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二萬兩千多卷,正本焚於明亡之際,副本傳至清乾隆巳缺失二千卷,八國聯軍入侵又遭搶劫焚毀,現存不到800卷。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永樂年間,初名《文獻大成》,是中國並世界有史以來最大最全的百科全書文獻集,全書2293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這一古代文化寶庫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突顯近代以前引領人類文化向前的中華文明無與倫比之光大輝煌。

明成祖朱棣曾於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命令翰林學士解縉等纂修一部類書。解縉組織學士們,日經繼夜纂書,於第二年便纂集成書,取名《文獻大成》。然該集速成,內容不豐,不合成祖之意……不久成祖又加派太子少師姚廣孝等為監修,動員儒臣文士參加編校、錄寫、圈點工作……大約用了3000儒臣文士,收集了七、八千種圖書,包括繹、史、子、集、釋藏、道經、戲劇、評話、工技、農藝等,上至先秦,下到明初,統會古今,包羅萬象,集中華古今之大成,經四年精心纂修終於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冬天完成了,定名為《永樂大典》。

原書編成後,即藏於南京文淵閣,直至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北京皇宮建成,此書才移藏於北京文樓。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宮內失火,此典經搶救免於焚毀。五年後明世宗朱厚烽恐原本又遭意外,命閣臣儒士109人摹寫副本一部,經五年到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完成,便藏於皇史崴。

明朝滅亡之際,正本被焚。副本傳到清乾隆已缺2000餘卷,至光緒二十六年被八國聯軍大部分焚毀。解放後陸續收集到215冊,《永樂大典》今存不到800卷。被侵劫或流傳至西方的卷資,也成為近代文藝復興時歐洲傳教士等偽造西方古文明史之源流。


永樂五年(1407年)十月,兩千多人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永樂大典》正式定稿。明成祖朱棣抽查一部分後,非常滿意,親自撰寫序言,一部超級書籍自此橫空出世。

《永樂大典》定稿後,朱棣命人重寫謄抄編冊,歷時一年終於完工。關於《永樂大典》有幾個數字大家需要記住,編纂人員2139名,全書共22937卷,裝幀後為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個。當時有兩部,一部是原稿,另一部被後人稱為正本,即經過謄寫裝幀後的版本。

《永樂大典》從編纂成功後,原稿一直存放在南京文淵閣,後毀於大火。朱棣遷都北京後,正本一直放在明朝皇宮中的文樓(今北京故宮午門的東角樓)。這是一部珍貴的史書,明朝皇帝非常重視,嘉靖皇帝就非常喜愛,經常拿幾本放在案頭翻閱。

然而,《永樂大典》的正本卻在嘉靖皇帝死後離奇失蹤,這是怎麼一回事?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這距離《永樂大典》編纂成功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這年明皇宮發生了大火,危及《永樂大典》。

嘉靖皇帝尤為擔心,「命左右趣登文樓出之,夜中傳諭三四次,遂得不毀。」在嘉靖皇帝的一手推動下,《永樂大典》逃過一劫。火災過後,嘉靖皇帝萌發了再抄錄一部《永樂大典》,並立即行動起來。

嘉靖四十一年,「複製」一部《永樂大典》的工作正式開始,直到嘉靖皇帝去世的第二年才複製完畢,我們如今能看到的殘本就是副本。十分蹊蹺的是,副本抄錄結束後,正本卻不翼而飛了。

以上內容僅代表本人觀點!


1403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借「靖難」之名,趕走建文帝,奪取政權,年號「永樂」。 為了炫耀文治,他命系統收集天下古今書籍,編篡一本大型類書。永樂五年全書大體定稿,朱棣正式定名為《永樂大典》。 1408年冬,《永樂大典》全書抄寫完畢。 永樂十九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遷都北京,《永樂大典》隨之運到了北京,長期貯藏於宮城內的文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