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知幾未來研究院(微信公眾號:zhijiDNA)原創。

2019年一項針對兩年前接受過糞菌移植的自閉症兒童的隨訪顯示:兩年後,大多數胃腸道癥狀的改善都維持了下來,而自閉症相關癥狀則比治療剛結束時改善得更多(嚴重程度降低約50%)。

兩年中,腸道菌群整體多樣性及重要菌群相對丰度的持續顯著增加。其中,雙歧桿菌屬和普雷沃菌屬,分別增加了5倍和84倍。這一研究說明強化菌群移植對於治療有腸道癥狀的自閉症兒童具有長期安全性和高效性。研究名稱:Long-term benefit of Microbiota Transfer Therapy on autism symptoms and gut microbiota

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發表時間:2019年IF:4.122DOI: 10.1038/s41598-019-42183-0

如果你是知幾未來研究院的老讀者,那麼你或許還記得在我們出品的《中國孤獨症患者全景報告:他們不安靜、不浪漫,他們中的大多數也不是天才》中,我們曾提及孤獨症(自閉症)和腸道菌群的關係:

  1. 約四分之三的自閉症患者同時伴隨胃腸道問題。
  2. 迴避性/限制性攝食障礙、續存在極端和有限的食物偏好是自閉症患者的常見特徵。如一些ASD兒童只吃固定的幾種食物(或某幾種顏色的食物),並堅決拒絕飲食方式的改變,挑食嚴重。
  3. 腸道微生物可以影響血腦屏障的通透性。

因此,通過抗生素、補充益生菌、糞便微生物群移植(FMT)等手段來調節腸道菌群,也被認為是改善自閉症患兒胃腸道狀態和自閉症相關行為癥狀的潛在途徑

點擊閱讀:中國孤獨症患者全景報告

不過,儘管近年來報道了不少通過腸道微生物干預法成功改善自閉症的嘗試;但不可忽視的是,對於干預期結束後的追蹤卻並不是太多

  • 這些孩子如今的身體狀況如何?
  • 自閉症相關癥狀是維持了、持續好轉還是變得更糟糕了?
  • 有沒有帶去一些後續或長期影響?

我想,是每一個人都可能會提出的疑問。

針對這些疑問,今天我們將和大家分享一篇刊登於2019年4月《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最新研究——公布了接受糞菌移植手術兩年後,對自閉症患兒的隨訪結果。

我們先來簡單的回顧一下兩年前那場糞菌移植手術。

18名被確診為有腸道和自閉症癥狀的兒童,接受了一項開創性的微生物移植治療,這項療法被稱作是Microbiota Transfer Therapy(MTT)。MTT的流程包括:持續2周的抗生素(萬古黴素)治療、排便及清理腸道,以及接下來進行的1-2天高劑量的糞菌移植(FMT)和後續7-8周使用胃酸抑製劑的日常維護。

在當時10周的MTT治療和8周的隨訪觀察(總共18周)中,可觀察到包括便秘、腹瀉、消化不良和腹痛癥狀在內的胃腸道癥狀減少了80%,自閉症相關癥狀和腸道微生物群的顯著改善,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普雷沃特菌(Prevotella)和脫硫弧菌(Desulfovibrio)的丰度都有明顯增加。

換句話說,當時的干預治療是相當成功的

而此次的研究,報告了治療完成兩年後對18名參與者的隨訪,結果更加驚人。

不僅大多數胃腸道癥狀的改善都維持了下來,自閉症相關癥狀也在持續、穩定地改善,甚至比治療剛結束時改善還要更多。

具體來說,根據胃腸道癥狀評分量表(GSRS)平均減少58%,異常排便天數(每日排便記錄或DSR)平均減少26%。在為期兩年的隨訪中,ASD的嚴重程度比基線低47%,只有17%的患者被評為嚴重,39%屬於輕度至中度,44%的患者低於ASD診斷分值;家長評定的社會反應性量表(SRS)評估則由89%下降到47%。

18例自閉症患兒停止治療後2年隨訪中胃腸道癥狀及自閉症相關癥狀的變化。星號(方框圖頂部)表示變化的顯著程度

同時,腸道菌群整體的多樣性顯著增加,重要菌群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a)和普雷沃菌屬(Prevotella)在兩年間分別增加了5倍和84倍(編者按:典型自閉症兒童的糞便和口腔中往往能觀察到普雷沃菌屬減少),且兩年後腸道菌群的整體多樣性也高於第18周隨訪時的水平

這一變化也意味著,MTT干預已經成功地將腸道環境轉變為更健康的狀態,並對胃腸道和行為癥狀產生長期的益處

胃腸道癥狀(GSRS)的改善與自閉症行為癥狀之間存在強關聯
雙歧桿菌、普雷沃菌和脫硫弧菌相對丰度的變化

該研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證實糞菌移植在臨床中長期療效的研究。「我認為,這對於自閉癥狀患者來說,是最重要的進步」,該文章首席作者、澳大利亞著名的胃腸病學家Thomas Borody指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也強調了這些自閉症患兒所展現出來的共同特徵,包括:剖腹產分娩、母乳餵養減少、抗生素使用增加、母親和孩子纖維攝入量低。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致腸道細菌的多樣性。

目前,該團隊正在優化劑量和持續時間,未來或將進一步提高療效,並針對不同案例提供不同的劑量及治療方案。

Thomas Borody是澳大利亞糞菌移植開創者,他在澳大利亞率先使用FMT治療結腸炎和難辨梭菌感染,並首次使用口服FMT治療ASD兒童。自1987年以來,已經超過有18000例糞菌移植在他所領導的悉尼消化系統疾病中心完成

參考資料

[1]Dae-Wook Kang et al, Long-term benefit of Microbiota Transfer Therapy on autism symptoms and gut microbiota,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DOI: 10.1038/s41598-019-42183-0

[2]Kang, D. W. et al. Microbiota Transfer Therapy alters gut ecosystem and improves gastrointestinal and autism symptoms: an open-label study. Microbiome (2017). DOI: 10.1186/s40168-016-0225-7

相關閱讀

【文獻彙編】孤獨症和腸道微生物干預法??

【文獻】益生元+飲食干預可緩解自閉症癥狀

【研究解讀】IBNS官刊:3歲前寶寶腸道微生物被破壞,會影響大腦發育

【研究解讀】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20年來,患小兒多動症的孩子急劇增加

【文獻彙編】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自閉症?

【深度報告】他們不安靜、不浪漫,他們中的大多數也不是天才??

【文獻】益生菌補充劑在兒童孤獨症譜系障礙中的應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