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为大学生举办的活动,目的在于让他们出社会之前先有正确的认知与心理准备。我不是大学生,而且当天还带著恩宝一起去,所以不敢占好位子,刻意在活动开始时才到最后一排入座。只是才开始就让我看到讽刺的画面:都牺牲假日跑来这里学习了,却盖起外套、在椅子上呼呼大睡是哪招?

忽略那两位没把握机会学习的孩子,我还是专心听讲座好了。结果蔡祐吉老师一出场就让全场惊呼:黄色西装,好亮眼啊!这让随后出场的王东明老师恨得牙痒痒,直说下次要准备亮片装拚场才行。不过真正的亮点,还是在两位老师的互动上面,一下亏来亏去一下又互踢皮球,但该说的重点都没有忽略。如果不是有相当的默契,在台上这样玩其实很冒险,万一其中一人接得不好,整个场子都会冷掉。这也让我有一个思考:当自己有选择权时,我们会选什么样的伙伴?重点在于有名气,还是有默契?

DSC_1986  


至于讲座的内容,其中几个重点让我很有感触:

1.请假是请示,而非告知
当然,重大事件、紧急状况或突然生病等不可预知事项,临时告知公司需要请假是免不了的。但如果是事先知情、可以安排等事务,向主管请示则是个基本态度。我在服务业当主管时,曾经遇过员工临时打来请假,也不说什么事情;后来才得知他是陪女朋友去看电影。事后我与经理善意告知他这么做不妥当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请假是我的权利,不行吗?」

那次我保持沉默,由经理去对他五雷轰顶。不过我在心里回答他:当然行啊,请假是你的权利。但是之后要不要给你加薪、帮你升职,那可就是主管的权利了!

2.由小见大,别以为错字没什么
我发现许多人抱著一种心态(不只年轻人如此),就是不认为写错字有什么关系。当然了,跟朋友聊天时不必太计较,非朋友无法互动的私人版面也就算了。但是写文章、写履历表、写工作报告或会议纪录时,如果也抱著这种态度,那可是会被大大扣分。商业合约书,很可能因为一个错字或漏字而失去原有效用。如果平时没有养成仔细选字、校对的习惯,到了重要关头,非常容易出状况。很多企业会从履历表的文字,判断这个人是否细心、值得信任,所以千万别不当一回事。

3.别挑工作,先累积经验
曾经遇过一个刚退伍的年轻人,自以为有相当的能力,结果去几间大公司求职都碰壁。朋友好不容易帮他介绍一份工作,他却又以福利不忧为由、放企业鸽子没去报到。跑来我这诉苦时,我只点他一件事:「企管系毕业的年轻人何其多,你有什么赢过别人的地方?」

企业为了节省教育训练的金钱与时间成本,征人时多半会选用已有相关经验的人才。即使这一行没经验,若是在服务业或社团活动里有些资历,对自己也是有加分效果。就怕经验趋于零、却又对工作挑三拣四,如此眼高手低,是不可能受到青睐的啊!

(摄影:京城创艺 李晨玄)
10955582_1659461974266712_7828180973252310558_n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祐吉老师做了一个尝试,请台下听众在下午三点半时传讯给他,第一个准时传讯的人,就可以拿到他的著作《求职力》。结果有人提早十几分钟、有人提早两分钟,更多的是根本没传讯息,只有三十个人在刚好的时间做这件事。座谈接近尾声时,祐吉老师直接点大家一个观念:「如果这是一场征才活动的话,除了成功的三十位同学以外,其他人都可以离开了!」千万别忘记:准时、积极的企图心,都是企业用人的基本要素。在离开校园之前,请先学会做人的观念、并且磨练做事的能力吧!

会后还是有好多大学生留下向两位老师请益,真的很积极!
DSC_19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