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袁枚的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大山里的孩子小梁改编成曲,感动了亿万国人。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生于暗处,但它也能等来绽放的一刻。寓意人生起点不高,依然可以找到生命的价值,像牡丹花一样绽放。

康熙55年(1716年),浙江钱塘,袁枚呱呱坠地。小袁枚天资聪慧,「幼有异禀」。(《清史稿》卷四八五)12岁考取秀才,23岁金榜题名。先是供奉翰林,然后外调做官。

跟所有文学青年一样,年轻时都立志「致君尧舜上」,袁枚亦不例外。为官期间,他秉公办事,颇有政绩,努力践行著「此去好修《循吏传》」的志向。

但官场毕竟是官场,免不了互相倾轧。再加上清代官场格外注重繁文缛节,比如:下级参见上级,须先在一定距离内跑步上前,作小跪姿势,而且不能发出声响,获准后才能起身入座;参见的名帖上,书写职衔的字迹要小,否则将视为不敬,出处要体现等级差别。

后来,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表露了心迹:「然士大夫宁为权门之草木,勿为权门之鹰犬,何也,草木不过供其赏玩,可以免祸,恰无害于人;为其鹰犬,则有害于人,而己亦难免祸。」

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袁枚33岁,事业顺遂之际,他做了一件令人咋舌之事——辞官归隐。对上称父亲去世,自己要服丁忧,归家瞻养老母。

但这恐怕不是真正原因。

千年前,生发了「莼鲈之思」的张季鹰,感叹:「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然后辞官。千年后,袁枚感叹:「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他也辞官,去追求想过的生活。

王羲之有兰亭,王维有辋川别业,袁枚也有他的随园。

辞官前一年,袁枚用三百两银子买下金陵城郊的一座废旧庄园,修葺改造,更名随园。随园大有来头,原为曹雪芹祖父曹寅园林,《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前身。

为何叫随园?原因有三。

其一,曹家没落后,园林归于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袁枚将「隋园」更名为「随园」。

其二,袁枚修葺此园时,就势取景,随心随性,「随高置楼、随溪建亭、随涧搭桥、随流作舟」。

其三,袁枚在经历几年的宦海沉浮后,人生态度转变。此时,他追求的不再是仕途,而是远方,过听从己心、无问西东的生活。他在修葺随园的同时,也是在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正是在与随园的相依相伴中,袁枚完成了他个性的塑造。

在随园,无案牍之劳形,可以尽情地看他想看的书。

袁枚自幼好书,但「家贫难致」。为此,他曾写过一首《对书叹》。

《对书叹》

我年十二三,爱书如爱命;

每过书肆中,两脚先立定。

苦无买书钱,梦中犹买归。

可以想像,小袁枚路过书肆窗外,恰好瞥见里头陈列著几本慕名已久但无缘拜读的书,欲望驱使他步入书肆,而他未发育成熟的个头恰巧又不会引起掌柜注意。

在他如饥似渴地翻阅后,抬起头时发现天黑了,方才回家。当晚他做了个梦,梦里书就摆在枕边,近得可以闻到墨香。

正因为有儿时的经历,他才对借书有一番独到见解:书非借不能读也。

脱贫之后,袁枚看到好书,买买买。尽管他如此爱书,凡有人来借阅,袁枚必慷慨借予。家中藏书多达40万卷,晚年却捐掉了十之六七。

苦心收藏,缘何散去?因为智者不藏书啊!

室藏不如腹藏。三国儒将周瑜便深谙此理,家中书房空无一卷。鲁肃问他,他回答:「读完一卷烧一卷,反而都牢记于心。」袁枚身为一代文豪,当然不会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书,最好方式便是「散」。既敦促自己,又惠及别人。

不仅好书,而且好吃。

袁枚的好吃不似东坡的好吃。东坡是箪食瓢饮,能把饭当饭吃的。东坡小时候没口福,吃的是「三白」。何谓「三白」?一碗白米饭、一碟白萝卜、一勺白粗盐。但对东坡来说,足矣!包括后来被贬惠州,热带水果当饭吃,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佳话。

后世所推崇东坡的好吃,更多是他那种「以食解闷」的豁达。

袁枚不同。袁枚追求色香味俱全,他曾在《品味》一诗中写道:

