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和他的“無聊”隧道,能改變多少未來出行 汽車 第1張

" 終於,終於,終於有東西解決了 XX 的交通問題。" 馬斯克說。

馬斯克和他的“無聊”隧道,能改變多少未來出行 汽車 第2張

站在以自己命名的隧道前,馬斯克開了一次媒體發布會,聲稱自己解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堵車。如果英語過了四級,小夥伴們可以感受一下發布會的現場。當然,馬斯克的緊張程度不會英語也能聽得出來。

根據馬斯克的承諾,這樣的隧道可以達到最高 241km/h 的運行時速,且依然能夠保證安全。確實,如果以這樣的速度橫貫北京的地鐵一號線,通行時間只有不到 8 分鐘,但這樣真的可行嗎?

體驗並不如人意

我們都知道,挖隧道通地鐵,是城市利用地下空間緩解交通的良方,北京地鐵每日的平均客流量為 1027.18 萬人次,隨着日後更多線路的開通,這一數字還會繼續上漲。目前,北京地鐵的運營總里程數為 456 公里,共 17 條線路,平均每公里建設費用高達 10 億元,政府每年補助的建設費用達 100 億元 ...

馬斯克和他的“無聊”隧道,能改變多少未來出行 汽車 第3張

通俗點說,就是挖隧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耗時長,還需要巨額投入。馬斯克在這條 1.83 公里長的隧道上,投資了 4000 萬美元(約 2.76 億人民幣),最終完成了 " 測試版 " 的隧道,據《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描述:" 隧道內直徑約 12 英尺,位於地下 40 英尺處,盡管車輛配有自動駕駛,但整個體驗還是十分顛簸,雖然我們的最高時速才 49 英里每小時(79km/h),車輛仍與隧道底部的混凝土磕磕碰碰。"

馬斯克和他的“無聊”隧道,能改變多少未來出行 汽車 第4張

也就是說,車輛在大約 80 公里的運行時速下,表現依舊令人擔憂,整個過程說不上舒適,且通行效率也與宣稱的 241km/h 相差甚遠。對於這樣的體驗,馬斯克則表示:"Boring Company 沒有足夠時間來整平測試隧道底部的混凝土地基,因此導致行使途中顛簸不斷。" 也就是說,一套真正可以運行的成品隧道,還將花費更高的預算。

漏洞百出的頭腦風暴

對於隧道交通的概念,馬斯克將它設計為將普通汽車 " 改裝 " 為可以連接軌道的版本,汽車在從柏油路過渡到 " 鐵軌 " 時,只需要直接駛上即可。稍稍關注地鐵的人都知道,挖掘通車所需的隧道同樣需要隧道機的出場,整個過程與修建地鐵別無二致。鑒於普通轎車沒有那麼大的體積,在工程規模上可以小一些,但在最關鍵的 " 鐵軌 " 部分一定需要更高的強度以保證 241km/h 下的安全性。

馬斯克和他的“無聊”隧道,能改變多少未來出行 汽車 第5張

除了現階段並不理想的 " 試製品 " 以外,這套運行方案還有很多缺失的環節。首先,根據馬斯克所說,這套隧道系統將適用於所有車輛,但卻離不開自動駕駛功能,這項要求就會 Pass 掉現階段大多數的產品。此外,新能源車型在高速行駛時比較費電是眾所周知的,現場演示的 Model X 在前輪上安裝了 " 導輪 " 系統,會進一步增加阻力,導致續航縮短,能源補充顯然成了一個問題,屆時如何設計軌道的分叉、能源補充站則成了問題。要知道,在地下實現這些的成本要遠高於地上。

馬斯克和他的“無聊”隧道,能改變多少未來出行 汽車 第6張

姑且放置這些基建問題,在隧道能夠破除萬難建成的基礎上,如何保證車輛能夠在自動駕駛過程中有效的採取緊急制動、距離保持等安全措施依然是個謎。現場進行的都是單車的演示,且配有專業的駕駛員。就算不提只有 80km/h 的時速和極其顛簸的過程,駕駛員也幾乎沒有干涉車輛,但並沒有模擬出真實的自動駕駛場景。

就算所有的車主不介意花 300 美元在自己的前輪裝上 " 奇怪 " 的東西,它看起來依舊像是騙小孩的把戲…

治堵神器會是它嗎

馬斯克在發布會上稱,發展交通還是要往地下。這句話確實不假,但如此看來地鐵系統其實已經更好的實現了這種觀點的價值。盡管馬斯克確實將挖掘成本降低了不少,但如果真的想用它來治堵,需要較大成本的前期投入以及法律支持。

馬斯克和他的“無聊”隧道,能改變多少未來出行 汽車 第7張

按照馬斯克的設想,所有進入隧道的車型都需要自動駕駛功能,這一點就會侷限治堵的效率。此外,車輛前方需要安裝的導輪系統也會產生多餘風阻,會對車輛續航 / 油耗產生影響。我們都知道,堵車形成的原因都可以追溯到一腳剎車上,如何保證隧道中合適的車輛密度和最少程度的減速非常重要,同時,車輛由地上到地下的這一段如何高效運送也是未知數,如果分站發生排隊現象,主管線的運行效率也會降低。

馬斯克和他的“無聊”隧道,能改變多少未來出行 汽車 第8張

就目前來說,馬斯克 Boring 公司的 Loop 項目依然有太多未確定的細節,盡管有不少投資者感興趣,但這並不意味着技術難題並不存在,理想很飽滿,現實很骨感。不得不說的是,馬斯克繼成功 " 上天 " 之後,這次又成功 " 入地 ",也算是完成了一項壯舉。反正 "Idea" 已經有了,至於剩下的事情能不能實現,就要看 CTO 的能耐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