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万年表示,县域和基层始终是深化医改工作的重点,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

作者 | 子不语

来源 | 医学界智库

全国已建成县域医共体2388个!全国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5%左右,县级医院的门诊与住院人次明显增长;全国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水平。

4月12日,国家卫健委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县域综合医改的最新进展。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介绍了全国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总体情况。

全国县域内就诊率85%

梁万年表示,目前我国县域综合医改取得显著成效——自2015年全国县域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以来,全国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总体运行平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不断巩固完善,同步推进编制人事、薪酬分配制度等改革。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 来源:中国网

会上,梁万年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梁万年表示,目前全国所有省份都已开展县域综合医改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其中浙江、山西两省已经在全省全面推开,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河南、广东、宁夏、贵州等地积极推进试点工作。

梁万年指出,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要依托县级医院500强建设500个医共体。县级医院500强,即500个达到三级医院水平的县级医院,可以覆盖我国五分之一的县,建设500个医共体,即通过县乡一体化,将优质的服务传递到乡镇。

如何让老百姓在基层看得好病?

浙江经验获赞

“一直以来,‘基层不强’是制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也是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制约。”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平介绍,为此,浙江省把破解“基层不强”作为首要突破口,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突破,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重组、体系重构、机制重建和服务重塑,实现基层服务能力达标升级,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平 来源:中国网

一步,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利用城市医院带动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张平介绍,目前浙江已有54家省市级三甲医院与122家县级医院开展了紧密型合作,累计建成各种类型的医联体526个,通过“双下沉、两提升”,县级龙头医院的管理、技术和服务能力全面增强。

第二步,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既要“县级医院强”,也要“县域医疗强”。2017年9月,浙江在1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探索整合县乡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从试点地区的成效上看,县级医院急危重症抢救能力显著增强:三、四类手术例数增长10%以上;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也增强了,三分之一以上恢复或新开了一二类手术,门急诊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12%和22.3%,基层就诊率提高6.1个百分点、达到67%。县域就诊率达到86%。

在此基础上,浙江70个县(市、区)全面推开改革,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组建成161家医共体。改革后,县乡机构人、财、物等要素流动的渠道被打通,医务人员的编制、岗位、身份等“藩篱”被打破,职称评聘、内部考核、绩效分配等机制被激活,碎片化的资源被攥成了一个个“拳头”。

第三步,落实“三个强化”,既要“基本医疗强”、也要“公共卫生强”。浙江在强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看病有钱”向“防病省钱”转变。实行“1名全科医生+1名专科医生+1个签约团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机制,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面已经达到了73%。根据第三方评估显示,群众对县域医共体的满意度达97.8%,医务人员满意度达94.8%。

梁万年也表示,浙江将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抓手,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综合医改,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来源:国家卫健委、中国网)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End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