《品味》

平生品味似评诗,别有酸咸世不知。

第一要看色香好,明珠仙露上盘时。

他遍集天下美食名点,编辑成册,名为《随园食单》。《随园食单》记述的菜肴、饭点和茶酒共326种,堪称提升吃货自我修养的百科全书。

就以茶叶蛋这样的平民化食物为例吧,按书中烹调指南,需「两枝线香」,约4小时。后人依此法尝试,果然煮4个小时左右的茶叶蛋,能恰到好处地腌入滋味。

有时,为求得食谱,他不惜屈躬。一次,某位姓蒋的朋友请他吃了道色泽美观、味道不俗的豆腐。袁枚当即索要食谱,蒋不予。

袁枚表示愿重金买下,蒋仍不予。袁枚急了,当场鞠了3个躬。蒋见状大笑:「子才(袁枚字)不曾折腰事权贵,而今却折腰为豆腐!」言毕,赠予食谱。

我们推崇袁枚的好吃,更多是他那种追求品质生活的态度!

当然了,袁枚只是美食家,不是烹饪家。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烹饪家的伯乐!

有位叫王小余的大厨,别人重金挖他,他也不愿离开袁家。有人问他为啥?王小余答:知己难,知味尤难。袁枚正是因为懂他以及他烹饪的美食,所以能留得住他。

直木奖得主杉森久英所著《皇室料理番》中,主角笃藏有句名言:「怎么能把我当个普通的厨师!我倾注了热情、气魄与美的菜肴,绝不逊于美术馆里的艺术品。」

是啊,顶级厨师做的都是艺术品!王小余做的艺术品,当然需要由袁枚这样的艺术家来品鉴!

不但好书、好吃,还好名。

某位朋友的儿子,年轻好学,拿著诗作来求教。袁枚读后,赞叹了几句。不料此人告别时却说:「本人不好名,先生千万别把我的诗拿给别人看。」

袁枚听后,十分鄙夷:「此人矜情作态,格局太小。」在他看来,能以诗文扬名天下,理所应当,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有位官人自称不好名,袁枚听后说:「孔子曾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圣贤尚且如此重名,何况你呢?」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觉得张爱玲拜金。其实不然,经济不独立,人格便难独立。张爱玲是李鸿章重外孙女没错,可惜到她这代,家道中落。父亲与她决裂,母亲嫌她累赘。

港大复课后,她需要一大笔钱才能继续上学。问母亲讨,母亲却回信让她早点嫁人。没办法,只能靠自个了。

于是,她拚命写作投稿,两年后,红遍了整个上海滩。不仅可以完成学业,还可以看电影、吃大餐,买中意的衣服,过想要的生活。

袁枚也懂,出名要趁早。由于他的文采和笔耕不缀,名望也日渐高涨。在时人眼里,袁枚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又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而三人中又首推袁枚。

有了这样的咖位,他的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甚至连海外琉球、高丽也有人前来求购。润笔费有时高得离谱,某次他替人撰写墓志铭,对方随手一打赏就是万金。

袁枚的孙子袁祖志在《随园琐记》中炫耀这事儿:「……五十年中,卖文为活,竟有一篇墓志赠银万金者,以故可以扩充园圃结构。」袁枚的稿费收入不但能养活全家几十口人,还能拿出一部分用于扩建随园!

除好书、好吃、好名外,袁枚还好游。

年轻时,袁枚遵循「父母在,不远游」,待在随园,陪伴母亲享受天伦之乐。及至母亲逝世,他已64岁高龄。守孝三年后,他开始了壮游。

别人劝他一把年纪了,安安心心居家养老,了此余生。袁枚表示我不听,我不听。他立志要做一个背包的诗人,活到老,游历到老,创作到老。

袁枚对大自然的钟爱,使得他战胜了肌体上的衰老。67岁那年,他登天台、游雁荡,渡钱塘、过兰溪,且吟且行,不亦乐乎。他写下了《周孝侯斩蛟台》、《立夏日过天姥寺》、《观大龙湫作歌》、《还山》等诗作。此外,他还绘制了《游雁荡图》,装裱长轴,带回随园,悬挂壁间,供人观赏。

袁枚四十多岁时,曾请相士胡文炳算过一卦。胡文炳预言,他63岁得子,76岁寿终。到63岁时,袁枚果真老来得子。他就觉得胡文炳算的准,料想76岁时大劫难逃。于是到了这一年,他深居简出,坐等人生最后一刻到来。

