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歌,成就雖然遠不如唐詩,但也涌現出了不少傑出的詩人,如龔自珍、納蘭性德、袁枚、鄭板橋、顧炎武等。今天,就與詩友們分享一首特別有氣勢的清詩《絕命詞》。

  《絕命詞》

  袁枚

  賦性生來本野流,手提竹杖過通州。

  飯籃向曉迎殘月,歌板臨風唱晚秋。

  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

  如今不受嗟來食,村犬何須吠不休。

  這首詩的大意爲:天性就是喜歡野遊,雙手提着竹杖,來到通州,猶如叫花子般,拿着飯籃,敲着歌板,唱着歌兒。看到不平,恨不能用雙腳踢翻這塵世的道路,用雙肩擔走這古往今來的愁緒。我並不想吃嗟來之食,你這村犬,幹嗎叫個不停?我們從這位不甘屈辱、不惜以死來抗爭的通州詩丐的絕命詩中,看出了他的人生遭遇和寧死不屈的氣節。

  袁枚這首詩,下筆犀利,借諷刺村犬,鞭撻了那些置人民生死於不顧的貪官污吏,借狗喻人,寓意深刻。從寫法上看,對仗工穩,語調激憤,形象鮮明,既寫出了詩人窮愁潦倒的處境,又表現出了他憤世嫉俗的情態。因爲,正是這黑暗的社會,逼着詩人袁枚走上了絕路,寫下了這首《絕命詩》,也寫出了他內心的不平之氣。

  袁枚當過縣令,親眼看到過無數的餓殍,心中無比同情,對於貪官污吏,更是無比痛恨,在他擔任縣令期間,他帶領兵士開倉賑災、減免賦稅、還帶領百姓想辦法治水,修築了六塘子堰,造福後世。對於百姓的治理,袁枚也是費心費力,幫助百姓進行農耕,被百姓讚頌爲清官。不過,由於官場的厭惡,袁枚早早就辭官回鄉了,爲自己建了隨園,享受着平靜的生活。

  尤其喜歡袁枚這首詩中的“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讀來,十分有氣勢,十分霸氣,也體現出了詩人正直的性格。這種正氣,在詩人當中,很是少見,更顯得珍貴。“一肩擔盡古今愁”中,還表達出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爲愛詩的人所喜歡。

  詩友們,您會背這首詩嗎?您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句呢?對於詩人具有氣勢的表述,您作何感想呢?“兩腳踢翻塵世路,一肩擔盡古今愁”,這既是詩人美好的夢想,也是詩人對於無奈現實的一種抨擊,讓人十分感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