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间:

最理想的是孩子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里面放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具。

如果不能给孩子自己的房间, 我们可以在房间里隔一个空间, 孩子就会觉得他是独立性的个体, 和他的母亲是分开的两个人, 同时他在家庭里也有自己的空间, 就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使用这个房间。 有了他们自己的生理环境也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己心理层面的环境, 因为生理层面的环境会对心理层面的环境造成影响。

二、光线:

尽量充分地利用自然光。

三、空气循环、温度与湿度:

通过空气循环有新鲜的空气, 但是如果是很冷的时候, 温度相对于空气循环可能会更重要一点, 但是当孩子移到另一个房间时我们可以把之前的房间通下风。 温度对于新生儿尤其重要,他们出生后的2,3周无法自己调节自己的体温, 所以温度要相对要高一点(25摄氏度), 之后可以再低一点像是(18-20度)。 还要考虑湿度, 如果环境很干燥我们需要提高湿度, 因为孩子有一些粘膜体表, 当空气过于干燥时会裂开, 这样微生物容易侵入。也许孩子出生最初需要生活在比较人造的环境, 但是一点点我们将孩子引入真实的生活环境。

四、颜色:

颜色必须让环境看上去非常和谐。要是浅色的,墙上的颜色可以是柔和的, 但是教具的颜色需要是明亮的来吸引孩子。 不能经常改变环境, 因为孩子需要建立参照点,这样才会产生安全感。

?

五、家具、教具以及环境里的其他物体:

所有物体都要符合实际的, 具有良好功能的, 每一样物体都要有自己的功能在那里, 每样都要干净, 完整, 不要有零部件缺失, 还要有秩序摆放, 所有的东西都要始终很完美, 没有任何东西是多余的, 要是被需要的, 并不是因为你喜欢才放那里, 而是孩子需要这件东西来充分发展自己, 也意味著每样东西都要有智能目的(INTELLIGENT PURPOSE) ,也就是说每样东西都能帮助孩子发展某项技能, 具有相同功能的教具我们通常只需要放一个就可以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