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作為一個愛好美食的四川人談談個人看法。

花椒也稱為麻椒即是調料也可入葯,屬於葯食同源的食品。四川比較有名的是漢源紅花椒。

花椒在川菜系中因為其特殊的香味,具有去腥、增香的作用,調味的同時,刺激味覺神經而產生的「麻麻」的特殊感覺,更是奇妙。用作中藥,有溫中行氣、驅寒的功效,由於四川盆地氣候比較潮濕,所以更加在川蜀大地得到廣泛發展。

隨著川菜師傅的不斷研發、總結、創新,許多川菜代表菜品「麻婆豆腐」、「水煮肉片」等融合了花椒和辣椒的特點,使得川菜的麻辣味系享譽天下。而且隨著川菜不斷的地發揚光大,很多其他菜系也開始使用花椒調味,比如「武漢鴨脖」,「周黑鴨」等滷水中也大量使用了花椒這味調料,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

按照四川人的理解,花椒裡面還有一種青花椒,也稱為藤椒。主要產於四川的雅安、樂山、眉山等地,近些年已經成為了當地的經濟作物,大力推廣發展。青花椒相比紅花椒,更具有濃郁的青香味,入口麻味溫和,但回味更加綿長,青花椒提煉出來的青花椒油更是獨具特色,我們當地人家庭,每當青花椒上市,都會用新鮮青花椒在家裡自己煉製青花椒油,便於保存,隨時取用。川菜師傅針對其特色,開發出了青花椒魚,藤椒雞等菜式。

人的味蕾上帶有味覺反應器,主要遍布在舌頭上。傳統上,有甜、苦、酸、咸四種基本味道。但有的味道是由其他感覺引發的。比如,近年來科學家發現,嗅覺可以對味覺產生影響,麻味、辣味也是觸感引發的味覺之一。辣椒、芥末、薄荷醇都可以激發疼痛的感覺。花椒中的有效成分(又叫花椒麻素)刺激味覺神經,促使人腦分泌出的「多巴胺」讓人產生興奮和愉悅的感覺。

雖然花椒是川蜀特產,「麻味」也是川菜的代表味型,但是也是作為調料使用,用量得當才能起到恰到好處的效果,一般情況下,相對辣椒用量要少的多。所以這位朋友問的:「四川重慶的網友是不是用花椒下飯吃?」的情況,在現實當中,是很少見的。

淺談個人看法,不正之處,懇請網友們指正。


謝謝邀請!

如果川菜和火鍋沒有了花椒,川渝老百姓的人生將暗然失色,工作將失去動力,生活將失去滋味,未來將失去方向。

花椒在川菜烹飪中是缺一不可,川菜中許多菜品都離不開花椒,象麻辣魚、水煮牛肉、毛血旺、麻婆豆腐、宮保雞丁等。川味火鍋、串串香、冒菜、缽缽雞都得用花椒。川味冷盤的口水雞、麻辣雞塊、椒麻雞、麻辣肚絲、麻辣三絲、夫妻肺片。川式五香滷水、川式麻辣滷水等用花椒是必須的。

在川菜中要用上辣椒的菜或多或少都會搭配花椒一起使用,辣椒和花椒就好比天造地設的一對配合默契的恩愛夫妻,總是來去成雙形影不離。他們在一起簡直是絕配,特別是在那些麻辣鮮香的美味當中,他們象如膠似漆的初戀彼此欣賞愛戀陶醉,釋放著青春激烈的火焰。

在川菜中,花椒一般充當調料或者香料的角色,主要通過花椒的麻香味來賦於菜肴特殊的風味。


做調料香料使用,主要作用刺激舌頭的感覺細胞,感知麻的作用。


花椒,當然是佐料,而決不是配菜。川菜的佐料一般是不吃的,有些佐料用前還要加工一下,如花椒,可略炒干水份製成花椒面,也可直接用刀加大蔥葉加一點鹽剁細(做椒麻味的拌菜),也可製成花椒油,花椒油又分二種,鮮花椒直接用熱油悶制,或花椒面用熱油浸泡而制。當然用得很多的還是直接用。而配菜都是可以食用的,配菜加入的條件也是有講究的,一、配菜本身的味型與主菜只能是對主味的提升或互補。二、配菜本身的質地與主菜應該是相同或類同。三、配菜還擔負對成菜調色、整型等作用。


我猜得到提問者這麼問的動機?? 作為一個非四川人,我也有過類似疑惑: 你們在菜裡面放那麼多花椒,你們到底吃不吃它? 我正兒八經地向幾個四川人問過這個傻問題,得到的都是白眼: 當然不吃了。可是我不解的是,那你放那麼多幹啥? 如果不吃,那麼把每一粒都挑出來,得花多少功夫啊? 這菜還能好好吃不? 哈哈我這個急性子有時候就不得不囫圇吞棗了。 能不能光用花椒炸出的油來做菜,花椒撈出去,如果它不是用來吃的?


花椒!!在川菜里的位置很重要!!川菜的靈魂!!就是花椒,和辣椒缺一不可!!


我家喜歡花椒,基本燉湯也要放十幾粒,不管清湯紅湯,炒菜是肉類最後都要撒點花椒面,什麼拌菜燒烤更是必須要花椒面了,一般來說,如果菜里有花椒,我不會吐出來,而是直接吃進去!辣子可以沒有,花椒必須有。


只是調料,不是吃,因為真的很麻!


花椒是調料增加香味和口感。當然,青花椒作點綴也可以,重慶江湖菜中常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