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袁枚的小詩《苔》被鄉村老師梁俊和大山裡的孩子小梁改編成曲,感動了億萬國人。

《苔》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苔生於暗處,但它也能等來綻放的一刻。寓意人生起點不高,依然可以找到生命的價值,像牡丹花一樣綻放。

康熙55年(1716年),浙江錢塘,袁枚呱呱墜地。小袁枚天資聰慧,「幼有異稟」。(《清史稿》卷四八五)12歲考取秀才,23歲金榜題名。先是供奉翰林,然後外調做官。

跟所有文學青年一樣,年輕時都立志「致君堯舜上」,袁枚亦不例外。為官期間,他秉公辦事,頗有政績,努力踐行著「此去好修《循吏傳》」的志向。

但官場畢竟是官場,免不了互相傾軋。再加上清代官場格外注重繁文縟節,比如:下級參見上級,須先在一定距離內跑步上前,作小跪姿勢,而且不能發出聲響,獲准後才能起身入座;參見的名帖上,書寫職銜的字跡要小,否則將視為不敬,出處要體現等級差別。

後來,袁枚在《隨園詩話補遺》中表露了心跡:「然士大夫寧為權門之草木,勿為權門之鷹犬,何也,草木不過供其賞玩,可以免禍,恰無害於人;為其鷹犬,則有害於人,而己亦難免禍。」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袁枚33歲,事業順遂之際,他做了一件令人咋舌之事——辭官歸隱。對上稱父親去世,自己要服丁憂,歸家瞻養老母。

但這恐怕不是真正原因。

千年前,生髮了「蒓鱸之思」的張季鷹,感嘆:「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然後辭官。千年後,袁枚感嘆:「人生不得行胸臆,縱年百歲猶為夭。」他也辭官,去追求想過的生活。

王羲之有蘭亭,王維有輞川別業,袁枚也有他的隨園。

辭官前一年,袁枚用三百兩銀子買下金陵城郊的一座廢舊庄園,修葺改造,更名隨園。隨園大有來頭,原為曹雪芹祖父曹寅園林,《紅樓夢》里大觀園的前身。

為何叫隨園?原因有三。

其一,曹家沒落後,園林歸於接任江寧織造的隋赫德,袁枚將「隋園」更名為「隨園」。

其二,袁枚修葺此園時,就勢取景,隨心隨性,「隨高置樓、隨溪建亭、隨澗搭橋、隨流作舟」。

其三,袁枚在經歷幾年的宦海沉浮後,人生態度轉變。此時,他追求的不再是仕途,而是遠方,過聽從己心、無問西東的生活。他在修葺隨園的同時,也是在營造自己的精神家園。

正是在與隨園的相依相伴中,袁枚完成了他個性的塑造。

在隨園,無案牘之勞形,可以盡情地看他想看的書。

袁枚自幼好書,但「家貧難致」。為此,他曾寫過一首《對書嘆》。

《對書嘆》

我年十二三,愛書如愛命;

每過書肆中,兩腳先立定。

苦無買書錢,夢中猶買歸。

可以想像,小袁枚路過書肆窗外,恰好瞥見裡頭陳列著幾本慕名已久但無緣拜讀的書,慾望驅使他步入書肆,而他未發育成熟的個頭恰巧又不會引起掌柜注意。

在他如饑似渴地翻閱後,抬起頭時發現天黑了,方才回家。當晚他做了個夢,夢裡書就擺在枕邊,近得可以聞到墨香。

正因為有兒時的經歷,他才對借書有一番獨到見解:書非借不能讀也。

脫貧之後,袁枚看到好書,買買買。儘管他如此愛書,凡有人來借閱,袁枚必慷慨借予。家中藏書多達40萬卷,晚年卻捐掉了十之六七。

苦心收藏,緣何散去?因為智者不藏書啊!

