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二万两千多卷,正本焚于明亡之际,副本传至清乾隆巳缺失二千卷,八国联军入侵又遭抢劫焚毁,现存不到800卷。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并世界有史以来最大最全的百科全书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突显近代以前引领人类文化向前的中华文明无与伦比之光大辉煌。

明成祖朱棣曾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命令翰林学士解缙等纂修一部类书。解缙组织学士们,日经继夜纂书,于第二年便纂集成书,取名《文献大成》。然该集速成,内容不丰,不合成祖之意……不久成祖又加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等为监修,动员儒臣文士参加编校、录写、圈点工作……大约用了3000儒臣文士,收集了七、八千种图书,包括绎、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评话、工技、农艺等,上至先秦,下到明初,统会古今,包罗万象,集中华古今之大成,经四年精心纂修终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冬天完成了,定名为《永乐大典》。

原书编成后,即藏于南京文渊阁,直至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北京皇宫建成,此书才移藏于北京文楼。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宫内失火,此典经抢救免于焚毁。五年后明世宗朱厚烽恐原本又遭意外,命阁臣儒士109人摹写副本一部,经五年到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完成,便藏于皇史崴。

明朝灭亡之际,正本被焚。副本传到清乾隆已缺2000余卷,至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大部分焚毁。解放后陆续收集到215册,《永乐大典》今存不到800卷。被侵劫或流传至西方的卷资,也成为近代文艺复兴时欧洲传教士等伪造西方古文明史之源流。


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两千多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永乐大典》正式定稿。明成祖朱棣抽查一部分后,非常满意,亲自撰写序言,一部超级书籍自此横空出世。

《永乐大典》定稿后,朱棣命人重写誊抄编册,历时一年终于完工。关于《永乐大典》有几个数字大家需要记住,编纂人员2139名,全书共22937卷,装帧后为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个。当时有两部,一部是原稿,另一部被后人称为正本,即经过誊写装帧后的版本。

《永乐大典》从编纂成功后,原稿一直存放在南京文渊阁,后毁于大火。朱棣迁都北京后,正本一直放在明朝皇宫中的文楼(今北京故宫午门的东角楼)。这是一部珍贵的史书,明朝皇帝非常重视,嘉靖皇帝就非常喜爱,经常拿几本放在案头翻阅。

然而,《永乐大典》的正本却在嘉靖皇帝死后离奇失踪,这是怎么一回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这距离《永乐大典》编纂成功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这年明皇宫发生了大火,危及《永乐大典》。

嘉靖皇帝尤为担心,「命左右趣登文楼出之,夜中传谕三四次,遂得不毁。」在嘉靖皇帝的一手推动下,《永乐大典》逃过一劫。火灾过后,嘉靖皇帝萌发了再抄录一部《永乐大典》,并立即行动起来。

嘉靖四十一年,「复制」一部《永乐大典》的工作正式开始,直到嘉靖皇帝去世的第二年才复制完毕,我们如今能看到的残本就是副本。十分蹊跷的是,副本抄录结束后,正本却不翼而飞了。

以上内容仅代表本人观点!


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借「靖难」之名,赶走建文帝,夺取政权,年号「永乐」。 为了炫耀文治,他命系统收集天下古今书籍,编篡一本大型类书。永乐五年全书大体定稿,朱棣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 1408年冬,《永乐大典》全书抄写完毕。 永乐十九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随之运到了北京,长期贮藏于宫城内的文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