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甲骨文象形為「二人坐在一起吃東西」,能坐下一起吃飯,意味著人與人之間能(或能尋求)和諧共處。

願,字源意義就是「原心」。

鄉愿,從字源意義解釋:從心底里表示願意共處。

為了共處,而顯示出原則不堅定,求妥協不求對抗——如此理解鄉愿,就知道鄉愿者類似於海德格爾說的「常人」,常人的本性是隨波逐流,不能辨識前進的方向。

德的甲骨文象形含義是:選擇前進的方向。

賊的本意,見《説文解字》:賊,敗也。敗的甲骨文象形含義:敲破尊鼎,損毀家當。

之的甲骨文象形含義:足履平地,徒步前往,可理解為「在坦途上前行「

也,本字是「蛇」,隱喻貪婪。

鄉愿,德之賊也——結合字源意義可解說為:一味求妥協而立場不堅定的常人,在坦途上前行時,因貪婪而損毀了選擇方向的能力。

常人所貪婪的東西,就是私利。故而「鄉愿,德之賊也」可解釋為:鄉愿者無德,即使走在坦途上,也因為私利而不能把握自己的方向。

《傳習錄·錢德洪錄》:先生自征寧藩已來,天下謗議益眾,請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業勢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重;有言先生之學日明,故為宋儒爭是非者亦日博;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後,同志信從者日眾,而四方排阻者益力。……先生曰:『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鄉愿的意思在。我今信得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著些覆藏。我今才做得個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說我行不掩言也罷。』」

尚有些子鄉愿的意思在——意味著:還有那麼一些常人的低級趣味,不能徹底脫離自我的局限,從而在方向上還有些不清不楚。

破除鄉愿後,王聖人達到了「狂」的境界。狂,造字本意是「被目標吸引,像犬一樣快速奔向目標」,隱喻「發現目標後迅速向目標挺進」。所謂狂者,實際上也是王聖人對自己已經到達「聖人之胸次」的謙稱。達到聖人胸次的境界後,王聖人得以「信手行去,不著覆藏,行不掩言」,即知行合一的境界。

解讀古文,尤其是古代聖賢關於人生道理的古文,不回到字源,就是在「名」上推演,「名」乃一種「徼」,徼中所得定然模模糊糊,不清不楚。回到字源,尤其回到象形字做場景重建,所識雖然不能回到古人「原意」,但原意本來就無可能「等同地」回去,在字源的場景重建中,卻能不偏離「同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