室藏不如腹藏。三國儒將周瑜便深諳此理,家中書房空無一卷。魯肅問他,他回答:「讀完一卷燒一卷,反而都牢記於心。」袁枚身為一代文豪,當然不會如此簡單粗暴地對待書,最好方式便是「散」。既敦促自己,又惠及別人。

不僅好書,而且好吃。

袁枚的好吃不似東坡的好吃。東坡是簞食瓢飲,能把飯當飯吃的。東坡小時候沒口福,吃的是「三白」。何謂「三白」?一碗白米飯、一碟白蘿蔔、一勺白粗鹽。但對東坡來說,足矣!包括後來被貶惠州,熱帶水果當飯吃,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顆」的佳話。

後世所推崇東坡的好吃,更多是他那種「以食解悶」的豁達。

袁枚不同。袁枚追求色香味俱全,他曾在《品味》一詩中寫道:

《品味》

平生品味似評詩,別有酸咸世不知。

第一要看色香好,明珠仙露上盤時。

他遍集天下美食名點,編輯成冊,名為《隨園食單》。《隨園食單》記述的菜肴、飯點和茶酒共326種,堪稱提升吃貨自我修養的百科全書。

就以茶葉蛋這樣的平民化食物為例吧,按書中烹調指南,需「兩枝線香」,約4小時。後人依此法嘗試,果然煮4個小時左右的茶葉蛋,能恰到好處地腌入滋味。

有時,為求得食譜,他不惜屈躬。一次,某位姓蔣的朋友請他吃了道色澤美觀、味道不俗的豆腐。袁枚當即索要食譜,蔣不予。

袁枚表示願重金買下,蔣仍不予。袁枚急了,當場鞠了3個躬。蔣見狀大笑:「子才(袁枚字)不曾折腰事權貴,而今卻折腰為豆腐!」言畢,贈予食譜。

我們推崇袁枚的好吃,更多是他那種追求品質生活的態度!

當然了,袁枚只是美食家,不是烹飪家。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烹飪家的伯樂!

有位叫王小余的大廚,別人重金挖他,他也不願離開袁家。有人問他為啥?王小余答:知己難,知味尤難。袁枚正是因為懂他以及他烹飪的美食,所以能留得住他。

直木獎得主杉森久英所著《皇室料理番》中,主角篤藏有句名言:「怎麼能把我當個普通的廚師!我傾注了熱情、氣魄與美的菜肴,絕不遜於美術館裡的藝術品。」

是啊,頂級廚師做的都是藝術品!王小余做的藝術品,當然需要由袁枚這樣的藝術家來品鑒!

不但好書、好吃,還好名。

某位朋友的兒子,年輕好學,拿著詩作來求教。袁枚讀後,讚歎了幾句。不料此人告別時卻說:「本人不好名,先生千萬別把我的詩拿給別人看。」

袁枚聽後,十分鄙夷:「此人矜情作態,格局太小。」在他看來,能以詩文揚名天下,理所應當,沒什麼見不得人的。

有位官人自稱不好名,袁枚聽後說:「孔子曾說過:『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聖賢尚且如此重名,何況你呢?」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覺得張愛玲拜金。其實不然,經濟不獨立,人格便難獨立。張愛玲是李鴻章重外孫女沒錯,可惜到她這代,家道中落。父親與她決裂,母親嫌她累贅。

港大複課後,她需要一大筆錢才能繼續上學。問母親討,母親卻回信讓她早點嫁人。沒辦法,只能靠自個了。

於是,她拚命寫作投稿,兩年後,紅遍了整個上海灘。不僅可以完成學業,還可以看電影、吃大餐,買中意的衣服,過想要的生活。

袁枚也懂,出名要趁早。由於他的文采和筆耕不綴,名望也日漸高漲。在時人眼裡,袁枚與紀曉嵐並稱「南袁北紀」。又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嘉三大家」,而三人中又首推袁枚。

有了這樣的咖位,他的詩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負販,皆知貴重之」,甚至連海外琉球、高麗也有人前來求購。潤筆費有時高得離譜,某次他替人撰寫墓志銘,對方隨手一打賞就是萬金。

袁枚的孫子袁祖志在《隨園瑣記》中炫耀這事兒:「……五十年中,賣文為活,竟有一篇墓誌贈銀萬金者,以故可以擴充園圃結構。」袁枚的稿費收入不但能養活全家幾十口人,還能拿出一部分用於擴建隨園!

