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这「诸葛四友」大约说的是「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博陵崔州平」这四人。

这四人都是汉末三国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物。既然实际存在,那么翻检史籍,便有可能得知四人后来的下落。具体如下:

石广元,即石韬,字广元,颍川人。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获得荆州后,石韬出仕曹氏。至曹魏文帝黄初年间(220年-226年),历任郡守、典农校尉等职。魏明帝太和年间(227年-233年),诸葛亮北伐出陇右后,听闻石韬、徐庶二人的仕历,还曾感叹「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徐元直,即徐庶,字元直,颍川长社人。他一度出仕刘备。建安十三年曹操征荆州时,他同诸葛亮一起随刘备南逃。途中,因其母被俘,而离开刘备阵营,转投曹氏。至魏文帝黄初年间,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等职。于上文所提到的那次诸葛亮感叹的几年后,病逝。

孟公威,即孟建,字公威,汝南人。他也出仕了曹氏。魏国的凉州刺史温恢于魏文帝黄初中病死后,孟建接替其担任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曹魏明帝太和五年、蜀汉后主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北伐再出祁山时,曾在给司马懿的回信中请杜袭替自己向孟建致意。

崔州平,即崔钧,字州平,博陵安平人。其父是曾任司徒、太尉的崔烈,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李傕、郭汜占领长安时,为乱兵所杀。崔钧自己,则曾在灵帝朝担任虎贲中郎将,后又曾任西河太守,参与讨董。之后隐居荆州,成为诸葛亮之友。随后便史无所载。由于他的年龄应该要比其他三人大出不少,到石、徐、孟三人仕魏的年代,崔钧可能早已离世。


谢邀!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之时,与许多荆州名士都有交往,其中石广元(名韬)、孟公威(名建)、崔州平(名钧),徐元直(名庶)和诸葛亮最为要好,合称为「诸葛四友」。后徐庶、石韬、孟建三人均在魏国为官,诸葛亮则为蜀汉丞相,而崔均则下落不明,没有记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