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鲁植

01

近日,微博有网友称,曾涉台湾女作家、《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诱奸案的教师陈星改名陈艺后,被福建福州一飞外语学校聘为教师。

林奕含在其自传体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后不久,于2017年4月27日自杀身亡。

由于书中有大量映射她遭到性侵害的描写,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涉案的教师陈星因罪证不足,未被起诉。

时隔两年,陈星的再次出现,也将大众的视线重新转移回到,当年令人心痛和惋惜的“林奕含自杀案”。

在书中,林奕含这样写到与老师李国华(即陈星)的交往:

他掏出来,我被逼到贴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他插了我,我却为此而道歉,此后,两千多个无眠的日日夜夜,都在为这点自责不已。

13岁的房思琪感受到的,只有身体的疼痛,精神的羞耻,以及日复一日的侵害后,对老师的依赖。

房思琪挣扎过,她对最好的朋友怡婷说,她和老师在一起了,怡婷诧异:

天啊,房思琪,有师母,还有晞晞,你到底在干吗,你好恶心,你真恶心,离我远一点!

她尝试向妈妈倾诉:

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的回答是: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嘛。

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

谁?不认识。

妈妈说:小小年纪就这么骚。

于是,她被逼到一个角落,注定只能独自面对这个孤独的世界。

她不断地回想老师压在身上的情形,从她被老师硬塞进嘴里开始,此后的生活,就是水深火热的地狱。

她被无望的人生所囚禁,牢牢困在里面,除了死,别无出路。

房思琪是悲剧的,她的乐园永远停留在13岁;

林奕含也是悲剧的,她的生命在二十六岁这一年,永久终结。

林奕含死了,那陈星呢?

有人说他改名换姓,在福建一飞外语学校授课,但很快被该学校辟谣。

没有人知道陈星去哪了,也没有人知道谁会是下一个“房思琪”?

今天我们关注陈星,关注他是否改头换面,关心他是否仍在教书育人,无非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远离,“房思琪式的强暴”。

永远不要相信垃圾人能变好,要是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的话,怎能对得起林奕含十多年的挣扎,以及她最后无望而决绝地离开?

这出悲剧最令人痛心的地方不在于,最纯洁的少女死了,而是性侵她的教师,依旧逍遥法外。

02

知乎上有网友匿名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

作者是留守儿童,暂且叫她珊珊,小学时就被父母寄养在乡下的爷爷家。

爷爷家并不富裕,没有单独的房间给她住,只好跟爷爷奶奶睡在一个大通铺。

一天夜里,珊珊突然被惊醒,发现自己的衣服扣子被解开了,下体有很明显的刺痛感。

而躺在身旁的,是鼾声大作的爷爷。

珊珊害怕极了,身体止不住地颤抖,她小声地啜泣,为了克制情绪,还把下嘴唇咬破了。

这件事,珊珊没有告诉任何人,她只是用哭闹的方式,拒绝跟爷爷再挨着睡。

再后来,珊珊的父母离婚了,再也没有来接走她。

初中,珊珊去了外地念书,她以为自己终于可以逃离“爷爷”这个恶魔。

只可惜,每逢放假,珊珊还是会被侮辱。

对爷爷来说,珊珊的每次回来,是“庆典”,但对珊珊而言,却是无边的“炼狱”。

初二那年,爷爷去世,死因是医疗事故,珊珊痛苦之余,便是庆幸。

葬礼上,珊珊对着爷爷的遗像失声痛哭,所有人都以为她跟爷爷感情深厚,跑来劝她节哀。

但只有珊珊明白,多年来的“海啸”,终于在心里决了堤。

多年过去,珊珊早已远离了那个可怖的家,但脑海里多年前那个夜晚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珊珊做过几次噩梦,梦里爷爷树皮般苍老的脸,以及他拿着棒棒糖的坏笑,都令她猛然惊醒,继而泪湿枕头。