没成想,袁枚挺过了这年除夕。这一挺,袁枚又多活了6年。既然向天再借到6年,又岂能不好好度过?于是,次年起,袁枚又开始了壮游。直到去世前一年,他还重游扬州、苏州,到无锡,过慈溪。

不禁联想到作家倪一宁写过的一段话:在路上看到一对老情侣。老爷爷墨绿色绒外套,是老克勒式打扮,挽著女伴。老太太拄著拐杖,上衣皮夹克,下身浅蓝色牛仔裤,还是BF风那种。左手中指戴著造型朋克的银戒,夹著一根烟,边走边抽。看得我好振奋。

才不要推著轮椅看夕阳呢,我要我们健康、聪明、矫健且酷酷地老去,没入土前坚决不做尘,只成为风。

如何老去,袁枚教会了我们。

世俗如此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袁枚教会我们,不必太在乎世俗看法。

袁枚14岁时就写下了名篇《郭巨埋儿论》。在他看来,郭巨为孝母而埋儿的行为不近人情,如此的观点与封建礼教相去甚远。

年长以后,他公开招收女弟子,开女子教育之先河。这在当时亦是惊世骇俗的大胆创举。要知道,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天下士人觉得老老实实当官才是正道,袁枚却选择辞官归隐,徜徉于书与美食间。

别人劝他安心养老,他偏要做一个背包的诗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太在乎世俗看法的袁枚,活成了清代集大成者。

如果非要究其成功秘诀,《明朝那些事儿》结尾有句话能很好地诠释: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近日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清代大诗人袁枚的一首诗《苔》被才华横溢的乡村教师梁俊和可爱的小姑娘用现代歌曲的方式唱了出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袁枚不仅用著短短的四句诗歌描写出了历来不受人重视的苔藓的生长状态,也将苔赋予了顽强拼搏,努力向上的精神。这首诗不仅仅是苔藓在平凡中生长的写照,也是袁枚生活和思想的写照,更是梁俊和他的学生们的写照。其实《苔》这首诗还有另外一首「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处是斜阳?」这首诗通过咏叹青苔的生长环境的贴点,让我们感受到了苔受本性和境遇种种限制的苦闷。两首诗一起读,让我们对袁枚产生了更大的兴趣。那袁枚到底是何许人呢?

袁枚

袁枚,字子才,号存斋,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三月二日,卒于嘉庆二年(1797)十一月十七日,身历清康、雍、干、嘉四朝,主要生活在乾隆盛世。祖籍杭州,七岁入学,十五岁补廪,二十三岁中举,二十四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在乾隆五年至乾隆十三年(1740—1748)他曾两度入仕,后决意乞归,入随园颐养天年。通过考察康雍乾嘉四朝的知识界群体,再看袁枚诗歌,如戴震、郑板桥、蒋士铨等人均与他有过交集,可知袁枚在清代前中期学术界中的地位。袁枚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两个字来形容,其在思想史、文学史、诗歌和散文创作等领域均有巨大的成就。在乾隆时期与赵翼、蒋士铨起名,相较于后者,袁枚的全面研究尚有不足。他的诗、古文、骈文、文学评论,具有超于常人的成就。根据沈玲的《袁枚诗学研究》,目前袁枚被称为「文学史上的突进者」、「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人性的通达率性者」,而袁枚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上。作为性灵派的代表诗人,据闻其诗每一首都是好的。

袁枚作品《随园诗话》

根据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张健教授的划分,袁枚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文哲、史地、艺术、动植物、器物等五大类。民国学者杨鸿烈曾在《袁枚评传》里说「袁子才是一位中国罕见的大思想家,差不多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诗歌无论什么种类,都有自己的哲学思考。无论是对光阴不由人(一日复一日,流水何匆匆!幸而天下人,光阴与我同)的反思,还是对古今人不同(我见书中人,与今不相似。我醉还问书:毕竟何人是?)的感悟,在惋惜之外,更添一股超脱之感。这是笔者对袁枚最欣赏到地方。袁枚的诗歌里面,虽然有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感,但跟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那种积极向上不同,带有更多的哲理色彩。对于袁枚的研究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上就是笔者对袁枚及其诗歌的初步认识。

清朝文人生活

参考文献

1. 沈玲:《随心随性,随情随缘——袁枚诗歌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张健:《袁枚诗新论》,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版。

3. 章培恒等编:《袁枚诗歌选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宋逸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一个个没有见识的样子!