除好書、好吃、好名外,袁枚還好游。

年輕時,袁枚遵循「父母在,不遠遊」,待在隨園,陪伴母親享受天倫之樂。及至母親逝世,他已64歲高齡。守孝三年後,他開始了壯遊。

別人勸他一把年紀了,安安心心居家養老,了此餘生。袁枚表示我不聽,我不聽。他立志要做一個背包的詩人,活到老,遊歷到老,創作到老。

袁枚對大自然的鐘愛,使得他戰勝了肌體上的衰老。67歲那年,他登天台、游雁盪,渡錢塘、過蘭溪,且吟且行,不亦樂乎。他寫下了《周孝侯斬蛟台》、《立夏日過天姥寺》、《觀大龍湫作歌》、《還山》等詩作。此外,他還繪製了《游雁盪圖》,裝裱長軸,帶回隨園,懸掛壁間,供人觀賞。

袁枚四十多歲時,曾請相士胡文炳算過一卦。胡文炳預言,他63歲得子,76歲壽終。到63歲時,袁枚果真老來得子。他就覺得胡文炳算的准,料想76歲時大劫難逃。於是到了這一年,他深居簡出,坐等人生最後一刻到來。

沒成想,袁枚挺過了這年除夕。這一挺,袁枚又多活了6年。既然向天再借到6年,又豈能不好好度過?於是,次年起,袁枚又開始了壯遊。直到去世前一年,他還重遊揚州、蘇州,到無錫,過慈溪。

不禁聯想到作家倪一寧寫過的一段話:在路上看到一對老情侶。老爺爺墨綠色絨外套,是老克勒式打扮,挽著女伴。老太太拄著拐杖,上衣皮夾克,下身淺藍色牛仔褲,還是BF風那種。左手中指戴著造型朋克的銀戒,夾著一根煙,邊走邊抽。看得我好振奮。

才不要推著輪椅看夕陽呢,我要我們健康、聰明、矯健且酷酷地老去,沒入土前堅決不做塵,只成為風。

如何老去,袁枚教會了我們。

世俗如此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

袁枚教會我們,不必太在乎世俗看法。

袁枚14歲時就寫下了名篇《郭巨埋兒論》。在他看來,郭巨為孝母而埋兒的行為不近人情,如此的觀點與封建禮教相去甚遠。

年長以後,他公開招收女弟子,開女子教育之先河。這在當時亦是驚世駭俗的大膽創舉。要知道,封建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

天下士人覺得老老實實當官才是正道,袁枚卻選擇辭官歸隱,徜徉於書與美食間。

別人勸他安心養老,他偏要做一個背包的詩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不太在乎世俗看法的袁枚,活成了清代集大成者。

如果非要究其成功秘訣,《明朝那些事兒》結尾有句話能很好地詮釋: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近日在中央電視台《經典詠流傳》節目中,清代大詩人袁枚的一首詩《苔》被才華橫溢的鄉村教師梁俊和可愛的小姑娘用現代歌曲的方式唱了出來。「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詩人袁枚不僅用著短短的四句詩歌描寫出了歷來不受人重視的苔蘚的生長狀態,也將苔賦予了頑強拼搏,努力向上的精神。這首詩不僅僅是苔蘚在平凡中生長的寫照,也是袁枚生活和思想的寫照,更是梁俊和他的學生們的寫照。其實《苔》這首詩還有另外一首「各有心情在,隨渠愛暖涼。青苔問紅葉:何處是斜陽?」這首詩通過詠嘆青苔的生長環境的貼點,讓我們感受到了苔受本性和境遇種種限制的苦悶。兩首詩一起讀,讓我們對袁枚產生了更大的興趣。那袁枚到底是何許人呢?