珊珊今年29岁,至今没有交过一个男朋友。

有一次,一个男生上前搭话,靠得很近,对方只是想擡一下手,她竟然下意识打了一下对方的手。

珊珊说,她没有办法进入任何一段亲密关系,因为不知道,如何解释自己的第一次。

这个世界上,知道秘密的两个人,一个已经死了,一个每天活在自己的黑暗中。

03

两年前,北京发生了“三色”幼儿园虐童事件。

11月22日晚,有家长陆续发现自己的孩子身上,存在着细小的针眼。

还有多名家长反映,“三色”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

有家长将孩子的口述,整理成了文字:

3岁的童童回去跟妈妈说,她被打针了。

刚开始家长以为小孩子乱说,直到发现了孩子身上的针眼。

去问带班老师,老师说不清楚。

问孩子谁带去打针,孩子说是刘老师。

晚上再问,打针的时候医生有检查身体吗?有。

检查了几次?2次。

谁检查的?爷爷医生,叔叔医生。

后来叔叔医生也检查了,小朋友们光溜溜。

那叔叔呢?叔叔也光溜溜。

继续问,你们当时在干什么?检查身体呀。

怎么检查?

3岁的童童学了一整套动作,家长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下来了。

给别的小朋友检查你在哪?我在旁边。

检查完身体,幼儿园妈妈会给穿衣服。

哪个妈妈?园长妈妈。

......

一个刘姓教师,把孩子带到一个小黑屋,老师带着他们光着身子猥亵,最后由园长帮孩子穿衣服。

重新穿戴整齐的孩子,被带到“黄大班”(音译)后,再由各班女老师把自己班孩子接走。

这个年仅3岁的小朋友,每晚10点多都会突然大喊,“我没有生病,为什么要打针?”

对于孩子,他形成的概念只有“打针”“光溜溜”,但实施这一行为的“爷爷医生”“叔叔医生”,不可能不知道,“检查身体”,究竟意味着什么。

“虐待”也好,“娈童”也罢,这都表明,我们孩子身边的危险,从未远离。

04

布拉格Artwall画廊,举行过一场特别的展览:

“我爸爸在我的阴道里插进过什么(What my father stuck in my vagina)?”

这是捷克-以色列艺术家Alma Lily Rainer的真实经历,她在展览中向公众展出了在童年时期,父亲性虐她时所用的一系列物品。

这些东西,包括勺子,米妮玩偶,剃须刀,肥皂,假阳具等。

这是一次室外的、公开的展览,可以想象Alma在面对这段回忆时,有多痛苦。

但她又选择用这样一种粗野的方式,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放大在社会中,进行热烈讨论。

一个父亲强奸了女儿,整个社会都应受到责备,被性侵的女性遭受到的每一次伤害,都与你我有关。

这告诉我们:性暴力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根据南非Optimus 2015年的研究报告显示:有将近20%的青少年是性侵受害者。

也就是说,在全球范围内,有20%的青少年,根本无法健康地长大。

危地马拉,是全世界青少年怀孕率最高的地方,而这里30%的怀孕青少年,都是被有血缘关系的人强奸、诱奸所致。

但大多数人毫无办法,只好安慰自己,这就是生而为女,所要付出的代价。

明明受了侵害,却只能归咎于所谓的宿命,拼命为加害者开解,只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亲属。

何其荒谬!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有1.5亿女孩和7300万男孩(均18岁以下),经历了强迫性行为和其他形式的性暴力。

更令人震惊的是,85%以上的儿童性侵犯,发生在邻居、学校、朋友、亲戚,甚至是父母等熟人中。

像前面提到的珊珊、房思琪,她们最大的噩梦,往往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

在我国,2013—2016年4年间,仅全国法院审结的性侵儿童案件量就达到10782起。

换言之,每天至少有超过7名儿童被伤害。

而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

这意味着什么?真实的受侵害人数,远远高于这一比例!