这样的随情小诗多矣,看吧,这就是平时不读书的结果,一个个文化素养缺失严重。


水止无恒地,云行不计程。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唐 吕温 《送文畅上人东游》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南宋皇帝 赵?(xiǎn) 《在燕京作》

这首诗有个悲伤的故事,有兴趣的去查资料。林和靖就是林逋,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位。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 张九龄 《赋得自君之出矣》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宋 文天祥 《端午即事》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唐 白居易 《夜雨》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唐 李白 《长相思》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余尺,花落成枯枝。——唐 李白 《独不见》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唐 韦庄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南北朝 江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近代 秋瑾 《菩萨蛮·寄女伴》

论到雅致,今人确没法跟古人比,古人短短几个字,撩情细如丝。


好了,开头几句是开玩笑的,别多心。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与其说是袁枚小诗感动人,不如说是梁俊老师与他的山区学生平凡的故事打动人心。

当我们还在新年里尽情挥霍青春时,当我们在人情世故中肆意张扬自我时,当我们羡慕那些成功人士感慨自己卑微时,这群来自贵州山区的老师和孩子们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课。1 为默默奉献的支教老师点赞,为孩子们乐观积极的努力精神点赞。

央视大年初一《经典咏流传》舞台上,梁俊老师背著吉他,孩子们穿著民族服装,一起演唱著《苔》,纯真自然的声音犹自天籁,他们来自贵州石坎乌蒙山,是一群大山深处的师生,梁俊老师支教山区两年多,教山区孩子们学诗,写作,与孩子们一起生活。他说「原来我也可以做些事情,大山的孩子们也一样,找到生命的价值,等到绽放出来的时刻。我觉得这个比外表重要。」

梁老师只是千万支教老师中平凡的一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山区孩子们带来希望和知识。苔花,生长在阴暗潮湿之处,花开犹如米粒,毫不起眼,但凭一股生命力量,也能像牡丹开放。这是对生命的礼赞!而这群来自山区的师生,不也是开在大山深处的苔花吗?总有一天,春风吹来,花儿自然开。

来自山区老师和孩子们的平凡故事才真的打动人心,为他们点赞!

2 平凡卑微,也可有向上的精神力量。

这是一首励志诗,不知清朝有没有屌丝?但真的是给平凡卑微的我们很好的心灵鸡汤。

成功的人士毕竟是少数,我们在羡慕他们的时候,也在感叹自我的渺小卑微和平凡,犹如尘埃,终为尘埃,那么存在的意义呢?

无论是牡丹,国色天香,还是苔花,渺小卑微,都有开放的自由,都有绽放的精彩,有人欣赏牡丹的大气,也有人喜欢苔花的与世无争,孤芳自赏。无论哪样,做好自己,都是对生命的尊重,都是对生命的礼赞,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体现。

相比于牡丹,我更愿做默默无闻的苔花,做好自己,努力向上。

致敬所有默默无闻却努力打拚,活出自我的人!


恰好前两天在《经典咏流传》听到了这首诗被演唱出来的版本,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当时就被唱哭了,是真的。我想,跟我有同样感觉的人很多。

那我们要讨论它为什么能打动人心,个人认为,得从几个方面来讨论。

近年来这类文化类节目很受欢迎,从诗词大会,到见字如面,再到这个经典咏流传,节目在推陈出新,但归根结底还是想要通过更丰富的方式引导更多的人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现在,这类节目受众面非常广,而它又恰恰出现在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时。流传这么多年,它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一个契机。

其次,是它的再表现形式。本来是一首简短的小诗,被老师以及学生们用优美简单的旋律唱出来,不知道您是不是,我就听了一遍,现在都还能唱出来。如果诗歌都以这种方式记忆,我想很多人不知不觉间就背下来了。旋律,是它迅速传播的又一载体。简单,好听,惹人喜爱。

好,以上都是外因,最重要的一点,还在诗的本身。任何一个事物火起来,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首小诗本身具有火的质素,有能打动人心的力量。为什么?

