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小班孩子要入园啦,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午睡不适应,怎样让孩子顺利地在幼儿园午睡成为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小班幼儿常见的午睡问题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宝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Q1:午睡时间与幼儿园不一致

我家孩子平日在家午睡就很困难,经常1:30左右才能入睡。幼儿园的午睡时间是中午12:00,孩子很不适应。请问我怎样才能把孩子的午睡时间调整到与幼儿园同步呢?

A:小班幼儿初入园,需要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午睡时教室环境较暗,容易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虑,且小班幼儿好模仿,看到其他孩子哭闹容易受到感染,进而影响睡眠。

在家时,可以有意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早上7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上午加大孩子的活动量,把午饭时间提前,午睡时间尽量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入睡前先如厕,避免孩子午睡时中途如厕,影响午睡质量。在园午睡时,教师常会讲故事、唱舒缓歌曲来帮助孩子安心入睡。家长也可借鉴这些方式,促进孩子安心睡眠。同时,家长还要多与教师沟通幼儿的情况,帮助老师了解儿童的习惯和特点。

改善孩子已经形成的睡眠生物钟需要时间,家长要有耐心,多鼓励多陪伴。一般情况下,约2-4周,大多数孩子就能在幼儿园安心入睡了。

Q2:抱著自己的小毯子才能入睡

我家孩子刚上小班,每天都是要带著自己在家盖的小毯子去幼儿园,如果发现没带就会一直哭,直到我们把小毯子送去才安心。请问孩子这种情况正常吗?我们需要干预吗?

A:孩子初入园,家人不在身边,幼儿园的陌生环境会让他产生焦虑,孩子会把对于家人的情感投入到依恋物上,小毯子的安全、舒适能缓解他的焦虑。这种依恋情况是孩子心理发展比较正常的现象,不用过分担忧。但如果情况长期不见好转,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幼儿园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下面给您一些建议:

1.不要刻意限制孩子的行为,因为那样反而会强化他的行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2.在家中,父母要坚持陪孩子一起入睡。睡前给他唱唱歌、讲讲故事,让他感受到家人一直在身边,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3.循序渐进帮助孩子摆脱对小毯子的依恋。多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一开始允许孩子带依恋物,以缓解他的焦虑情绪;逐渐尝试让孩子摆脱依恋物独立入睡,但可以不按集体常规准时上床。孩子和小毯子分开一小会儿就给予表扬鼓励,慢慢延长并最终让他摆脱依恋物。

Q3:老师不拍就睡不著

我家孩子从小就习惯了有人陪著睡觉。现在孩子上幼儿园,每天都要老师拍睡,不然就哭。我们很想让孩子养成独立入睡的习惯,可这改变实在太难了,我该怎样办呢?

A:孩子初入园,需要家长及老师更多的陪伴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需求和情感依恋需求。在家时,家长要有意尝试改变陪睡的方式,让孩子逐渐过渡到独立入睡。以下是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

1. 家长可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或孩子喜欢的故事,让孩子先自己上床躺好。3~5分钟后家长再来陪伴,减少孩子对成人的依赖。逐渐拉长孩子独处的时间,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的独处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独自入睡的。

2.及时奖励和表扬。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奖励方式,如:每天自己入睡,就奖励一张贴纸,攒到5张时可以得到一件小礼物或外出游玩。

3.积极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入睡的情况,即使只有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

Q4:孩子没有养成午睡习惯

我孩子在家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因此在幼儿园午睡很难适应。老师反应他总会找其他小朋友说话,要不就跟著老师到处走。他在幼儿园不睡觉,晚上7点多就犯困,作息时间全打乱了,为此我们很苦恼,请问应该怎么办?

A:在幼儿园的确有个别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如果孩子确实不愿意睡午觉,且精神状态良好,就不要强迫孩子入睡。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大多会先安排孩子坐在自己身边玩一会儿,或是安排他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帮老师叠小毛巾、看书等,但一定要保证不能打扰到其他小朋友休息。当大多数孩子入睡了,老师可以再陪他上床睡觉,如果实在不困,躺下闭眼休息一会儿也能帮助缓解疲劳。

午睡时间虽然短暂,但对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加之孩子神经系统正在发育,要建立新习惯,接受一种新方式并不是很难,只要坚持一定能行。休息日在家要坚持让孩子午睡。睡不著可以躺著,不能影响其他人休息。有了在家中的同步午睡要求,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很快适应。针对孩子晚上7点多就困的情况,建议家长晚上安排一些有趣的游戏,适当延迟孩子的睡眠时间,保证孩子在8:30左右睡觉,为第二天按时午睡做准备。

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互相配合下,孩子的一日作息就会逐步正常起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