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個優勢,可以過兩次年:一次是陽歷年,一次是春節。

所以我們的生活也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兩次年之間,一般是比較風平浪靜的。1月對於房地產市場而言,向來都不會有太多變數:年前就別折騰了,過個好年!

然而在新房市場年味漸濃,量價都趨於平穩之時,租房市場再次傳來重磅消息:

租房市場再曝「深水炸彈」,樓市變局或將進入2.0版本! 新聞 第1張

根據央廣網報道,中國自然資源部已同意福州、南昌、青島、海口、貴陽五個城市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試點實施方案。

加上之前批複的13個城市,也就是說,目前國內已有18個城市已經同意試點將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租房,分別是:

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佛山、肇慶、成都、福州、南昌、青島、海口、貴陽

看到這裏,有人或許要問:什麼是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在我國,根據土地所有權的差異,可以將土地類型分為城市建設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兩大類,前者所有權歸國有,後者歸“集體所有”。

集體建設用地一般是不能直接參與建設開發的,在過去,由集體土地變成城鎮建設用地,一般都需要政府徵地,然後轉換土地性質。我們大眾所熟知的“小產權房”,本質上就是違規在集體建設用地上搞“建設”,所以小產權房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允許上市交易的,也沒有房產證。

所謂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就是農村集體土地不用經過國家徵地環節,可以蓋成租賃房,直接進入了市場!

說白了,就是:村裡的土地,可以建房出租給白領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堪稱樓市一個真正的制度創新:

首先,這對沒買房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特大利好,因為集體建設用地相比城市建設用地土地成本是大幅下降的,以成都這樣的大城市為例,房價成本里基本上有70%的成本來自於土地成本,另外再加上開發商的成本,才構成了真實的房價。

現在直接用集體建設用地建房子,意味着政府徵地環節沒有了,連開發商這個環節也省去了,節省的成本會非常巨大。

農村集體建設的租賃房成本,可能只有商品的20%(一線城市)到30%(二線城市)。

這下,大量廉價的租賃房將湧入市場,包括城中村的房子,包括都市邊緣農村的房子,都可以成為租賃房。如此這般,租賃市場的供需結構將飛速向租房者的一頭傾斜。

當然,這次農民也要爽到了。大城市郊區農村戶口價值大增,將產生一大批新富階層。這些農民將成為大批租賃租房的股東,長期享受土地紅利!

而對城市來說,既能把此當成吸引人才的一種宣傳方式,又可以通過該手段達到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目的。

不難看出,國家建立“租售並舉”長久的住房體系的決心之大,此項政策波及的城市也越來越廣,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了18個城市開始試行該政策了!

就成都而言,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明確住房租賃標準,已在2018年推出2.5萬套公租房源。

據某機構《2018年中國住房租賃報告》顯示,成渝城市羣中,成都租賃房源供應量佔比領先。其中,今年1-11月,成都租賃房源信息量上漲30.9%!

租房市場再曝「深水炸彈」,樓市變局或將進入2.0版本! 新聞 第2張

而據成都市城鄉房產管理局政務公開顯示:進入1月以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主要工作也是圍繞着住房租賃市場及公租房的建設展開。

租房市場再曝「深水炸彈」,樓市變局或將進入2.0版本! 新聞 第3張

永遠不要低估國家決心。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一大波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的實質性措施正在加速趕來,意味着樓市變局或將進入2.0版本。

(四川房產在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