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说,特技飞行,可不限于最多见的飞机,直升机也是有著特技飞行的。不过,定义上来说都是飞行员使用「特殊」的驾驶技能,操纵飞机或直升机所作的高难度的飞行。

视觉的「特技飞行」的背后,是飞行过程中的飞行员不断改变飞机的姿态和高度、速度、方向等运动参数。一些特技飞行,也是歼击机飞行员的重要课目、空战战术的技术基础,对提高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增强飞行耐力、挖掘飞机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或许因为人类飞行的梦想与脱离地面后不安分的内心,特技飞行的出现是百年前了。最初的飞机,性能只是飞的起,只是直线飞行,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都比较短,没有作特技飞行的「余力」。当飞机的性能逐步改进的同时,这些飞行中的「特技」就随著空战、运动竞赛与表演飞行的需要出现了。

到了1905年,飞机已可以作倾斜转弯、小坡度盘旋和「8」字飞行等。飞机体育运动竞赛开始兴盛,竞速赛、跨大洋飞行… 1913年,俄国飞行员P.N.涅斯捷罗夫首次完成铅垂面上的闭合式斤斗和水平面上的大坡盘旋,这为特技飞行在三维空间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一战」的时候,飞机用于空战,战场上的生与死,战绩与荣耀,越来越多的特技飞行动作就是在空中格斗中创造诞生了。比如,德国飞行员M.殷麦曼创造的半斤斗翻转,就是经典的特技飞行动作。

「一战」后,航空的蓬勃发展期,商业性质的飞行表演队、「空中杂技团」越来越多了,各家都有飞行的新花样与绝技。「二战」的时候,这些单机的特技飞行动作已经基本成型,也开始出现了多机编队上的高级「特技」,编队特技越来越多,经典的菱形钻石编队、双机的「镜像」…

那么,近现代,单机的特技动作,令人惊叹的当属, 80年代,苏联的苏-27系列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飞行、「圆周」机动、「钟形」机动飞行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