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殖民黑非洲並不能滿足這幾個國家的資產階級和藉由資產階級致富的地主階級的需求。

首先要申明的是,題主的意思應該是指:「為什麼這些國家在十六到十七世紀沒有在黑非洲建立如拉丁美洲那裡的那樣極為遼闊的殖民地」,而不是為什麼在黑非洲沒有殖民地,因此以下內容按照我的理解進行回答。


在十六到十七世紀,歐洲的資產階級還以商業資產階級為主,他們的資本來源並不是工業生產與商品傾銷,而是那種「踏踏實實」的貿易,無論是在歐洲,逐步將農業生產捲入資本主義商業,還是滿世界開闢商路進行貿易,都是此時資產階級最為主要也最為重視的資本積累途徑。

正像西班牙人源源不斷的從西印度群島運來自己種植園中生產的食糖和煙葉,從拉普拉塔運來皮革,從安第斯運來金銀礦一樣,葡萄牙和尼德蘭的商人也主要通過轉手現成的商品致富,這就包括來自東方的茶葉、絲綢、瓷器和香料,這種早期的商業資本主義形式決定了黑非洲對於這些殖民國家的較低價值,畢竟此時的煤、鐵、銅、橡膠並不能帶來什麼高額利潤,刨除奴隸貿易和一些零碎的黃金、寶石,在黑非洲建立殖民地的最大作用也不過是保障到東方航路的暢通和安全,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只需要在重要的貿易節點和良港建立一片十分有限的殖民地就可以了。

同時,以這一時期的西歐主要殖民國家的生產力而言,想在非洲建立一片廣大的殖民地幾乎是不可能的。

首要問題就是「熱帶病」,在歐洲的化學工業和醫療水平較低的十六十七世紀,這種疾病幾乎算得上沾著就死,碰著就亡。

其次便是能否有效控制的問題了。在整個非洲大陸被瓜分殆盡的二十世紀,殖民國家也只不過是在殖民地建立一個徒有其名的中央政府,而實際管理,要靠當地或蘇丹或酋長或國王的傳統權力,殖民地政府中的大部分公務員也由這些土著貴族充任,殖民者只不過掌握了稅收和一些資源的開發權而已,實際上對土著部落的傳統權力不僅不會削弱,反而有所加強。哪怕到了二十世紀,姑且以黑人國家賴比瑞亞為例(雖然不是殖民地,但是美裔黑人仍然「高人一等」),也不過是不到一萬五千名美裔黑人控制一百五十到二百萬土著黑人,而其他白人建立的殖民地,這個比例會更低。

就國家實力而言,儘管此時的西歐和非洲的橫向對比已經顯現出了絕對的優勢,但是這個東西不能光看紙面數據,能否有效的投送是很大的問題。以當時的投送能力,幾百人面對幾個部落的進攻是很正常的,參考英國和祖魯的戰爭,儘管戰爭到底算是誰勝誰負還有爭議,但是英國打得比較難看無可爭議,那麼十六十七世紀的殖民國家,恐怕不免要丟盔卸甲,哪怕是到了十九世紀,在機槍發明之前,歐洲殖民者都難以對人多勢眾且有組織的黑人土著進行壓制。

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殖民地建設有兩個條件不可或缺,即富餘的人力與充足的資金,二者缺一,那麼哪怕非洲是一片大空地,殖民地建設也寸步難行,而此時歐洲並沒有迎來人口的大爆發,而幾個主要殖民國家還常常為了巨額的軍費開支貸款到連底褲都被抵押,有何談建設大規模殖民地呢。

那麼為什麼後來就開始出現題主理解意義上的殖民黑非洲了呢?因為大人,時代變了。工業資產階級取代了商業資產階級,非洲內陸的豐饒礦藏,納米比亞沙漠後的銅礦開始成為歐洲殖民者和他們背後的資產階級口袋裡實打實的鈔票,而在南美洲,作為主要白銀出口國的玻利維亞也將礦業支柱變為了與工業關係更為緊密的錫。

但是,雖然我們說非洲是豐饒的大陸,但是這些豐富的礦藏分布並不均衡,而且常常隱藏在內陸,所以以十六世紀的殖民者的能力來看,幾乎不存在開發的可能,至於用處,正如之前所說,幾乎並不存在。

