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多年前,關中的古羌人部落滲透到中原,與那裡古苗人接觸,最終融入古苗人的族群之中,發展出了裴李崗文化。

但是苗-羌人的族群中,有一些部落口口相傳,他們的祖先來自於中原的西方,也就是關中地區,他們的祖先部落,生活在一條河的旁邊。在那個時代,沒有鑽井的技術,人們大多選擇在河邊的台地上居住,方便取水。這些河流,在古苗-羌人的代代傳承的故事中,逐漸訛傳,一直到4000多年後,在周人的典籍中,這些河有了同一個名字,姜水。

就像後世的移民傳說一樣,山東的喜鵲窩、山西的大槐樹,以訛傳訛,成了移民者後裔口口相傳中的祖籍之地。姜水也是這樣,這條河成了古苗-羌人很多部落代代相傳的祖先發源之地,兩千多年後,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的首領,也認為自己的祖先來源於姜水之畔。

帶著這樣的記憶,中原地區的苗羌人部落和關中地區的古羌人依然保持著聯繫。獨特的苗羌文化(即裴李崗文化)逐漸往關中地區滲透,古羌人的大地灣文化接觸到新的因素,開始迅猛發展,短短數百年,一個嶄新的仰韶文化誕生了。

他們掌握了陶土過濾的技術,陶器的質地從原先的夾砂紅陶,變成了泥質的紅陶,而且逐漸加大火候,燒紙出了灰陶。他們掌握了礦物粉末在燒制後的顏色變化,把陶器表面的原始繩紋變成了美麗的彩色幾何圖案,紋陶晉陞彩陶。受到古苗人契刻符號的啟發,古羌人也在他們的彩陶上刻上各種符號。

他們的農業繼續發展,粟黍的種植外,他們還培育出了芥菜和白菜,中土最早的蔬菜出現了。除了繼續飼養豬和狗,古羌人還馴化了野生原雞,家雞在這個時代出現。

他們的石器基本擺脫了打制,大部分都改為磨製,並且在將近2000年的時間內(7000年前~5000年前),越來越精製。精緻的石器導致刀耕火種變得更加容易,製作其他工具也更加方便,無論紡紗織布還是製作漁網、魚叉和箭頭來捕魚狩獵,都變得更加容易。

他們的人口還在增加,村社面積變得更大,一個中等的氏族村社往往有50到100多戶,而同姓不同氏族,聚集在一片地區居住,形成了胞族。他們的村社距離很近,在關中地區分布的密度很高,這個時代的人口可能是8000多年前的好幾倍,又接近了關中地區人口承載的上限。

高度的文化及充實的人口,帶來的古羌人又一次移民潮。古羌人的各個部落四面擴散,西南兩面有高原、秦嶺阻隔,北面又是沙漠與草原,這三個方向分散的人口並不多,古羌人並沒沒有把他們的文化帶到高原和秦嶺大巴山以南。在北方,黃河河套地區(現在的內蒙古包頭一帶),古羌人發展出了幾個部落,並給後世留下了幾個文化遺址,石虎山遺址、王墓山類型、海生不浪類型,他們與蒙古草原地區的土著接觸,羌狄融合,成為後世鬼方、林胡、婁煩的祖先。

在這段移民潮中,最先崛起的是關中東部(現在的渭南、三門峽一帶)的一些古羌人部落,他們距離中原的苗羌人最近,近水樓台先得月,文化最先發展,也就率先往其他地區滲透。雖然有著共同的祖源,也有著共同的基因,但是古羌人畢竟分散在關隴地區將近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彼此之間分化六七千年下來,語言、習俗早已不同。在關中東部的古羌人部落看來,關中西部的部落並不意味著親近和友好,中原地區的苗羌人部落也並不意味著敵對。

就像北美印第安人各個部落之間,雖然有著共同的祖先,有著相似的基因,而與歐洲來的殖民者血緣基因上相差甚遠,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各個部落之間相互仇殺,反而卻分別與英國人和法國人交好。

還是前面說過的那句話,在那個時代,整個社會的最大單位是一個又一個部落,部落內部才講親善團結,部落以外,任何勢力都將因為利益而成為敵人或朋友,至於共同的生活區域、相似的風俗、相似的語言、相似的基因,對部落來說,這些都是什麼鬼?民族、種族更加是什麼鬼?