袁枚

袁枚,字子才,號存齋,生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三月二日,卒於嘉慶二年(1797)十一月十七日,身歷清康、雍、乾、嘉四朝,主要生活在乾隆盛世。祖籍杭州,七歲入學,十五歲補廩,二十三歲中舉,二十四歲中進士,入翰林院。在乾隆五年至乾隆十三年(1740—1748)他曾兩度入仕,後決意乞歸,入隨園頤養天年。通過考察康雍乾嘉四朝的知識界群體,再看袁枚詩歌,如戴震、鄭板橋、蔣士銓等人均與他有過交集,可知袁枚在清代前中期學術界中的地位。袁枚的一生可以用傳奇兩個字來形容,其在思想史、文學史、詩歌和散文創作等領域均有巨大的成就。在乾隆時期與趙翼、蔣士銓起名,相較於後者,袁枚的全面研究尚有不足。他的詩、古文、駢文、文學評論,具有超於常人的成就。根據沈玲的《袁枚詩學研究》,目前袁枚被稱為「文學史上的突進者」、「思想史上的失蹤者」、「人性的通達率性者」,而袁枚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詩歌和散文上。作為性靈派的代表詩人,據聞其詩每一首都是好的。

袁枚作品《隨園詩話》

根據台灣著名詩人、散文家、評論家張健教授的劃分,袁枚的詩歌大致可以分為文哲、史地、藝術、動植物、器物等五大類。民國學者楊鴻烈曾在《袁枚評傳》里說「袁子才是一位中國罕見的大思想家,差不多沒有幾個人知道」。他的詩歌無論什麼種類,都有自己的哲學思考。無論是對光陰不由人(一日復一日,流水何匆匆!幸而天下人,光陰與我同)的反思,還是對古今人不同(我見書中人,與今不相似。我醉還問書:畢竟何人是?)的感悟,在惋惜之外,更添一股超脫之感。這是筆者對袁枚最欣賞到地方。袁枚的詩歌裡面,雖然有鬱郁不得志的失落感,但跟劉禹錫的「我言秋日勝春朝」的那種積極向上不同,帶有更多的哲理色彩。對於袁枚的研究還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以上就是筆者對袁枚及其詩歌的初步認識。

清朝文人生活

參考文獻

1. 沈玲:《隨心隨性,隨情隨緣——袁枚詩歌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 張健:《袁枚詩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版。

3. 章培恆等編:《袁枚詩歌選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宋逸平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一個個沒有見識的樣子!

這樣的隨情小詩多矣,看吧,這就是平時不讀書的結果,一個個文化素養缺失嚴重。


水止無恆地,雲行不計程。到時為彼岸,過處即前生。——唐 呂溫 《送文暢上人東遊》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台下客,應是不歸來。——南宋皇帝 趙?(xiǎn) 《在燕京作》

這首詩有個悲傷的故事,有興趣的去查資料。林和靖就是林逋,寫「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那位。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唐 張九齡 《賦得自君之出矣》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宋 文天祥 《端午即事》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唐 白居易 《夜雨》

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相思黃葉落,白露濕青苔。——唐 李白 《長相思》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桃今百餘尺,花落成枯枝。——唐 李白 《獨不見》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唐 韋莊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南北朝 江總 《於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若遇早梅開,一枝應寄來!——近代 秋瑾 《菩薩蠻·寄女伴》

論到雅緻,今人確沒法跟古人比,古人短短几個字,撩情細如絲。


好了,開頭幾句是開玩笑的,別多心。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與其說是袁枚小詩感動人,不如說是梁俊老師與他的山區學生平凡的故事打動人心。

當我們還在新年裡盡情揮霍青春時,當我們在人情世故中肆意張揚自我時,當我們羨慕那些成功人士感慨自己卑微時,這群來自貴州山區的老師和孩子們給我們上了一節很好的課。1 為默默奉獻的支教老師點贊,為孩子們樂觀積極的努力精神點贊。

