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述而已

字面义,可以理解为航程偏向表述单向,半径明确表述了折返;

但是,在实际计算中,不管讲航程,还是讲作战半径,都会涉及到载荷量、飞行路线、飞行速度等因素,两者都不是一个固定值

以作战半径为例

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会受到到任务模式、武器挂载、飞行剖面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1.任务模式。不同任务模式,需要制定不同的挂载方案、飞行剖面、滞空时间,各方面前置条件不同,能达到的作战半径就不一样;

2.武器挂载。这个就很好理解,不同任务环境下,需要搭载的武器不同,带来的挂载负荷差异,直接影响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相对挂载空空导弹来说,挂载对地对舰的重型武器时,对战斗机的气动阻力,也会有更明显的影响;

3.飞行剖面。也就是飞行航迹,实际作战中,作战飞机不可能一直保持在同一个飞行高度;通常来说,高空大气稀薄、阻力更低,低空气象环境多变、阻力更大、空情复杂,在低空的耗油率相比高空会有倍数级的增长;

如果要最大化延伸作战半径,战斗机在路线规划中,就要更充分的利用高空经济巡航段;

下图,就可以看出,即使是同样的武器挂载,在不同飞行剖面下的作战半径和飞行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对地打击中,典型的「高-低-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4.起降方式。滑跑起飞、弹射起飞、滑跃起飞、垂降起飞,的载荷限制也是不一样的;其中,滑跃起飞和垂降起飞的限制相对比较大,在缺少空中加油支持的情况下,作战半径会受到大幅压缩;

相对而言,最大转场航程的计算则简单一些,通常是指战斗机在全副油箱、无武器挂载下,从一个机场转场到另一机场能达到的最远距离;

不过,同一型号飞机下的不同子型号,转场航程也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像典型的米格29系列,初期量产型只能挂载1个副油箱,而29k2可以挂载5个副油箱…-_-||

综上,航程和作战半径的区别,主要还是字面意义上的;在实际比较中,还得看具体的前置条件;像某些文章中,用一句话简单表述的,xxxx战斗机航程或者作战半径可以达到xxxx,其实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这里要分清楚最关键点——战斗机列出的性能数据中的作战半径一般是指最大作战半径,而不是任务半径

所以

1,航程——飞机依靠内油或内油+副油箱飞出的最远距离

2,作战半径(最大作战半径)——通常定义高空亚巡截击半径,通常小于或等于航程的一半

举几个个例子苏27航程3600KM,标的作战半径1500KM,苏30航程3000KM,作战半径1300KM

阵风最大航程3700KM,作战半径居然标的1850KM

所以通常细微差别是战斗机挂不挂弹(即使是空空导弹),挂弹增重增阻后作战半径是小于航程的一半

3,任务半径,这个就多了,不同任务不同挂载不同飞行高度,作战半径都不同

但是最大作战半径是任务半径的基础,通常最大作战半径大的飞机,同任务作战半径也更大


作战半径通常按航程三分之一计算,实际可能更少。因为作战半径需要考虑战斗机的飞行高度带来影响,还有进行空战大量的燃油消耗。


航程指飞机从满油到没油,总共能飞多远距离。作战半径指飞机出发,能到多远的地方执行战术任务再折返飞回到出发地。如果不考虑执行任务的油耗,可以近似地认为作战半径是航程的一半。但实际上这里边不光要考虑到往返路上耗油,还有到地点后执行任务的耗油,遇到特殊/突发情况的额外耗油(比如被敌机拦截或者跟踪,需要开加力占位或者脱离,开加力的油耗比军推的油耗多得多)。所以综合下来作战半径肯定不到航程二分之一。


航程就是你最远能飞多远,这个是在经济工况下的里程,就像工信部油耗6.1的车给你在北京开油耗会翻倍一样。战斗机作战时很费油,而且作战需要滞空时间在战区徘徊,所以航程三千的飞机作战半径900也就不稀奇了


我们从军事应用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两个概念还真是有不同意义。

作战半径不用多说,就是指本场起降、能够覆盖多大的范围。

那航程呢?其实最现实的意义就是——转场能力。转场是什么呢?我们平时坐飞机那就算转场。

转场能力弱的话,在调整部署的时候会比较不方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