哪怕是等到十九世紀,有不少殖民也是在虧錢就以義大利在東非的兩塊殖民地為例。非洲之角貧瘠的資源和「獨特」的氣候,讓這裡的工礦業和農業都不發達。從工礦業上講,這裡沒有煤礦,沒有鐵礦,只有很少量的鋁土礦,大理石和石材倒很豐富,但是運回歐洲則成本過高,因此沒有人願意做這種生意,在意屬索馬利亞蘭北部倒是有幾座鹽池,但是鹽礦帶來的收入主要流入到了臨近幾個小蘇丹國的腰包,因為這並不是由殖民政府直接開採;從農業上講,非洲之角的氣候並不適合於種植任何歐洲人所需要的農作物,而各地不同的蘇丹國往往還會種植不同的作物,這讓義大利殖民政府的賦稅徵收十分困難。二十世紀初,義大利政府開始逐步要求小蘇丹國們統一種植棉花,由於政策的扶持,從這裡進口的棉花的價值從1898年的9000英鎊,激增到了1912年的額49.7萬英鎊,但是吃虧的還是政府,因為從美國進口棉花的價格,遠遠要比從這裡進口來的便宜。

同時非洲之角還很缺乏人力,各個小蘇丹國都將人力視為最寶貴的資源,義大利的徵兵工作難以開展,同時,義大利人也不像法國人那樣能夠坦誠的接受「來自遠方的兄弟們」的幫助。

義大利在非洲之角的殖民事業,不僅沒有收入,反而一直在賠錢。以意屬索馬利亞蘭為例,到一戰之前,意屬索馬利亞蘭總共為義大利提供了九十三萬一千里拉的收入,而義大利政府為此則要支出六百九十三萬一千里拉,凈虧損六百萬里拉,這之中,還包括著因為之前同英屬索馬利亞蘭簽署的邊界條約,而必須向他們支付的二十二萬五千里拉(儘管他們因此獲得了一些土地,但是其收入遠遠不值這個價錢)。

如果你都看到這裡了,那麼哪怕不點個需要收費的讚賞,也至少點個免費的贊同支持一下吧 。

如果你都為這篇回答點了贊同,那麼為什麼不為下面這些文章點一下贊同呢?

一說話就冷場:國家利益換取周旋空間——步履蹣跚的巴克利改革小記?

zhuanlan.zhihu.com圖標一說話就冷場:巴黎和會上的義大利與非洲之角問題始末?

zhuanlan.zhihu.com圖標一說話就冷場:巴黎和會上的盧安達-烏倫迪問題始末?

zhuanlan.zhihu.com圖標一說話就冷場:一戰中的賴比瑞亞?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先問是不是,再問有沒有。

圖源地理吧


因為傳染病,當時黑非洲的熱病對白人來說是致命的,直到19世紀歐洲醫學解決了這個問題,歐洲人才得以深入黑非洲內陸


葡萄牙: 安哥拉和莫三比克

荷蘭: 好望角殖民地,後來演化為兩個布爾共和國,一邊被英國人壓迫,一邊壓迫黑人

西班牙不殖民黑非洲是因為 在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仲裁下,(按照教皇子午線)達成了瓜分殖民地的協議。


如果題主說的黑非洲是指的非洲腹地,那麼確實,因為叢林中的瘧疾等傳染病死亡率太高了,於是很少有歐洲人深入,至少到19世紀最後幾十年開始才進入。但是如果是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那麼至少在沿海地區是有殖民者的,只是規模不大,比如荷蘭人在南非開普有殖民地,葡萄牙在莫三比克安哥拉有殖民活動,法國在馬達加斯加島上也有存在,甚至連庫爾蘭公國也在非洲有過殖民地,還有更著名的黃金海岸象牙海岸,這裡有殖民者的據點,與酋長們用工業製成品交換黑奴。


葡萄牙人在15世紀初就開始了探索非洲的進程了。起初是為了尋找一條直達印度的海路。一開始還只是在北非沿岸探索,當時與西班牙還處在競爭的階段,主要是競爭的馬德拉島還有加那利群島,這倆時至今日依舊是兩牙的海外領地。不過,真正意義上踏入黑非洲還要等到15世紀中葉了,初期探索是今天非洲大陸最西側的那一部分海岸地區,在當時葡萄牙的亨利王子資助下,一些葡萄牙船長和另外一些來自威尼斯和熱內亞的探險家們開始了對黑非洲的初步探索。這一段時間的幾個節點:1444-1447:塞內加爾,甘比亞,幾內亞;1456:維德角;1462:幾內亞比索,獅子山(國名Sierra Leone就是葡萄牙語母獅山的意思)。

在這之後,葡萄牙人開始進入幾內亞灣地區,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1471年抵達今天的迦納,因為發現了大量黃金而命名為黃金海岸;1472年抵達了喀麥隆(喀麥隆國名源自於葡萄牙語中的蝦,因為這裡發現了很多蝦)和赤道幾內亞的比奧科島(島名是根據發現這兒的船長命名的);緊接著,葡萄牙人在聖多美島建立了基地用來處置罪犯,這裡後來成了西葡放逐猶太人的地方;1482年,葡萄牙人與剛果王國進行了接觸,後來還逆流剛果河而上,探索了內陸地區;1485年,葡萄牙人與德國探險家一起與貝南王國(今奈及利亞西南部,並不在今天的貝南國內)進行了基礎。