說得有些遠了,回到古羌人來。總之,關中東部的古羌人部落率先發展出了先進的文化——仰韶文化零口-半坡類型,零口類型是前期四五百年,半坡類型是中期五六百年。他們的彩陶、他們的農業、他們精緻的工具,伴隨著他們過剩的人口和精緻的武器往外擴散,包括關中西部和隴西地區。

由於關中西部和隴西,原本就和關中東部一樣,是文化相似的古羌人部落,同為大地灣文化的底子,所以關中東部的古羌人文化迅速西擴,不到百年,整個大地灣文化就被更新成了仰韶文化(零口-半坡類型)。

而在東方,中原地區是古苗人各個部落的地盤,語言風俗完全不同,所以關中東部的古羌人文化東擴後,在中原地區被本土化,形成了苗羌混合的仰韶文化——石固類型。

這一波移民潮導致了更大範圍的部落戰爭,古羌人與中原腹地,也就是鄭州洛陽一帶的苗羌混合部落進行長期的戰爭,古苗羌人的一部分部落向黃河以北遷徙,在豫北地區定居下來,他們帶來的文化含有仰韶文化的因素,稱作後崗類型。

黃河北黃泛帶以北是古夷人的地盤,後崗文化下的古苗人部落,與河北安陽地區的古夷人部落產生接觸,仰韶文化得以傳播到河北地區。河北地區的古夷人部落,在9000多年前就已經進入了新石器農業時代,他們的文化稱作磁山文化,與古羌人的大地灣文化、古苗人的賈湖文化幾乎同時。

磁山文化下的古夷人部落吸收了仰韶文化的因素,形成了新的仰韶文化類型——大司空村類型。而河北中部,保定以北地區的古夷人,則因為距離更遠,吸收的仰韶文化因素更少,形成另一種類型——北福地-釣魚台類型。

再回到中原地區的古苗人,他們在與古羌人長期的部落戰爭中,一些部落被迫往南遷徙到南陽盆地,與當地的土著古苗人混居。南陽盆地的古苗人更多的受到兩湖大溪文化的影響,中原古苗人帶來的仰韶文化與大溪文化融合,形成仰韶文化大張庄類型,在仰韶時代晚期(6000年前到5000年前),南陽盆地的古苗人分化成兩個大的部落群,大張庄類型文化分化成盆地西部的下王崗類型和盆地東部的八里崗類型。

除此以外,南陽地區的古苗人還把仰韶文化的陶器器型傳遞到了兩湖地區,大溪文化中就出現了仰韶文化的陶器器型。

關中東部的古羌人,與中原腹地的古苗羌人之間的部落戰爭,斷斷續續的持續了五六百年,古羌人終究無法奪取古苗羌人的土地,他們相互之間逐漸達成妥協,戰爭逐漸退下舞台,登上舞台的是相互的交流和通婚。到了6000年前左右,關中東部和中原腹地(洛陽鄭州一帶)的各個部落,無論古羌人還是古苗人,還是古苗羌人,他們在器物文化上的風格都趨於統一,形成了與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不同的新文化,廟底溝類型。

廟底溝類型下的古羌部落無法在東方突破,但在西面卻打開了局面。他們與關中中西部的部落開啟部落戰爭,最初的幾百年里,他們不斷襲擊西面鄰近的部落,部落戰爭伴隨這器物文化的傳播,這些鄰近部落在半坡文化的底子上吸收廟底溝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延續三四百年的史家文化。長期的部落戰爭造就了部落成員大規模集中的死亡情況,他們的遺骸也集中掩埋,在史家文化的遺址中都有發現。

關中東部的古羌人部落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爭奪關中中西部的土地上,經過幾百年的努力,他們最終得以把史家文化徹底同化為廟底溝文化,並且迅速向西席捲,把隴西的半坡類型也徹底更新為廟底溝類型。

但是廟底溝古羌人向西擴張的代價是,東方後院失火。

晉西南汾河盆地的幾個部落(對比使用鐵器的女真部落和使用石器的北美印第安人的部落領地面積,汾河盆地的部落數量大約在5個以內)與廟底溝文化長期隔絕(三四百年),發生一些器物和習俗等方面的變化,形成新的文化——西王村類型。

同樣的,中原腹地的古苗羌人的部落,也發生了變化,形成新的文化——大河村類型。其中典型的區別就是,大河村類型的房屋不再是廟底溝那樣的半地穴房屋,而是土築的地面房屋,外形與30多年前華北農村常見的土屋非常相似。

┃大河村文化中的房屋造型與半坡文化的房屋造型對比

大河村類型的分布範圍北到黃河,西到洛陽,東到豫東黃泛帶,南到南陽盆地邊緣和大別山區,面積將近6萬平方公里,大小部落一二十個左右。

廟底溝類型的分布範圍,從三門峽到關中到隴西,面積不到15萬平方公里,考慮到西北的人口承載力比中原地區稍低,廟底溝類型下的大小部落,數量不會超過三十個。

折騰了好幾千年,古羌人在中原西大門殺進殺出,最終地盤始終還是維持在關隴地區。不過,隨著時間慢慢過渡到5000年前左右,古羌人還將遭遇更大的危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