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等凡人本没有乱评草圣的资格。但既已成草圣,也不会因我等有什么话要说他们就能改变什么。好在今日大倡平等,即便祖上也在其列。周日无聊之际,也聊:

怀素与散之没有可比性。时代不同,要求难一。一古一今,一僧一俗,艺术相通,个性有别。其法皆备,脉气同流,师生相关,形有异色。谁高谁下,不必评说。

但有一个软骨官员名叫王铎的书法大师说,怀素之书为恶札。窃以为怀素既然当了和尚,就应该坚守僧规。可怀素这个和尚不但攀官为荣,且酗酒成性,常常酒后恶态狂书,书作狂野而略有圆转光滑之态。故称之为恶札。而今之散之的微言者不乏有之,字如树上死蛇,楷法不全,等等,窃以为散之这个俗人就俗在他能诗能画,偏要自得意其书,以书成圣实在太难了。

学书者应学怀素之书,其路宽广,认同度高,学林散之,路窄无疑,且宜陷丑书之大坑。

评圣贤,虚汗淌。当有错,君莫笑。


今人不通笔法,点画不能精微蕴藉,唐中期以前有笔法,笔笔皆美,两者没有可比性!法者规矩也,规矩就是方圆,书法基本规律是方圆兼备,林散之不具备。


林散之其人名声我于八十年代初期那会早有所闻,书法杂志上介绍过他,说他临帖非常勤奋,但是没见过他写的字。近来头条上有时发林的字是行书,我曾详细看过,感觉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主要原因是一开始楷书没过关,笔法与结构都有问题。刚才在百度上查阅了他的草书,草书比行书好点。正如前面先生所说,唐代书家都讲规矩,笔法结构玩得非常到家,当代人不重视下功夫写楷书,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后面写行书草书缺点立现。因此根本不能与怀素等古代书法大贤相提并论。现在国人绝大多数不懂书法,人云亦云跟风起哄者多,评什么一百年来中国十大书法家竟然把林散之排在前列,真是滑稽。还有网上常炒的沙孟海也属于这种情况。由林沙二位先生终生研习书法的过程,后来者应该汲取的教训是,要想在书法上取得大成就,早期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好楷书基础,闷头临帖十年以上,然后再临其他字帖。即先通过楷书把法度笔法的框架树立起来,否则后来就是把功夫下死,把自己写死,都不会有大出息。只能是枉费了卿卿性命。


散耳,能与黄山谷比吗?山谷,能于怀素比吗?无极之谈!胸中装点墨水再问好不?


可以看出林老学过怀素。林老和怀素不是一个档次。

林老的草书用笔老辣,点画劲健,不时的有些涨墨而且处理的很妙。作品清雅刚正,阴阳和谐,韵味十足。

怀素的草书用笔多圆转,修为更高,内力更充足,成竹在胸聚雨旋风,横扫千军气吞山河。点线的刚度和弹性及涨力处理的达到极至,上千年无人超越,已经成为历史的永恒。

林老的草书是当代艺术的瑰宝,能否永恒还须历史说了算。怀素的草书已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大唐文化强盛的代表作品特别是怀素的自叙帖,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林散之一生致力于书法,特别在草书方面形成了自已的独特风格,值得肯定。他的、草书还是忠实于古人法度上勤奋磨炼出来。特别在用墨浓淡变化有一种视觉冲击力。细看他的字,还是颇有新意。在近代众多的草书大家中,个人认为还没有一个超过他的。当然和古人相比,没有可比性。


l林散之与怀素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无可比性,怀素堪称草圣,而林散之不配,仅为书家而已。就林散之草书艺术而言,远不及当代的范润华。范老的狂草艺术水平已经超越T王羲之,张旭,怀素。从古至今已无人可及。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其作品百看不厌。艺术审美水准相当高。


独占一山终觉小,一山还望一山高!(个人感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