不過,葡萄牙人的目標還是想打通前往印度的海路,所以並沒有因此而停滯不前。1487年,在沿著非洲海岸繼續前行中,在遭遇艦上叛變和海上風暴的不幸之後,終於進入了轉折,開始向東進而向北航行。在之後返航途中再次經過此地時,將這裡命名為了好望角。在經過好望角後向北航行,於莫三比克和肯亞都依次靠岸停留,並在之後繼續前行直到1498年成功抵達印度。

1487-1499年的航行,葡萄牙人終於抵達印度

在探索過程中,葡萄牙人也一直在對建立了據點的地區進行傳教和統治。1495年,剛果王國皈依基督教;1583年,葡萄牙人在桑吉巴爾島和斯瓦西裏海岸建立了堡壘;1629年,葡萄牙人完全控制了贊比西河谷的穆塔帕王國,直接任命傀儡統治。

當然,也不是沒有遭到過反抗。在對剛果的殖民過程中,就遭到了剛果王國的鄰國恩多戈王國的激烈反抗,當時的恩辛加女王帶領部族與葡萄牙殖民者展開了數次抗爭,不過依舊沒能阻止葡萄牙人的殖民。之後,這裡便成了葡萄牙的安哥拉殖民地。

葡萄牙全球的殖民地區一覽,基本上把非洲沿岸蹭了個遍

相比之下,荷蘭人的探索要來的晚一些。荷蘭人對黑非洲的殖民開始於17世紀。荷蘭在從西班牙獨立以後就開始了海外殖民的步伐,當時組建了西印度和東印度兩個公司。西印度公司在1637年和1640年分別從葡萄牙手中搶過了迦納和安哥拉的部分港口(安哥拉的在1648年被葡萄牙奪回)。在17世紀末,荷蘭已經掌控了從迦納到奈及利亞西南部長長一段的幾內亞灣沿海地帶,分別為荷屬黃金海岸和荷屬奴隸海岸。這一部分地區後來被英法德瓜分。

荷蘭人還從1638年到1710年在模里西斯建立了殖民統治,不過由於颶風、乾旱、蟲災等災害,不得不放棄。

荷蘭人最影響深遠的非洲殖民地莫過於南非。這裡被葡萄牙人僅僅視作短期中轉,但是荷蘭人卻在這裡建立起了定居的殖民統治政府,在1652年建立了開普敦殖民地。不過後期因為英國人的到來,不得不放棄了南非的殖民地,而留在南非的荷蘭後裔自稱布爾人,向東北方向遷徙,建立了兩個布爾共和國。這兩個布爾共和國後來也被英國人攫取。在經過了跟英法的激烈碰撞後,荷蘭人最終完全退出了非洲的殖民,甚至在後來瓜分非洲的浪潮中都沒坐上談判桌。

荷蘭殖民地一覽,跟葡萄牙有直接競爭的地方還是蠻多的

西班牙則因為教皇子午線的緣故甚少涉及非洲,不過在1777年,還是通過條約從葡萄牙手裡得到了赤道幾內亞,並在這裡統治到了二戰後。

一戰前的非洲殖民狀況


哈?你在搞笑?歐洲在殖民美洲前就開始殖民黑非洲,請您好好學學歷史


一看就不玩p社

沒有葡萄牙的非洲殖民地,我們玩家怎麼開個小破運輸船從遠東走Goa然後非洲一連串跳板去的歐洲......


找一幅地圖,看看人種分布跟緯度的關係即可一目了然了:緯度從低到高,膚色從深到淺。

人類現代以前分布如此,地理大發現之後的全球人口大遷徙之後,亦然如此。最典型者莫過於幾乎全部換血而且聯通南北極的「新大陸」,也就是美洲。從赤道到兩極,膚色越來越白…

為啥?根源在於人的適應性。對溫度、濕度、氣候適應的天然限度。你大概可以在什麼條件下長期生存生活,是有條件的。黑非洲雖然距離歐洲近,緯度太低、溫度太高,歐洲過去晃一轉是可以的,你讓他在那裡長期居住?殺了他吧。

PS 非洲的人種分布同樣呈現顯著的帶狀模式。撒哈拉以北,一水的白人。南非及附近,多數也是白皮。

參考書目:

1.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

2.克羅斯比《生態擴張主義》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