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證券研究院特約作者 財經專欄作者 姜伯靜

近年來在國際汽車市場一直“買買買”的吉利汽車,又有了新的收購對象。

日前有消息稱,戴姆勒和吉利即將達成協議,將旗下小型車品牌Smart的50%股權出售給吉利。而在之前,吉利已經成爲戴姆勒最大的股東。

在中國汽車市場風生水起的吉利,一旦成功將Smart的50%股權攬入懷中,會發生什麼變化?Smart會成爲吉利增長的新引擎嗎?

筆者認爲,Smart會對吉利的新能源汽車業務能夠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當然也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我們先看吉利汽車在2018年的亮點。

首先,在汽車市場整體轉向頹勢的形勢下,吉利汽車2018年的業績非常突出。

2018年,是汽車市場轉向頹勢的一年。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18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2%和2.8%。

在汽車市場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吉利成爲不多的亮點之一。

根據吉利汽車的年報,2018年,吉利汽車全年銷量爲1,500,838輛,與2017年的1,247,116輛相比,銷量上升20%; 中國乘用車市場佔有率,從5%上升至6.2%;股東應占溢利增加18%至人民幣125.5億元;平均銷售價上升1%,如包括領克銷售則上升8%;利潤率上升,毛利率至20.2% ,經營溢利率至13.6%。

第二,吉利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表現突出。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59.9%,達到127萬輛,銷量同比增長61.7%,達到125.6萬輛。這個增長數字與2017年相比,有一定的增長,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

而吉利汽車的數據顯示,2018年,吉利新能源車型銷量增長165%。

也就是說,吉利汽車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要遠高於行業整體增長率。

第三,吉利汽車進軍高端市場的進步明顯。

其合資品牌領克,2018年的銷量和盈利都有較大的提升。

這三點,是吉利汽車在2018年的亮點。

但是,亮點之外,也有不足。

這個不足就是:儘管業績突出,但吉利汽車2018年的銷量並沒有完成之前指定的目標。

在吉利汽車的財報中,吉利汽車稱:“儘管中國於二零一八年年底時的乘用車需求更趨疲弱,本集團二零一八年銷量僅較在二零一八年年初所訂立目標低5%,反映出市場對本集團相關產品的殷切需求。”

也就是說,在國內汽車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吉利汽車2018年的銷量並沒有完成之前2018年初指定的全年目標,實際銷量比目標銷量低5%。

正因爲市場需求的趨勢不容樂觀,所以對於2019年的目標,吉利汽車越發的謹慎:“初步將其二零一九年的銷量目標定爲一百五十一萬部的保守水平(包括「領克」汽車之銷量目標),接近二零一八年所達成的整體銷量水平。”

從這個目標可以看出,吉利汽車對2019年不敢十分樂觀的估計,並且十分的“保守”,僅僅將目標定到與2018年相同的水平。

而即便是這樣保守,2019年的形勢甚至以後的形勢依然很嚴峻。

這樣的形勢下,吉利汽車對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視。吉利在年報中稱:“將於二零一九年引進更多具競爭力的新能源和電氣化汽車產品,以大幅增加新能源和電氣化汽車之銷量佔比。”

這個時候,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100%由電池供電的Smart,就成爲了吉利汽車最好的目標。並且,吉利還有與戴姆勒的“老交情”。

未來,如果收購一旦成功,那Smart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爲吉利增長的新引擎。

但是,這一目標的實現也有一定的困難。

第一,新能源汽車補貼滑坡的影響。補貼滑坡,勢必會對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形成衝擊,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有一定的影響。

第二,據報道,Smart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根據Evercore ISI的估算,Smart每年虧損5億至7億歐元。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的Smart,會因爲吉利而改變經營狀態嗎?這個還很難說。說不定,還會拖吉利的後腿。

第三,這起收購最終是否能夠成功還是個未知數。

這三點,將是Smart成爲吉利增長新引擎的主要障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一切有關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準確信息,請以交易所公告爲準。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