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亦川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据香港星岛日报网消息,有香港网友在社交网络发帖表示,6日举行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自己前座的考生一直放屁,导致自己一直憋气,大脑空白,无法集中精力考试。不但答题受到影响,就连衣服都沾满屁味,让他忍不住大骂前座考生根本没有公德心。

谈到“放屁”,近期也有网友爆料,在古代日本,也有一种专门的职业 “屁负比丘尼”,工作内容主要是当贵族女子放屁的一瞬间,主动挺身而出,并承认是自己的屁。

“屁乃腹中之气,岂有不放之理”,“放者欢天喜地,闻者垂头丧气”。 据Vox网站介绍,不管你是否想隐瞒,每个人每天都要放屁10—20次,每个屁背后还有不少小秘密。

1. 你的体内每天产生500到1500毫升气体,要放10—20个屁

虽然比想象的要多,但是确实有研究做过测量。梅奥诊所研究肠道微生物群的胃肠学家Purna Kashyap说,这些气体主要由结肠中以人体摄入的食物为食的细菌所产生。我们每天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谷物和水果,有一部分碳水化合物没有消化它们所需的酶。这些碳水化合物最终进入大肠,微生物将其分解发酵产生能量。作为副产品,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气体。”

各种各样的食物都含有一些无法完全消化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几乎所有的豆类、大多数蔬菜、全谷类食物,会导致肠道每天产生500到1500毫升的气体,相当于一桶大可乐。

2. 气体中99%的成分没有气味

产生的气体比我们想象中多很多,重要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的气体都是无味的。

氢气、二氧化碳和甲烷占大肠产生的气体体积的99%,这些气体都是无味的,因此大多数时候的屁实际上根本没有气味。

屁中强烈的臭味很大程度上源于1%左右的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细菌通过消耗硫来产生含硫气体,而许多食物含有硫的成分。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些容易放臭屁的食物,如豆子、洋葱、花椰菜、抱子甘蓝、花椰菜和奶制品,均含有硫的成分。

3. 口香糖和苏打水会让你放屁更多

除了细菌产生的气体之外,肠胃气体还源于无意中吞食的空气。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没有气味,但它发出的声音和放屁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有些气体是在睡觉的过程中吞咽的,而有些是通过喝碳酸饮料,嚼口香糖吞进去的。

4. 放屁是肠道生态系统健康的表现

很多人认为放屁是很不幸的事情,但在多数情况下,屁只是肠道复杂的细菌生态系统的副产品。想象一幅美好的画面——各种微生物欣欣向荣。当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进入结肠后,一些细菌会将其分解,将副产物分享给其他细菌,整个微生态为之受益。在细菌产生气体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维生素、脂肪酸,帮助维持结肠内膜,为免疫系统提供支持,为人体带来好处。

5.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屁不太臭

实验已经证实,我们觉得自己放屁的味道没有其他人那么难闻。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对一种气味逐渐习惯。你进入别人的房间会闻到不一样的气味,但自己的房间就没感觉。每个人的体内细菌会创造特有的混合气味,与其他人不同;你的屁对自己没影响,但辣了别人的眼睛。

6. 屁可以被点着

有不少搞笑视频演示放屁点火,这一点是真的。屁主要由甲烷、氢气等可燃气体组成,因此可被点燃。当然,这一行为很危险,有些人尝试时把自己的菊花也点着了。

7. 憋屁不可能憋没

屁能不能憋着不放?很多人憋住会觉得屁消失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屁是一种气体,除了从肛门出来,没有别的出口。它可能逐渐泄漏出来,缓慢到让你没有意识到。

8. 药物可以减少放屁

有一种名为Beano的非处方药可以减少放屁,对照实验发现受试者在吃了豆类饮食后几小时内产生气体量减少。它的原理很简单,药中含有一种叫做α-半乳糖苷酶的酶,可以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切割成更短、更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让它们在你的小肠中被分解,而不是到大肠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

当然,只有你服药后才能防止气体产生,停药后还会继续放屁。

9. 刻意减少放屁不是好主意

Kashyap说,大多数人没必要为了面子限制自己放屁,放屁是肠道细菌和饮食平衡的结果。这些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是肠道细菌的营养来源,不要破坏这种微生态系统。

许多人认为自己放屁太多,其实是因为便秘无法控制气体在肠道中的流动;或者是他们的肠内气体量与常人是相同的,但会以更频繁、更小的剂量释放出来。无论如何,刻意改吃一些产气量小的食品,或者吃药都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对肠道造成伤害。

当然,有些人确实肠内气体过多,感受到痛苦的腹胀、胀气,这可能是疾病的征兆,比如乳糖不耐受,那么就需要找医生解决了。

参考资料:

https://www.vox.com/2014/12/4/7332411/fart-flatulence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