05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将“恋童癖”归为一种反常的性行为。

他们对儿童感到强烈的性吸引力,更愿意与13岁以下儿童,而不是成人发生性关系。

所以,无论是珊珊爸爸,还是幼儿园猥亵事件,又或者是房思琪被性侵,都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大人的“心理扭曲”。

他们要么是“恋童癖”,要么是“性变态”,要么只是单纯地寻求“刺激”,殊不知,他们的行为,毁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相比成人性侵案,儿童被性侵,更无助,更绝望,更令人发指。

儿童的心理防御能力,本来就比成人弱,侵害自己的人又多半是“熟人”,根本无法逃离;

遭受侵害的儿童,容易被大人的威胁所恫吓,加上自身话语权的薄弱,使得她们根本不敢说出长辈们的“罪行”;

最后,长期缺乏性教育,让她们误以为侵害是可以发生的。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儿童长期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

大人们谈“性”色变,老师们在生理课上“含糊其辞”,就连孩子的性教育课本,也因为尺度过大,遭到抵制。

问题在于,大人们避之不及的“性”,却是孩子成长中避无可避的话题,你没有教会孩子的东西,总会有人,用另外的方式让她明白。

这种启蒙,可能是情色电影,可能是黄色小说,甚至是可怖的“性侵害”。

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从社会学的角度,得出“房间里的大象”的概念:

在私密生活和公共生活中,人们总是对某些显而易见的事实,集体保持沉默,即“合谋性沉默”。

或者是受害者天生的“羞耻感”,或者是中国传统的“家丑不外扬”,再或者是害怕曝光后舆论的“二次暴力”,几乎所有儿童性暴力的受害者和知情者,都选择了三缄其口。

然而,把大象关在房间里就没事了吗?

答案在每个人心中。

06

最后,我想强调两点。

第一,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当父母。

你看大街上随便一个小偷,骗子,杀人犯,强奸犯,只要生了孩子,都能做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父母比比皆是,不是所有父母都爱孩子,这一点从杨永信事件就能看出来。

如果只是不爱还好,有的父母还会把对生活的不满、对伴侣的怨愤,统统发泄到孩子身上,比如之前的深圳“虐童案”。

但我想说,在所有的儿童暴力中,最致命的还是“儿童性侵害”,这种被男性亲友生生撕裂信任的剥离感,永远无法修复。

第二,重视儿童的性教育,把房间里的大象放出来。

必须承认的是,儿童性教育在我国依旧是个“雷区”,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留下遗憾。

性教育,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①自然谈性。

有研究表明,3至5岁是孩子性别意识发展的敏感期。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两性抱有极大的好奇,比如“女孩上厕所为什么是蹲着”“男孩为什么有小弟弟”,这时候大人的正确态度,不是着急回避,而是认真且通俗地回答。

只有好奇心得到满足,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出于猎奇心,而做出不轨的事。

②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很多新手妈妈,都喜欢把初为人母的喜悦,事无巨细分享到社交网络上。

小到家中地址,大到未打码的隐私部位照片,殊不知这恰恰给了坏人可乘之机。

除此以外,妈妈们还应该对包括孩子爸爸在内的一切男人保持警惕,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围绕在孩子身边的,究竟是人是鬼。

③给男孩阳光教育,给女孩底线教育

有句话说的好,你嫌性教育太早,危险不会嫌你孩子太小。

所以正确的性教育是,从小告诉孩子,尤其是女孩,内衣裤包裹着的地方,不能给别人看,更不能被别人摸。

至于男孩,我们要告诉他尊重女孩,无论是接吻还是上床,是谈恋爱还是结婚,一定要在女孩自愿的情况下,只要对方说了“No”,你就要“Stop”。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侵害发生时,一旦知情,绝不姑息。

只有坚定地与受害者站在一起,积极清理孩子内心的“废墟”,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多花时间和精力,关注周遭的环境,和孩子微妙的心理变化。

这世界很大,也很乱,愿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没有阴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