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我们知道,婴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

这时候的幼儿非常好动,也很好奇,看到东西就要「研究」一番。每当这时,很多父母图省事,直接强硬地从幼儿手上抢走东西放回原处或冷漠地说这不能碰、那不能摸,或漠视不理。

这无疑像一瓢冷水泼灭了孩子的热情及探索世界的心,使他们变得消沉。每个孩子都是想父母高兴的,父母不允许碰的就不碰,不允许摸的就不摸,渐渐地,他们变得乖巧懂事,不再动家里的东西,连酱油瓶倒了也不扶。

其实在放手前,父母是围著孩子转的。特别是学龄儿童,很多父母的做法是「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殊不知,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自私,只知享乐,不会分担等毛病。

而放手后,孩子是围著父母转的。在家里,孩子学著为父母分忧,帮父母做家务,关心父母。一开始做不好,渐渐地越做越熟练。因为没有束缚,会制造很多小惊喜、小创意,也会越来越有责任和德行,与父母的关系也越好。

所以,对孩子的「放手」,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就要培养这种意识。只要是孩子想做的、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的,不是破坏性的,尽量都让孩子自己动手。这不仅是为了孩子品性的培养,更是为了孩子的未来!


谢邀。对孩子「放手」应该是越早越好,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但谈到「放手」,有三个层次可以大致说一下:

1、放手不是放任直流。放手,对孩子是一种激励。他自己能干好的事情,家长绝对不要帮忙,这样也会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但是,对孩子尚无法办好或没有自制力的时候,家长却要严格要求,帮他成长;

2、放手是有层级的、分阶段的。比如,2岁的孩子,你可以慢慢放手让他自己学习走路;8岁的孩子,你可以慢慢放手,让他独立完成家庭作业;15岁的孩子,你可以慢慢放手,让他安排自己的房间……我们不能一味看护,也不能拔苗助长;

3、放手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一个稍稍提前的过程。有家长不愿放手,并不是说他管的多,而是不放心。如果孩子自己能够独立,家长肯定是愿意放手的。但问题是,你从来就没放手试过,怎么知道孩子能否独立呢?因此,我们要提前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努力能够达到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更快地获得真正的成长。


教育孩子,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这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方法。

家长适当放手,孩子才有动手实践的机会,才有成长的机会。这样,孩子的劳动能力才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孩子对家长的依赖程度也会降低,孩子才能学会自我服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所以我觉得在孩子有一定自理能力之后,就不要处处包办了。

  1. 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比如当孩子渴了的时候,要学会自己要水喝而不是家长一直的追问渴不渴。

  2. 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不要总是将孩子保护起来,往往只有孩子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忆才更加深刻。

  3. 快乐至上,一个快乐的童年很重要,所以当孩子玩的很高兴的时候,尽量的不要去打扰孩子,毕竟孩子这个时候的创造力是很高的,权当是锻炼孩子了。

  4. 父母选择对孩子进行放手教育,并不是无限的放手,要有选择的放手,对于一些危险性特别高的事情要及时制止。

分享一个识字APP。父母用手机下载识字软体「猫小帅学汉字」来教宝宝认字。宝宝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所以用手机软体教,他不会产生抵触心理,而且软体的课程丰富,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小评果快乐育儿」


最好的「放手」是让孩子根本察觉不到你「插手」。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尽量把他当成一个和你对等的朋友来看。

想了一下怎么描述这个观点,列举了以下侧重,只反映我自己的教育观,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请谨慎处理。

1.影响他看世界的方法,但不要限制他的决定。

2.规范他的习惯而不是左右他的行为。

3.晓之以利害而不以「我这是为了你好」来绑架他的思维。

4.愿意看著他在你保护的范围里栽跟头。

5.明白他越早独立飞翔就越是你教育的成功。

6.让他明白你是他的制动也是他的后盾,但不能代替他承担任何后果和责任。

最后,完成一件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谢谢悟空诚邀。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界限。孩子什么时候放手,我觉得至少有几方面的标志。

1.孩子成长了,需要自我空间。孩子在慢慢长大,但是什么时候成长了,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有时候,只要孩子感觉成长了,需要规避一些东西,做大人的可以给予一定空间和「放手」,让孩子在自己年龄段的空间里不断成长。

2.孩子长大了,懂的感恩父母。孩子随著年岁的成长,慢慢经历一些事情,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关怀,开始懂的孝敬父母,说一些感恩的话。这个时候开始尝试慢慢放手。

3.孩子成熟了,懂的自己事情自己办。有时候有点反感大人,嫌弃大人啰嗦。这个时候应该「放手」,但不是绝对的放手,有些方面家长可以不管不过问,但是有些原则方面的问题,绝对不能松手。

其实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具体的界限和阶段,要根据孩子每时每刻的表现和感受,当然,所谓孩子长大了,我们应该放手了,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放手。手是应该放的,但是线还得抓在自己的手中。才能有的放矢。


对孩子放手,可以从零岁开始,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有自己的敏感期的,在敏感期内,要对孩子的行为教育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去走路,自己去判断,自己去……我们做家长的永远排在辅助和引导的位置,孩子的事情应该由孩子自己去做主


扶上马送一程,从小就有意识培养孩子自立,彻底放手一般是在进大学以后。但从初中开始,遇事就是比较平等滴讨论,家长只是参谋为主提醒为主了。


1.身体健康。(体)

2.善恶是非判断力强。人格健全。(德)

3.有生存养命的一技之长。(智)

...就可以放手这样「独立」的孩子闯天涯了!!!


越早越好!两三岁就可以放手了,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不要代小孩做了,最后他就不知道感恩,骑到你头上拉屎尿尿,网上小孩暴打爷爷奶奶砍伤父母跳楼自杀都是因为父母的爱爱过了头,造成悲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