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成年后不容易交到朋友。

之前编辑部聊选题,阿飘说别人也像我们公司这样吗,同事就是朋友,朋友都是同事?

我们觉得,小部分而已,现如今搞对象都费劲,交朋友水平充其量也都是小学生水平。

三年前刚到北京那年,我去过一个签售活动,具体是哪个作家就不说了,反正当时是拍照发了朋友圈,结果有个在豆瓣上认识的女孩回复说,她也想要签名书,我回复说好,当场签了两本。

我俩是豆瓣认识的,可来往并不多,那会她在哈尔滨准备毕设,拿到签名书后,我就联系说给她快递过去,结果她说不急,过几个月也来北京实习,到时候再找我拿书。

三年前的我,没有网友见面经历,哪怕是个姑娘,听完即将见面的消息,还是让我紧张不已。

不好意思地说,现在她在北京,我也在北京,那本书却还放在我家里吃灰。

我想过好几种情况,当时她只是随便回复,并没有真心找我帮忙签售,是我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了。

又或者她到了北京之后事情太多,忘记书也忘了我,再或者,她一直在等我先联系。

说到这儿想必各位看得出来,我这人性格极其被动,说是被动不如说,更怕过分热情的自己,给对方造成不适,或者看起来像个傻子。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少认识陌生人的机会,也可能是面对新关系时,过分拘谨。

中二怪在微博写了这样一段话,“都老大不小了,碰到可爱的人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自然相处,如何委婉不带性意味而清楚地表达喜欢,都是信号猜来猜去,说出来又怕吓到对方。”

有这种想法的,真的不止我一个。

心里想的是“你也太可爱了叭”,嘴上说的却是“你这个发型真不错”,“裙子链接有吗”,“有机会咱再聊哈”。

有机会吃饭,有机会看展,有机会看电影,有机会去旅行,等到有机会,我就去找你。

然后在有机会成为朋友的边缘,止步不前。

之前跟朋友聊天,她觉得现如今向别人表达好感比表达爱还难。

喜欢一个男孩可劲儿撩就是,天天把自己挂手机上聊天就行,交朋友该怎么搞?这把我叫她出来吃饭,之后要是再无互动,绝对就会变成朋友圈点赞之交。

她这话略显夸张,不过说起来,现在的我们,比起上学那会,真的胆小太多。

连绝交好像都是属于青春期才有的词儿,成年后一切求稳,讲分寸感,讲圈子文化。

有人写“工作以后交朋友的成本有多大“,大家快速浏览后忍不住点头,你看,朋友还是年头多的好,大家都没新朋友,社会大现象,无所谓的。

不过我相信,碰到可爱的人,没来得及说你好,是件很可惜的事儿。

在一个陌生人身上,隐约有种会发生什么的感觉,未必只有爱情才可以。

有点想把时间拉回三年前,在那个找我签书的姑娘首次落地北京的朋友圈下面留言,不是有时间见面,是这周末就见,选个咱俩都近的地儿,吃什么你选。

觉得尴尬也没关系,尴尬也好过现在,每回让我瞥到那本书,随时而来的泄气和恍惚。

除了让爱的人感受到爱,也想让“跟你一起玩真的挺开心”变得合理又自然。

不止是时间越久的朋友越好,二十岁以后还能交到新朋友,也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情啊。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不如赶快给可爱的人发个消息,别老躲在朋友圈后边点赞,不如咱们本周就见个面?

插图 / 《弗兰西斯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