央視大年初一《經典詠流傳》舞台上,梁俊老師背著吉他,孩子們穿著民族服裝,一起演唱著《苔》,純真自然的聲音猶自天籟,他們來自貴州石坎烏蒙山,是一群大山深處的師生,梁俊老師支教山區兩年多,教山區孩子們學詩,寫作,與孩子們一起生活。他說「原來我也可以做些事情,大山的孩子們也一樣,找到生命的價值,等到綻放出來的時刻。我覺得這個比外表重要。」

梁老師只是千萬支教老師中平凡的一員,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山區孩子們帶來希望和知識。苔花,生長在陰暗潮濕之處,花開猶如米粒,毫不起眼,但憑一股生命力量,也能像牡丹開放。這是對生命的禮讚!而這群來自山區的師生,不也是開在大山深處的苔花嗎?總有一天,春風吹來,花兒自然開。

來自山區老師和孩子們的平凡故事才真的打動人心,為他們點贊!

2 平凡卑微,也可有向上的精神力量。

這是一首勵志詩,不知清朝有沒有屌絲?但真的是給平凡卑微的我們很好的心靈雞湯。

成功的人士畢竟是少數,我們在羨慕他們的時候,也在感嘆自我的渺小卑微和平凡,猶如塵埃,終為塵埃,那麼存在的意義呢?

無論是牡丹,國色天香,還是苔花,渺小卑微,都有開放的自由,都有綻放的精彩,有人欣賞牡丹的大氣,也有人喜歡苔花的與世無爭,孤芳自賞。無論哪樣,做好自己,都是對生命的尊重,都是對生命的禮讚,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體現。

相比於牡丹,我更願做默默無聞的苔花,做好自己,努力向上。

致敬所有默默無聞卻努力打拚,活出自我的人!


恰好前兩天在《經典詠流傳》聽到了這首詩被演唱出來的版本,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我當時就被唱哭了,是真的。我想,跟我有同樣感覺的人很多。

那我們要討論它為什麼能打動人心,個人認為,得從幾個方面來討論。

近年來這類文化類節目很受歡迎,從詩詞大會,到見字如面,再到這個經典詠流傳,節目在推陳出新,但歸根結底還是想要通過更豐富的方式引導更多的人關注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發揚。現在,這類節目受眾面非常廣,而它又恰恰出現在春節這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時。流傳這麼多年,它在一個恰當的時機,恰當的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這是一個契機。

其次,是它的再表現形式。本來是一首簡短的小詩,被老師以及學生們用優美簡單的旋律唱出來,不知道您是不是,我就聽了一遍,現在都還能唱出來。如果詩歌都以這種方式記憶,我想很多人不知不覺間就背下來了。旋律,是它迅速傳播的又一載體。簡單,好聽,惹人喜愛。

好,以上都是外因,最重要的一點,還在詩的本身。任何一個事物火起來,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內在的必然性,這首小詩本身具有火的質素,有能打動人心的力量。為什麼?

詩,淺顯易懂,文藝,正能量。沒有佶屈聱牙艱深的字眼,任誰都一看就懂。

陽光不到處,青春恰自開。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苔蘚自然生長出綠意來;花朵小如米粒,也和牡丹一般綻放自己。

可以結合詩人寫這首詩的處境來理解,其他答友這點都說得很充分了,就不再贅述。

但讀完,並不需要查詢資料,都已經能夠切身體會到詩人的處境,心態。而這種情感,恰恰是能引起人們情感共振的。

每個人的出身不同,機遇不同,經歷不同,有時難免會處於「陽光照拂不到」的角落,可那又如何?哪怕再卑微,再低谷,也要找到自我生命的價值,全力綻放。

其實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詩歌最動人的力量,跨越千年,不因時光而褪色,仍擁有動人心魄的力量,古人發出的慨嘆,引發今人的共鳴。