诗,浅显易懂,文艺,正能量。没有佶屈聱牙艰深的字眼,任谁都一看就懂。

阳光不到处,青春恰自开。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苔藓自然生长出绿意来;花朵小如米粒,也和牡丹一般绽放自己。

可以结合诗人写这首诗的处境来理解,其他答友这点都说得很充分了,就不再赘述。

但读完,并不需要查询资料,都已经能够切身体会到诗人的处境,心态。而这种情感,恰恰是能引起人们情感共振的。

每个人的出身不同,机遇不同,经历不同,有时难免会处于「阳光照拂不到」的角落,可那又如何?哪怕再卑微,再低谷,也要找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全力绽放。

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诗歌最动人的力量,跨越千年,不因时光而褪色,仍拥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古人发出的慨叹,引发今人的共鸣。

每个人都会遇到,每个人都可以用来勉励自己,每个人都能对号入座。噢,对,是每一个普通人。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从一个稚童口中以天籁般声音轻轻唱来,令我想起泰戈尔诗歌里傍晚的村庄,一个少年清越的歌声传遍大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那个小女孩就是苔花啊!而且牡丹真的开放了,画面感非常强烈。

倾听这首诗我陷入了思索,或许人类面对弱小所产生的那股悲悯之心是与生俱来的,如同母性是女人的天性,悲天悯人的情怀或许也是人类的天性。

「诗根本不是教训人的,是在感动,是推、是化」------顾随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王国维

王国维此言真是精辟,一个轻视一个重视半点不相违,且面对同一外物。真性情的诗人必有一颗斜睨众生的帝王之心,同时这心也会谦卑如尘土。

《苔》虽然格局不大,微言大义,有言志,有情怀。

让我感动是袁枚的诗心,他看见了微不足道的苔花,且细诉了她的心思。

中国中西部的孩子们就如这苔花,借一支歌言志,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深思流泪了。


中国版的「丑小鸭」。

自强不息,生命不止。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首先谢谢邀请,这首小诗写得太励志了,不以身居高位而目空一切,不以身份低微而妄自菲薄。就是一朵花,非常渺小,在阴暗潮湿遮阳处,但是她也要开出属于自己的芬芳。记得看过一句话,好像是一个日本诗人写的:「你看也好,不看也好,我就是要开花」。起初看的时候感觉写的太平白了,但细细品来,感觉非常的有寓意,就是不管你看或不看就它就在那里绽放属于自己的绚烂,不为取悦别人。

记得我在上班的地方,在窗户上有一朵青青的小草,然后刚开始见到时只有几枝嫩芽,过了一个月多月之后,天已经非常冷了,他却长的茂盛起来,,我当然拍的照片写了一个小诗发表在QQ空间里。 窗隙草

石隙生碧草,薄土滋丰茂。

沙尘逐日侵,风雨殷勤扰。

叶残凋秋意,芯含报春晓。

映窗孤影寒,婆娑辞燕杳。


我们首先看汉乐府《长歌行》里的两句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来了,不管生命贵贱,不管是牡丹还是袁枚笔下的小苔,都一样放射出生命的光辉。就像现在我们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小命运,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只要你不负春光,努力奋斗。袁枚这首小诗契合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主旋律,这就是它能打动亿万人心的原因。

我也写过一首小诗,意境和袁枚的小诗大致相同,我也拿出来献个丑。

蟋蟀

——冰焱

雨后的夏夜

小屋的墙角, 有蟋蟀在叫

不悦耳 却是天赖之音

银河宽广

在头顶流淌

星群绚烂

在空中燃烧

这小精灵 会不会注意到了

也许从没有去想过这些

只在短暂的生命中

用心唱自己的歌

听,一只,两只

奏起乐章

和星河一样和谐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这首沉寂了三百多年的诗突然火了,除了网路媒体推动的原因,也是诗作自身的魅力所在。这是一首励志小诗,正好契合了当前人们积极向上的心态。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依然有一抹绿色悄然绽放;默默的苔藓那么微不足道,也像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一样却依然倔强的绽放著自己的光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认真地把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的绽放给这个世界,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可取的一种态度。我在英国苏格兰高地旅行时,就被一种特别的苔藓深深的震撼。终日不见阳光的陡坡上一种苔藓深深的根植在贫瘠的土地上,却顽强的绽放著自己的芳香,那么渺小,悄然开著、无人喝彩,却那么顽强的开放,丝毫不自惭形秽。我们对待生活也应该是这样,在逆境中依然体现自身的价值,充满自信,积极向上。(谢谢邀请。)(图片是自己在苏格兰高地四姐妹山所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