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是什么?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简单来说,我们的大脑组织我们所获得的感觉,然后对刺激做出适当反应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感觉统合。例如:小朋友听到妈妈说[吃饼干啰],看到妈妈拿著饼干走过来,同时也闻到了饼干的香味,结合这些感觉,小朋友得到一个讯息:有食物可以吃了,于是他伸出手来拿饼干,然后把饼干放进嘴巴里开始咀嚼。在上述的过程中,小朋友整合了各种不同的感觉,同时也建立他对于饼干的概念并且做出一个适当的反应。

 

感觉统合的重要性在于它和我们许多功能性以及技巧性的能力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这么说,我们许多认知以及动作行为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感觉上的,就像在上一段中所提到的例子,小朋友对于”吃饼干”这整件事做出正确反应是借由整合各种不同感觉所学习得来的,也许第一次他听到妈妈说吃饼干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是当妈妈说完吃饼干后,再把香香甜甜的饼干拿到他鼻子边以及嘴边时,他的大脑开始整合以前的经验,他想:香香甜甜的等于好吃的东西,我喜欢好吃的东西,那是可以拿来吃的。于是,他就把手伸了出来,这一件事开始在他脑袋中建立起回路。不只是日常生活性的活动会需要用到感觉统合,需要高技巧的活动更是需要感觉统合来做协助,例如:写字,溜冰,体操……,依整合程度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就会有所差异,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感觉整合较完整的孩子,相对于较不完整的孩子有著较好的表现。

那么感觉统合不好对于小朋友的行为到底会有哪一些影响呢?小朋友可能会出现,常从椅子上摔下来,常会撞到桌椅或碰掉桌上的东西,容易兴奋,情绪不稳定,或是不喜欢别人碰到或触摸他……。但这一些行为都是最后的动作表现,我们应该要来了解是那些感觉出问题导致了这些行为,哪些感觉和这些动作发展有著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前庭觉,本体觉,触觉,视觉与听觉。其中前庭觉,本体觉与触觉对许多动作或是表现来说是很重要的感觉,因为他们是动作发展出来时不可或缺的基石。

前庭觉于妈妈的子宫内时就开始发展,新生儿抗地心引力的能力就是由前庭觉来带领,一直到坐,爬,站,走,这些能力的发展都与前庭系统密不可分。前庭系统不佳的小朋友在动作控制上常常会出现问题,例如:笨拙的跳跃,笨拙的跑步……。由于抗地心引力的能力不好,孩子无法以稳定的坐姿来操作一些精细动作,像是写字或是抄黑板,连带的学业都会受到影响,而除了一些动作上的影响,前庭系统也和空间概念,甚至情绪控制有所关系。临床上发现有的有学习障碍的小朋友是因为眼睛追踪与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位置的能力不佳,在阅读时出现跳行,单字看漏或是6和9分不清楚的问题,部分是因为前庭系统发展不完全影响到动眼肌的控制,或是讯息不良的整合影响了空间关系的理解所导致的。

本体觉主要是将由肌肉,关节所获得的讯息传回大脑,而大脑将这些讯息整理之后再去下达肌肉该如何运动的指令,借由这样重复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可以不断的修正,最后可以于适当的时间点做出适当的动作。而本体觉出问题时,会出现对于自己的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无法精确的了解的情形,也因为这样我们会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自己的肢体,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做出下一个动作更是难上加难。有好的本体觉,能够控制动作,对自己的表现才会有信心,有信心才会有意愿去探所未知的事情,这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对孩子的情绪控制也会有所影响。因此我们在学校中常会看到有些小朋友动作不协调,做事畏畏缩缩,并且伴随有爱发怒的特质,如果排除掉环境因素,有可能正是因为本体觉不佳所导致有这样的行为表现。

以上是感觉统合的作用、运作机制以及影响,还有前庭觉与本体觉的介绍,因为想分享的很多但妈妈打累了XDDD,所以把触觉、视听觉以及可以做的一些小互动留到下集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