每個人都會遇到,每個人都可以用來勉勵自己,每個人都能對號入座。噢,對,是每一個普通人。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開,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這首詩從一個稚童口中以天籟般聲音輕輕唱來,令我想起泰戈爾詩歌里傍晚的村莊,一個少年清越的歌聲傳遍大地。「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那個小女孩就是苔花啊!而且牡丹真的開放了,畫面感非常強烈。

傾聽這首詩我陷入了思索,或許人類面對弱小所產生的那股悲憫之心是與生俱來的,如同母性是女人的天性,悲天憫人的情懷或許也是人類的天性。

「詩根本不是教訓人的,是在感動,是推、是化」------顧隨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夐

「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僕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王國維

王國維此言真是精闢,一個輕視一個重視半點不相違,且面對同一外物。真性情的詩人必有一顆斜睨眾生的帝王之心,同時這心也會謙卑如塵土。

《苔》雖然格局不大,微言大義,有言志,有情懷。

讓我感動是袁枚的詩心,他看見了微不足道的苔花,且細訴了她的心思。

中國中西部的孩子們就如這苔花,借一支歌言志,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深思流淚了。


中國版的「醜小鴨」。

自強不息,生命不止。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首先謝謝邀請,這首小詩寫得太勵志了,不以身居高位而目空一切,不以身份低微而妄自菲薄。就是一朵花,非常渺小,在陰暗潮濕遮陽處,但是她也要開出屬於自己的芬芳。記得看過一句話,好像是一個日本詩人寫的:「你看也好,不看也好,我就是要開花」。起初看的時候感覺寫的太平白了,但細細品來,感覺非常的有寓意,就是不管你看或不看就它就在那裡綻放屬於自己的絢爛,不為取悅別人。

記得我在上班的地方,在窗戶上有一朵青青的小草,然後剛開始見到時只有幾枝嫩芽,過了一個月多月之後,天已經非常冷了,他卻長的茂盛起來,,我當然拍的照片寫了一個小詩發表在QQ空間里。 窗隙草

石隙生碧草,薄土滋豐茂。

沙塵逐日侵,風雨殷勤擾。

葉殘凋秋意,芯含報春曉。

映窗孤影寒,婆娑辭燕杳。


我們首先看漢樂府《長歌行》里的兩句詩「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春天來了,不管生命貴賤,不管是牡丹還是袁枚筆下的小苔,都一樣放射出生命的光輝。就像現在我們偉大的時代,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小命運,都擁有自己的夢想。只要你不負春光,努力奮鬥。袁枚這首小詩契合了這個偉大時代的主旋律,這就是它能打動億萬人心的原因。

我也寫過一首小詩,意境和袁枚的小詩大致相同,我也拿出來獻個丑。

蟋蟀

——冰焱

雨後的夏夜

小屋的牆角, 有蟋蟀在叫

不悅耳 卻是天賴之音

銀河寬廣

在頭頂流淌

星群絢爛

在空中燃燒

這小精靈 會不會注意到了

也許從沒有去想過這些

只在短暫的生命中

用心唱自己的歌

聽,一隻,兩隻

奏起樂章

和星河一樣和諧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袁枚這首沉寂了三百多年的詩突然火了,除了網路媒體推動的原因,也是詩作自身的魅力所在。這是一首勵志小詩,正好契合了當前人們積極向上的心態。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依然有一抹綠色悄然綻放;默默的苔蘚那麼微不足道,也像雍容華貴的牡丹花一樣卻依然倔強的綻放著自己的光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認真地把最美的瞬間,毫無保留的綻放給這個世界,這是我們生活中最可取的一種態度。我在英國蘇格蘭高地旅行時,就被一種特別的苔蘚深深的震撼。終日不見陽光的陡坡上一種苔蘚深深的根植在貧瘠的土地上,卻頑強的綻放著自己的芳香,那麼渺小,悄然開著、無人喝彩,卻那麼頑強的開放,絲毫不自慚形穢。我們對待生活也應該是這樣,在逆境中依然體現自身的價值,充滿自信,積極向上。(謝謝邀請。)(圖片是自己在蘇格蘭高地四姐妹山所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