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历年的结婚率:

事实证明,结婚高峰期已经过去,结婚率呈趋势性下降。这并不是一个短暂周期导致的,未婚人口平均年龄层上移,不仅仅是不结婚,结婚年龄还越来越大,领个证绝对不是历史上的九块九,要房要车要事业,门槛越来越高。

结婚率下降,当然也有各种原因。诸如恐婚,诸如结婚成本过高,诸如离婚成本过高。连带现在结婚的要求也水涨船高。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反而更低,源自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婚姻成本更高。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婚姻进程。爱情诚可贵,面包价更高。但实际上面包和爱情都不贵,结婚是一次性消费,最贵。

部分农村推行移风易俗,党员带头节俭办婚礼,个人认为这种小事方面要推广,让更多年轻人不用有太多负担。另一方面,也应该让流量明星做好表率,结了离,离了结这种娱乐八卦还是最好少一点。

不过不管明星离没离婚,反正我们上一辈很多都是几十年风风雨雨,和和美美。有些磕磕绊绊也过来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恐惧,不乐意跨出去,有时候仅仅是因为自己懒。所以,未婚男女要自己当回事,毕竟等到老来了,那种孤独是无法承受的。

对于人口方面,应该要未雨绸缪,早日放开生育。新加坡和韩国的历史证明,有些趋势并不是数据能够完全体现的,如果数据一旦体现出明显的趋势,诸如少子化,那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而现代经济学规律也普遍认为,财富并非只是被掠夺,财富也可以被创造。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担心人口会到资源不能承受的程度,由于生产率的提升,多少人口都会有解决办法。


昨天,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从各省市自治区来看,经济越发达结婚率越低,比如2018年上海、浙江结婚率只有4.4‰、5.9‰,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结婚率也偏低。

一个很直接的结论,之所以不愿意结婚,是因为压力太大。

在中国,上海,北京男人结婚难度最大。

一,是因为北京上海房价高,这个人人皆知,就不展开了;

二,是因为他们要面临全国最优秀男人的竞争。

我见过不少上海北京男人,最后都娶了外地女人。其中一个上海的男同事,结婚的时候并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只因他娶了外地女,让他们脸上无光。

北京那边,我也有同事(非北京户口)嫁给了北京本地人,和父母相处的还不错。北京那边的观念还是比较放得开的,比上海要好点。

虽然北京上海结婚难,但是离婚率也高。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离婚率前五强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全国平均离婚率只有3%左右,但是北京上海深圳分别是39%,38%,36%!

这个原因,应该还是和上面说的有关系。大城市的女人,相对来说更物质一些,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对男人的要求也会更高。于是,矛盾就更容易产生,毕竟男人也不是人人都追求上进的。

结婚难,离婚率高,这样的状况,你说,大城市的年轻人还愿意结婚吗?


经济越有发展,结婚率反而低了,这是个全球趋势。

结婚率这个概念,一般是指一年里的结婚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率。2018年结婚率7.2‰创新低,虽然具备数字让我们无法有感,但背后却有两重明晰的意思:一是达到了历年来的新低,二是延续了2013年以来的下探趋势。这个话题会被聚焦,结婚率下跌,会影响到生育率,这是个最直接的原因。

富裕的长三角结婚最不积极,说明了经济发达背后,是生活与事业双重压力的增大。像题中所指的上海、浙江、广东、北京、天津等结婚率偏低的地方,都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中国的一线城市尽在其中。不用说,房价高肯定是最能制造生活压力的因素,虽然这些地方的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但大抵是敌不过房价的高水平。房子既然是丈母娘经济,那自然是结婚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环。

除了高房价这道难关之外,城市化越充分的地方,人们面对未来的压力也会更大。越发达的地方,都是人口净流入的区域,人多了竞争氛围就会更加浓郁,高节奏、高竞争、高攀比,这就是随之而来的现实压力。

当你从农村到达城市时,生活和事业双重压力已经在提升,当然发展的机会、享受的资源也在提升;当你从三四线城市去往一二线城市时,也是如此。再看看哪些地方结婚最不积极?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西藏、青海、安徽、贵州等发达地区属于结婚率最高的地方,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是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知足常乐的可能性更大。

结婚率低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的观念,特别人的家庭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一些变化。经济发展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独立性都更强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结婚时间延迟相信不仅仅是有的男人也包括有的女人。比较极端的是,有的人甚而抱定一辈子不结婚的理念。

人这一辈子结婚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不要结,什么时候结,都是个人的选择。我们不应当为数字而焦虑,相反的,我们更应当相信顺其自然。


长江三角洲地区创出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水平,主观上基于生活理念的转变;在客观上因为本地区的高房价所致。还有在时间上因为读研考博,耽误婚期的部分情况。

经济发达水平与结婚率成反比关系,乃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日本以及欧洲国家已经呈现人口下降危机;我国沿海地区广东、浙江和北京等富裕城市的结婚率,远远低于西北和西南地区。

生活理念不同基于工作及生存环境的关系。在节奏极快的背景下,职场人士全心投入工作打拚事业,无暇顾及自己的终生大事。蓦然回首,感觉已经错过美好的青春。很多独身族及「丁克族」,宁可献身于事业,亦不愿被家庭琐事困扰。

而居高不下的楼市行情,给青年一代的谈婚论嫁「雪上加霜」。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是无法结婚成家的。这不仅仅是世俗的眼光,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诉求。

工作节奏太快,或导致新婚家庭更需要一个避风港湾;舒适的公寓以及性能良好的私家车,能够适当填补生活压力带来的内心空虚。

如今大城市的剩女们,大都有房子车子作为底气。既然如此,单身生活就有简约的美感,使之没有著急成家的欲望。

在房子车子的基本条件面前,大龄男青年没有选择;唯有先赚钱为上。等到钱有了,再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已经没有合适的人选。要么接受百般挑剔的剩女,要么守株待兔,等待想像中的爱人。

然而,时不我待,姻缘错过了,何日君再来?相比较四五线城市的青年男女,没有思想负担,反而一张白纸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对7.2%这类数据没什么感觉,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概是适龄青年越来越多不结婚了?

只是说,从2013年以来,2018年的结婚率创新低。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创新低?2019年及之后还会继续低下去吗?

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结婚的人、推迟结婚的人会增多?不同文化的人应该没这个规律吧。我们现在不少地方都拿美国做比较,但印度应该不是这样,埃及也不是这样,应该有不同的文化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发展了,虽然说都为了理想而奋斗,各方面的压力的确更大了,推迟结婚是一个好选项。

另外的问题,2019年及之后,结婚率还会创新低吗?如果不会,那是一个波幅的问题,不那么可怕,如果会一直创新低,就要引起重视了。那么我们的人口一定会遇到一些挑战,什么老年化问题就变成无解呢,即便放开二胎、三胎又如何呢?结婚的人少了,就更没人生了呀。

如果是为生活所迫,问题就更严重。如果多数是为了追逐更自由的生活,过著更加自主的生活,那还要祝贺这类现象呢。


离婚率高主要房价太高另外现在女人比男人开放出轨多,比如上海男人娶外来媳妇结婚后女方房子加名,另外套路男方婚前买房结婚后女方邻居吵架骂我外地人,你住不下去卖掉婚前房又去买房夫妻关系不错买房加女方名字,女人不久岀轨,给上海男绿帽戴戴,离婚吗完了等于分房产变破产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