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美星星桥咨询三群

家长问1

我家孩子扔东西两个月了,越来越厉害,啥都扔,好说不听,打也不听,咋都不行, 现在考虑可能是自我刺激,老师有什么好办法吗?

袁老师答疑:

好说,歹说,打,骂,都可能会强化孩子的行为,甚至会让孩子把这个行为从无意间发生,进阶到寻求关注,再升级成自我刺激,这就很麻烦了。

这种情况下,两个出路。一是针对孩子的行为本身进行系统的干涉,无论是替代还是消退,都是解决的方向。第二个更好的方法,是忽视孩子的这个行为,抓紧把孩子的核心能力提升。孩子的核心能力提升起来之后,脑子里思考的东西增加了,行为会自然被占用,也就不再发生了。

家长问2:

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干涉,是只要他做了比如扔东西的行为就要制止吗?我家孩子做了违反规则的刺激行为后,大人教育他就哭闹不止?

袁老师答疑:

不,我说的行为干涉这个是在ABA体系当中经常做的一件事情。首先你要目标明确,你要给孩子制定一个需要置换的目标,置换的目标行为。当孩子出现新的目标行为之后,你要即刻强化,如果说不是你的期许行为,你就不要强化。通过差别强化的方法,帮助孩子来建立一个新的行为习惯。但是我不建议这样做,因为这样做的话,你会陷入不停的新的行为问题出现,然后你又要制定新的行为目标进行一系列长期很复杂的这个差别强化。这就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你就陷入孩子行为问题的汪洋大海,无法自拔了。

我们原则上不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我们只培养孩子正确的目标行为。

ps:袁老师答疑为语音转换文字

家长互动区:

如何处理孩子扔东西等自我刺激行为?石老师答疑:

今天又看到有家长问如何处理孩子扔东西,这些自我刺激行为。虽然在我们各个群里经常有家长问这个问题,袁老师也反反复复回答过很多次,但是依然这个自我刺激行为呢困扰著大家。我今天就把自我刺激行为稍微总结一下,首先我们知道像扔东西这种自我刺激行为或者转圈或者开门、关门这些。通常是在两种状态下比较容易产生,一种是过度刺激;一种是无聊,这个很容易鉴定。

如果你带孩子到一个比较吵闹的地方,他反反复复做一种刻板的行为,家长看著很闹心,那么你就把他带离这个环境。更常见的就是孩子在家里很无聊的情况下,就扔东西,跑来跑去,转圈......那对于这种我刺激行为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短期的处理,一种是长期的处理。

短期的处理,首先你要理解自我刺激行为,是我们自闭症孩子安抚自己,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平静不是那么焦虑,或者不是那么无聊的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你知道了这个,就会理解孩子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做同样的动作,同样的事情。虽然他心里舒服了,但是我们成年人看来是很闹心的事。而且做的很多呢,孩子不能从这些活动中能学习到什么,不能参与正常的行为或者社交,我们呢又不得不制止。

制止的过程中呢就有两种,一种就是转移注意力,让他做别的事,就我们说的是互动,跟他来玩其他更加有意义的事;一种就是忽视,你不理他,他无聊或者你把她扔的东西收拾起来。那其实我们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呢,我们有三种方式。第一个就是。如果孩子非常喜欢扔东西,我们会知道这个可能是孩子视觉上或者是某种感觉上的一种需求,那么,我们会找一些首先不适合扔的东西会让孩子够不著,当然也会选一些适合扔的东西。比如说一些毛绒绒的玩具、枕头,我就跟他玩扔枕头,他扔给我,我扔给他;毛茸茸的玩具,他扔给我,我扔给他。玩这些互动,这个叫做寻求刺激这一类。而且扔要找个安全地方,不能让他砸电视、砸玻璃这些,而是要对著墙,对著人,到一个空的地方或者带到户外去扔。这些都是我们满足孩子的这种刺激,利用这种行为来跟他互动。还有一种呢,就是强行制止。就是孩子扔不能扔的东西,去扔这个玻璃杯,扔这些很重的东西,砸到什么东西了。还有在这个不正确的地方扔,往电视上砸,往玻璃上砸,这些发生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呢?就强行制止。制止不是说对著孩子大吼大叫打孩子。而是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非常平静的走过去,抓住孩子的两个手不说话,看著孩子。抓上三十秒、一分钟坚持上一段时间。你看孩子刚开始是又蹦又跳、挣扎,不管就抓著。等他平静下来了,你就把手松开。一天中呢,还会再扔,每发生这个的时候呢,你就不说话,就抓住孩子的手,面无表情地看著他。

