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好的山水画,溪、泉、瀑布是最常见也是不可或缺的素材和描绘对象。山无水不灵动,缺乏活力。山为实,水为虚,山为阳,水为阴,只有阴阳调和,相融、相济,才能使整个画面壮美、协调。怎样画好山水画中的泉水、瀑布是每一个山水画家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作为一个从事山水画研习创作二十多年的画家来说,个人认为不外乎要注重下几点:

1、近水取形、远水取势。

在一幅山水画的布局中,根据画面的需要,有可能会同时出现泉水、瀑布、湖面等和水相关的构图,如果不对几种描绘对象加以侧重,对每一个元素都认真、细致刻画,就会难免出现「吃力不讨好」的难堪结果。所以,个人建议对近处的湖面、泉水和瀑布要进行重点描绘,取其形、绘其质,以突出侧重。远景中建议淡化、虚化,只需取其势即可。

2、计白当黑、虚实相间。

水在一幅山水画中,画家多以「留白法」描绘,往往被认为是「虚」的物象,其实在实际创作中,一定要做到「计白当黑、虚实相间」,不然画出的水会虚而无形,产生飘忽不定,无法与周边的山石、树木融为一体的尴尬局面。这样也就大大降低了一幅山水画的整体质量和品位。

3、分阴阳、辨远近。

在山水画中的泉水、瀑布不单单有形、有势,还要讲究明暗调子和阴阳虚实。在自然界中,所描绘物象由于受到自然光线的影响,一定会让观者在视觉上产生明、暗的直觉效果,所以我们在描绘这些物象时,一定不能违背自然法则,遵循规律,客观描绘。受光部位为阳,留白保形;阴暗处用淡墨皴擦托染,使水能够「流下来、深进去」,不会浮于表面。远水要淡、要虚,推远,营造出缥缈、虚幻的意境。

4、近自然、观实景。

艺术来源于自然、也取材于自然,所以我们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万不可闭门造车,游离于自然之外。所以,要想画好山水画中的泉水、瀑布,还是要走进真山真水中去,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只有做到「眼中有景」,才能达到「胸中有画」。

5、借鉴前人、提高自我。

先贤荀子曾有言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会节省自己许多宝贵的时间。自宋代至今,有许多历代山水画大家对泉水、瀑布的描绘有著深厚的功力,也总结了较完善、成体系的描绘技法和操作流程。主要我们去认真研习前人所承继下来好的描绘技巧,结合自身对自然物象的理解、总结和感悟,一定会迅速提高自身泉水、瀑布的绘画水平。

以上纯为个人感悟,未必准确,只当抛砖引玉,和各位师友共商榷。(文中图片选自山水画家刘东方先生国画作品)


谢谢好友邀请!说说浅识,请批评指正!中国画自古就讲究「远师古人」、「近师造化」、「中得心源」,研习山水画也不例外,即先学习(临摹)古代和现代大家宗师作品中的泉水瀑布的理论和画法,尽量涉猎广泛一些,精心细致地临习、研究,学习的时间要长一些,以便真正掌握他们的技法精髓,最好能背临(默写),这个过程就是「远师古人」;接著去名山大川有山泉瀑布的地方去写生,也是尽量多去一些地方,涉猎要广、要多、要精,也最好能达到会默写的能力,这样就是古人所说「胸储众岳」的境界,也就是「外师造化」了;能有如此境界和能力就可以自然进入「中得心源」的创作的阶段了,至此时山泉、瀑布自然也就可以画好了!此段时间内一定要同时学习书法,中国画贵「写」,如果没有书法的功夫,画是画不好的!如此加以时日,经过长期的勤奋积累,功力日益深厚精湛,则可获得比较大的成就了!若一生持之以恒,再加上画外诸多经、史、诗词、文、等等全面的修养,即可成名、成家也!这也是人们长说的「功夫在画外」的意义。以上是单指画山泉瀑布的规律和方法,其实整个山水画的成功也是在这个规律中完成的!对于山水画来说,要想获得比较理想的成就,说起来容易,若真正做到,实际上是人生的一个大「工程」,绝非仅凭一时的兴趣,而所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数十年,甚至一生不断努力研习、积累和创作的过程,才能真正有比较大的成就!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水的物质属性及其单纯,其形态却极其丰富多变,江河湖海溪涧流泉与丘壑峰峦田野川原,共同构成壮美多姿的自然景观。水受气候、光照、地势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神采情韵,并能给人许多有益的启迪。水与坚重恢弘的山体构成一种动与静、柔与刚、轻与重的对比关系,在客观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特有的形象魅力和情感意象,使观者一律动容,思绪万千,更调动画家的表现欲望,去揣度它的体势,迹化其灵性和美感,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悟,以比兴之手法,将心声一吐为快。

