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废墟,建筑物,老旧。(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日本所有者不明的土地过多,日本政府通过法条管理。(图/取自Pixabay)

记者林莹真/编译

日本所有者不明的土地越来越多,预计到2040年时,土地总面积逼近北海道。为了不让不明土地增加,危害公共事业发展,日本内阁会议5月17日通过法律,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出售这些所有者不明的土地。

据《日经中文网》报导,所谓的「所有者不明土地」指的是,无法从不动产登记簿上确认所有者、连络不上所有者的土地,尤其有些土地从未被(办理)继承,甚至有所有者所在地不明等情况。

报导指出,日本所有者不明土地不断增加,节制2016年已经有410万公顷的所有者不明土地,超过九州本岛面积,一旦放任不明土地增加,预计2040年就会增加到720万公顷,逼近北海道面积。

所有者不明土地增加恐怕妨碍公共事业发展,政府无法取得土地再开发,难以管理空置土地还无法征税,不能保证不会成为灾害隐忧。推算从2017至2040年的损失及成本,至少亏损6万亿日圆(约新台币17300亿元)。

因此日本政府此次通过的法条,针对未正常登记所有者的土地,给予登记官调查权限,若调查后仍没有所有者,就可以让土地自治体、企业提出申请,由法院选择将所有者不明土地出售

报导分析,此次的法条或许扩大自治体及民间活用土地的可能性,但这次满足法条条件的土地仅占全国的1%,要解决所有所有者不明土地稍有难度,也要考虑未来如何避免所有者不明土地产生,以及如何管理、活用这些土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