸气肌,同时也更加灵活。如果掌握了腹式呼吸,那我们说话时会更加省力,也更加适应发音需要。

训练腹式呼吸时,全身要放松,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内收。整体过程平稳自然、循序渐进。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动作可以帮助膈肌、腹肌的训练。如吹蜡烛、吹气球、闻花香等等。

除了放松和呼吸训练,还有进阶的发音和共鸣训练等一系列训练方法。感兴趣的患者可以咨询耳鼻喉科专业的嗓音医师和言语治疗师。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就建议大家来耳鼻喉科门诊找专业医生进行诊疗,以免贻误病情。最后,希望大家以今年的世界嗓音日为契机,关注嗓音疾病,了解用嗓卫生,加强嗓音保健,让美丽的嗓音成为自己的另一张名片!

参考书目:

《嗓音医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徐文,韩德民,Robert T. Sataloff

《实用临床嗓音疾病矫治学》,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黄永望,傅德慧,潘静

文 | 耳鼻喉科 杜晨 闫燕

编辑 | 孙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