这是什么原理呢?就是说有些家长他喜欢脾气非常大的、暴怒的这种心情对待孩子。孩子不理解,孩子觉得惹起父母关注,吸引他的关注挺好,他有时就是为了刺激吸引你的关注。吸引关注有几种,一种是忽视,一种就是强行制止。那很显然这个家长你忽视了孩子是不理的。那你要干什么,我们通常说的忽视,是孩子有这个错误行为的时候我们忽视。他没有错误行为的时候,孩子家长给予他科学的互动,那有些家长他不会科学的互动的。不会科学互动的这种家长,你让他听课,你让他学习,他觉得:哎哟,为什么花那些钱去听课,把孩子送到这个机构里就行,这类家长是不行的,他如果不会互动的话,你让他忽视了这个孩子不顶用。那对这类家长来说呢,首先,像他最简单的会的,第一不要生气,第二不要大吼大闹打孩子,没有用,你只会加重这个行为。你能做的就是平静的走过去,抓住孩子的手,让他不动三十秒,一分钟几分钟,等他不挣扎了,这期间你不说话。

我们在教学中说过很多遍,少说话、不说话。很多家长是做不到的,他比孩子还激动。这时候,她的这个脾气一下就升上来了,孩子的这个也是一下就升上来了,这种情况下,孩子处于这种烦恼或者激动的时候,他不会听你的。所以呢,你要是想强行制止孩子就是两个手抓住孩子不吭气,然后,一分钟左右停下来,孩子该干什么干什么,给孩子别的活动,如果孩子又发生这种又制止。让孩子知道,这个事不能做,做了以后第一也没什么好处,他也没有得到她想看到的父母又吼又叫,在那像小丑一样蹦来蹦去的。

有些孩子她就是喜欢看到父母非常激动的样子,又吵又闹又叫的那个样子,她觉得像演戏给他看一样。确实很多家长通过这些行为强化了孩子,又叫又闹的。你不理他,自己就表现得很镇静,意思就是说孩子这种行为并没有影响到我,我只是平静的阻止了,抓住你的手不动,这样行为就会越来越少。那我刚才讲的这个安排或互动,强行制止,满足孩子感官上的需求,比如说他喜欢扔东西,我们就带著扔别的,有互动。那如果学过《沟通伙伴》的家长他就应该知道,这时候要有平衡。

要好玩有趣,配合程度,要有轮替这些基本的原则。如果家长连这些基本的原则,你没有学过,你不会,是真正影响孩子进步的。这是短期来说处理自我刺激行为的三种方式。长期来说,还是家长不知道我这个孩子现在在哪个阶段?语言在哪个阶段,社交在哪个阶段,身体发育在哪个阶段,我应该要怎么来跟他互动,在家里现阶段我应该一对一跟他玩,还是我要两三个人一起玩,还是我要跟他进入到幼儿园?绝大多数家长是因为不懂这些。如果你学了《沟通伙伴》、《LSP/Scerts总论》和《Son Rise游戏》以后,你这个孩子基本上走在这个正确的康复路上了。所以这种活动他就会减少,孩子有这些行为问题的时候,他提示了什么?他提示了家长在家庭的干预,没有走在科学的路上,这是最重要的。

ps:石老师答疑为语音转换文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