水有平水,有落差之水,前者如湖、海、潭、池塘及江河的下游等,后者如瀑布、流泉、溪涧及江河的上游等。古代山水画家根据各自的生活感受创造了许多画水的技法,具体讲讲以下几种。1勾水法。是指以线条勾画水流之曲折回环,激荡喷薄,澎湃起伏及奔泻洒落等情状。有时辅以复勾和渲染。画时应注意,此法对线条的要求很高,行笔要快要活,以表现出水的流动感,忌拘谨也忌轻率。要画好水,必须通晓水的形状特征及其在不同时空环境中的形态动势,如画瀑布气势最为关键,要捕捉那种奔放空灵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势,瀑布两边的山石要画的浓重而严整,使之显得阴湿灰暗以造成黑白的强烈反差,从而使瀑布明显的显现出来。二留白法,既不用线勾,也不用渲染,借画面的白纸以表现平波如镜的水面的方法,给观赏者留下自由想像的空间。三皴水法,指用近乎皴山石的技巧来表现流水的方法,即可用以描绘泉瀑水口,也可用于描绘江湖水浪。皴时用侧锋,总的墨色要淡于山石,个别处可重一些,但不要超过山石,行笔分快慢两种,快者以湿笔拂掠,似有泻落无阻之感,慢者墨色稍干,行笔颤抖,有水花贱落之感。

总之要画好水,必须多观察,多练习,要根据客观的环境,诸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对水形,水势的作用。采用不同的画法。


山水画中,画好泉水、瀑布非常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作用!

山水画中,无论你怎么努力画好树木山坡云朵,它们都表现不了声音,只有泉水,才可以听出声音来;只有瀑布,才可以感受到心灵因为什么而震撼!

我特别欣赏宋代山水画,非常细致的皴法;也特别欣赏清代石涛的黄山山水画,墨韵味深远!他们画泉水、瀑布有时候非常简单,或用重墨或用淡墨,无一不表现从中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和风光!

总之,好好学习古人在山水画方面的成就,所谓「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多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然后创作,我想一定会有大收获的。


国画中山石为骨,草木为皮,云水为魂。画好泉瀑要点很多,答案中已有的不再赘述,在此提醒两点:一是要留好水口,源流交代清楚。这里所说交代清楚绝非一目了然,而是引导读画者去理解和想像。事实上好的作品,水口多为虚笔处理,或略作遮挡,给人以想像的空间。二是瀑身形态要力求生动,切忌死线一条。瀑身翻转腾挪,加以石块树木衬托,则可突显水流的生命张力,增加画面的灵动感。


山石、草木、云水是山水画的三大要素。云水是山水画的灵魂。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传承最完备的画种,也是中国画的百科全书。

画好水口,首先研学传统经典,如董源、巨然、李成、郭熙等的水口造型及各种关系。然后,师法造化。通过写生,运用掌握的笔墨总结自然中瀑布、水口画法,画出符合自己审美的作品。


泉水瀑布是一种气势一种气韵方法很多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夜色主义绘画的国画方法主要用粉笔补墨补来创作完成。常用直接写意法可以挤白法,勾勒水法,皴擦石头出效果。淡墨分层。白水出水痕。水是在宣纸上自然流出的一种意象手法。


一言不合就上图,瀑布最喜欢傅抱石黄君璧和黎雄才,限于篇幅,傅抱石请自行搜图,李可染的也有特色,陆俨少的也很好,不过缺乏视觉冲击力,太注重笔法墨法,不如三位把瀑布画活了


山水画中的泉水和瀑布是不一样画法,因为泉水的流动和瀑布的流量是不一样的,泉水从山上到山下都顺形飘形细流而下,瀑布的流水量很壮观气势磅礴,整个山谷都有瀑布流下来的水声,画瀑布就应该画大气点,重点就是水流的变化一定要掌握用墨的颜色和气雾。


谢谢邀请。其实,怎样才能画好了瀑布泉水,许多教科书上都有详细介绍。这里只谈一下自己体会。一个人只要能画山水画,就一定会画瀑布泉水了,否则,就不能说会画山水画了。一幅山水画是由山石云水树木人物建筑等元素构成的,所以,一幅山水画山石树木等元素画的好,瀑布泉水一般不会差,反之也一样。至于怎样画好瀑布泉水,和怎样画好山石树木等其他元素一样,没有别的捷径 ,只有三种办法,一,多观摩多临摹古今名画,二,多到户外对景写生。三,虚心的向名家请教和同行研究讨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