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審計項目的總結、經驗分享中,有些審計人員會很自豪地說:經過與被審計單位經辦人員的鬥智斗勇,終於拿到了審計證據。確實,鬥智斗勇能夠考驗審計人員的勇氣和智慧,也表現出決心和耐心。

只要有經濟活動,就必定有人的參與,必定伴隨著人的活動。審計工作也離不開與人打交道。即使利用了更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審計模型的運算獲得審計線索,但審計人員還不是需要與被審計單位各層級的人進行詢問、溝通、訪談,還需要利用個人的專業經驗進行職業判斷。

(一)

審計工作大部分時候都是很枯燥的,當有重大審計發現時的激動和興奮都是短暫的。而在實際工作中,還有一部分審計人員很容易陷於「與人斗其樂無窮」的樂趣中。有些審計人員把審計項目中的「鬥智斗勇」當作一種樂趣,一部分原因真的是工作所迫,另一部分原因是成就感。

陷於「鬥智斗勇」的審計人員往往有幾種表現:

1.把所有被審計單位的人員作為「假象敵人」,預設審計範圍內一定會有違規行為的發生。

2.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鬥智斗勇上,而忽視了審計項目的主要目的。

3.以「打敗」鬥智斗勇的對象為成就,忽視審計發現是否全面、客觀、證據確鑿。

4.糾結於細節和戰勝對方,忽視了時間成本。

5.看問題的角度更多地針對人,而不是針對事情。

6.很容易被對方的情緒所左右,採取針鋒相對的手段。

7.把絕大部分精力投入發現問題,而不剖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不思考問題如何整改。

(二)

暫且不說審計不同於紀檢、監察,就是從內部審計的作用來說,提高組織風控水平,提升組織運營效率、改善經營效益,為組織創造價值才是內部審計要發揮的作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審計工作是為了揭示問題,是為了救人而不是整人。審計越早發現問題的苗頭,越是對管理人員的保護。這是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應該對外宣傳的。審計部門要和被審計單位建立合作關係,而不是樹立敵對關係。

審計人員需要在某些時候「鬥智斗勇」,但這只是技術層面,審計人員更應該站在組織的整體角度,全局性地審視整個審計階段。審計人員不要站在被審計單位的對立面,不要以「鬥爭」的姿態出現,而要以合作的姿態出現。要讓被審計單位理解、接受、支持「審計工作是在幫他們」這個理念,而不是在「整」他們。與被審計單位發生衝突時無法避免的,這很正常,審計人員要正確處理衝突,而不是讓衝突演化成矛盾,並升級到相互的人身攻擊。

(三)

也許「鬥智斗勇」比「敷衍了事」更能有審計成果的產出,但審計項目負責人、審計經理、審計負責人就要權衡審計成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審計成果本身要大的多。這是審計人員要面對的客觀現實,需要與審計利益相關方,尤其是管理高層、董事會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本人公眾號:內部審計思想(one_auditor),已經有一萬四千多名內審人員關注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